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34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带本体和防坠落装置,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背带、束腿带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之间设置有胸部保护板,所述胸部保护板内设置有第一电子线路板,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第一单片机和传感器组,所述防坠落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座、安全带伸缩锁紧机构和锁钩,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和竖直圆板,所述安全带伸缩锁紧机构包括卷收机构和锁紧部件,所述卷收机构包括卷轴和卷簧,所述锁紧部件包括棘轮、转动块和止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能检测环境参数,还能及时锁紧,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实用性强。

An intelligent safety bel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
本技术属于人员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带是用来保护高空及高处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防护用品之一,正确使用安全带是防止现场高空工作人员高空跌落伤亡事故、保证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传统的安全带使用过程中安全带过短不方便移位使用,若是过长多余部分容易缠绕绊脚,非常不便于使用,也非常不安全。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智能安全带装置,不仅能检测环境参数,还能及时锁紧,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能检测环境参数,还能及时锁紧,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实用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带本体和防坠落装置,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背带和束腿带,以及设置在连接背带和束腿带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之间设置有胸部保护板,所述胸部保护板内设置有第一电子线路板,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第一单片机和传感器组;所述防坠落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供伸缩带缠绕的安全带伸缩锁紧机构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锁钩,所述伸缩带与所述安全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底板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底板两端的竖直圆板,所述安全带伸缩锁紧机构包括卷收机构和锁紧部件,所述卷收机构包括两端伸出竖直圆板且供伸缩带缠绕的卷轴和两个对称设置竖直圆板外侧且一端与卷轴端部固定连接的卷簧,所述卷簧的另一端与竖直圆板固定连接;所述锁紧部件包括对称套装在卷轴两端且位于竖直圆板内侧的棘轮、两个对称设置在两个竖直圆板远离底板圆周边的转动块和安装在两个转动块之间的止动杆,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电子线路板,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均为STC89C52单片机。上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圆板上设置有供转动块转动安装的转轴和驱动转轴带动转动块转动的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包括与第二单片机输出端相接的电机驱动模块和与电机驱动模块输出端相接且与转轴传动连接的电机;所述竖直圆板的外侧设置有供电机安装的电机座。上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型号为ULN2003A的芯片U20,所述电机为型号为42BYG450-34的步进电机M1,所述芯片U20的第1引脚-第4引脚分别与第二单片机的P1.0-P1.3引脚相接,所述芯片U20的第16引脚与步进电机M1第一绕组的一端相接,所述芯片U20的第13引脚与步进电机M1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芯片U20的第14引脚与步进电机M1第二绕组的一端相接,所述芯片U20的第15引脚与步进电机M1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芯片U20的第9引脚与5V电源输出端相接,所述步进电机M1第一绕组的公共端和步进电机M1第二绕组的公共端均与12V电源输出端相接。上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输入端接有测速编码器,所述测速编码器与卷轴传动连接,所述测速编码器为HN38-06-N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所述HN38-06-N增量型旋转编码器的VCC引脚接5V电源,所述HN38-06-N增量型旋转编码器的GND引脚接地,所述N38-06-N增量型旋转编码器的A相引脚分三路,一路与芯片74LS74的CLK2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2接5V电源输出端,第三路与第二单片机的P3.4引脚相接;所述N38-06-N增量型旋转编码器的B相引脚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1接5V电源输出端,另一路与芯片74LS74的D2引脚相接;所述芯片74LS74的引脚与第二单片机的P3.3引脚相接;所述芯片74LS74的Q2引脚与第二单片机的P3.2引脚相接,所述芯片74LS74的PR2引脚、CLR2引脚和VCC引脚接5V电源。上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第一单片机的输入端相接。上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传感器为DP-FS485风速传感器P1和型号为SP485EEN-L/TR的通信芯片U3,所述DP-FS485风速传感器P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DP-FS485风速传感器P1的VCC引脚接12V电源输出端,所述DP-FS485风速传感器P1的485-B引脚分三路,一路与电阻R8的一端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6接地,第三路与通信芯片U3的第7引脚相接;所述DP-FS485风速传感器P1的485-A引脚分三路,一路与电阻R8的另一端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14接3.3V电源输出端,第三路与通信芯片U3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通信芯片U3的第1引脚与第一单片机的P3.0引脚相接,所述通信芯片U3的第2引脚和所述通信芯片U3的第3引脚的连接端与第一单片机的P1.7引脚相接,所述通信芯片U3的第4引脚与第一单片机的P3.1引脚相接,所述通信芯片U3的第5引脚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3的第8引脚分两路,一路接3.3V电源输出端,另一路经电容C16接地。上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为SHT2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所述SHT2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VCC引脚接3.3V电源,所述SHT2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SCL引脚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5接5V电源,另一路与第一单片机的P0.0引脚;所述SHT2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SDA引脚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4接5V电源,另一路与第一单片机的P0.1引脚;所述SHT2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GND引脚接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且体积小。2、本技术安全带本体包括背带和束腿带,背带和束腿带之间有连接带,从而将背带和束腿带连接为一体,便于作业人员佩戴。3、本技术连接带之间设置有胸部保护板,且胸部保护板内设置有传感器组,从而实现对施工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检测。4、本技术连接带之间设置有伸缩带和卷收机构,设置伸缩带且伸缩带与连接带固定连接,是为了作业人员根据自身需求拉动伸缩带伸长,便于作业人员施工过程的移动;也是为了通过卷收机构带动伸缩带收缩,避免伸缩带过长多余部分造成作业人员的缠绕绊脚,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5、本技术设置有锁紧部件,是为了在作业人员施工过程中,当作业人员跌落时,锁紧部件中转动块转动带动止动杆转动,以使止动杆卡住棘轮,从而使得卷轴无法转动,伸缩带无法拉出,从而实现对安全带本体的锁紧,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能检测环境参数,还能及时锁紧,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实用性强。下面经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全带本体中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带本体和防坠落装置,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背带(5)和束腿带(2),以及设置在连接背带(5)和束腿带(2)的连接带(1),所述连接带(1)之间设置有胸部保护板(3),所述胸部保护板(3)内设置有第一电子线路板(4),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4)上集成有第一单片机(10)和传感器组;/n所述防坠落装置包括壳体(8)、设置在所述壳体(8)内的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供伸缩带(7)缠绕的安全带伸缩锁紧机构和设置在壳体(8)上的锁钩(9),所述伸缩带(7)与所述安全带本体固定连接;/n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在壳体(8)内的底板(23)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底板(23)两端的竖直圆板(24),所述安全带伸缩锁紧机构包括卷收机构和锁紧部件,所述卷收机构包括两端伸出竖直圆板(24)且供伸缩带(7)缠绕的卷轴(31)和两个对称设置竖直圆板(24)外侧且一端与卷轴(31)端部固定连接的卷簧(32),所述卷簧(32)的另一端与竖直圆板(24)固定连接;/n所述锁紧部件包括对称套装在卷轴(31)两端且位于竖直圆板(24)内侧的棘轮(30)、两个对称设置在两个竖直圆板(24)远离底板(23)圆周边的转动块(29)和安装在两个转动块(29)之间的止动杆(28),所述底板(23)上设置有第二电子线路板,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第二单片机(21),所述第一单片机(10)和第二单片机(21)均为STC89C52单片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带本体和防坠落装置,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背带(5)和束腿带(2),以及设置在连接背带(5)和束腿带(2)的连接带(1),所述连接带(1)之间设置有胸部保护板(3),所述胸部保护板(3)内设置有第一电子线路板(4),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4)上集成有第一单片机(10)和传感器组;
所述防坠落装置包括壳体(8)、设置在所述壳体(8)内的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供伸缩带(7)缠绕的安全带伸缩锁紧机构和设置在壳体(8)上的锁钩(9),所述伸缩带(7)与所述安全带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在壳体(8)内的底板(23)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底板(23)两端的竖直圆板(24),所述安全带伸缩锁紧机构包括卷收机构和锁紧部件,所述卷收机构包括两端伸出竖直圆板(24)且供伸缩带(7)缠绕的卷轴(31)和两个对称设置竖直圆板(24)外侧且一端与卷轴(31)端部固定连接的卷簧(32),所述卷簧(32)的另一端与竖直圆板(24)固定连接;
所述锁紧部件包括对称套装在卷轴(31)两端且位于竖直圆板(24)内侧的棘轮(30)、两个对称设置在两个竖直圆板(24)远离底板(23)圆周边的转动块(29)和安装在两个转动块(29)之间的止动杆(28),所述底板(23)上设置有第二电子线路板,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第二单片机(21),所述第一单片机(10)和第二单片机(21)均为STC89C52单片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圆板(24)上设置有供转动块(29)转动安装的转轴(27)和驱动转轴(27)带动转动块(29)转动的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包括与第二单片机(21)输出端相接的电机驱动模块(19)和与电机驱动模块(19)输出端相接且与转轴(27)传动连接的电机(26);
所述竖直圆板(24)的外侧设置有供电机(26)安装的电机座(25)。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9)包括型号为ULN2003A的芯片U20,所述电机(26)为型号为42BYG450-34的步进电机M1,所述芯片U20的第1引脚-第4引脚分别与第二单片机(21)的P1.0-P1.3引脚相接,所述芯片U20的第16引脚与步进电机M1第一绕组的一端相接,所述芯片U20的第13引脚与步进电机M1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芯片U20的第14引脚与步进电机M1第二绕组的一端相接,所述芯片U20的第15引脚与步进电机M1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芯片U20的第9引脚与5V电源输出端相接,所述步进电机M1第一绕组的公共端和步进电机M1第二绕组的公共端均与12V电源输出端相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越高甲艳李艳侯亚楠屈璐孟凡东李宇白刘旭阳薄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超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