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淘专利>正文

一种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327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20
一种留置针,包括留置针本体,留置针本体包括注射针、导管、三通、延长管、持针柄、隔离塞、防回流装置和拔针装置,三通内部的分为主通道和侧通道,侧通道与延长管相通,主通道分为小通道、锥形台阶孔和大通道,小通道与持针柄相通,大通道与导管相通,小通道的内径小于大通道的内径,锥形台阶孔的小端与小通道连通,锥形台阶孔的大端与大通道连通,大通道内靠近导管端横向设置有一滤水板,滤水板将大通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滤水板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溢流孔将大通道的上下两部分连通;防回流装置设置在主通道内,本留置针能防止血液回流,无需使用单手夹;还能避免退针造成血管破裂或穿透血管;进而避免左手固定不牢导致留置针滑出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留置针
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
技术介绍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是一种用于静脉输液治疗的医疗器械,常用于为重病人抢救、癌症晚期、穿刺难度大的病人输液。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使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活动不便的病人、婴幼儿、以及一些难以配合输液治疗的病人使用较多。但目前使用的留置针,存在以下缺点:(1)在即使在单手夹处于关闭的情况下,也会有一部分血液通过三通回流到延长管内;(2)当使用者左手固定留置针,右手退针时,容易造成血管破裂或穿透血管;(3)如果左手固定不牢时,注射针回退时导致留置针滑出血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一种留置针,本留置针的不但有效的防止血液回流,还能避免使用者左手固定留置针、右手退针时造成患者血管破裂或穿透血管;进而避免左手固定不牢退注射针时导致留置针滑出血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留置针本体,所述留置针本体包括注射针、导管、三通、延长管、持针柄、隔离塞、防回流装置和拔针装置,所述三通内部的分为主通道和侧通道,所述侧通道与延长管相通,所述主通道分为小通道、锥形台阶孔和大通道,所述小通道与所述持针柄相通,所述大通道与所述导管相通,所述小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大通道的内径,所述锥形台阶孔的小端与所述小通道连通,所述锥形台阶孔的大端与所述大通道连通,所述大通道内靠近所述导管端横向设置有一滤水板,所述滤水板将所述大通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所述滤水板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所述溢流孔将所述大通道的上下两部分连通;<br>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堵塞块和磁性件,所述堵塞块位于所述锥形台阶孔内,所述堵塞块具有磁性,所述磁性件嵌设于所述锥形台阶孔的壁体内,在拔出注射针后,通过磁力的作用,所述堵塞块外壁与所述锥形台阶孔的侧壁周向相抵;所述持针柄为柱状体,所述隔离塞也为柱状体,所述持针柄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隔离塞的周向尺寸,所述拔针装置包括固定轴、卡爪和弹性件,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隔离塞的外壁上,所述卡爪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持针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导向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壁到所述持针柄中心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持针柄的半径,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持针柄的外侧壁,所述导向槽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另外一端沿所述持针柄的中心轴并靠近所述隔离塞的方向延伸,直至与外界相通,所述卡爪的端部设置有爪子,所述爪子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卡爪与所述持针柄之间,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卡爪上,所述弹性件另外一端与所述持针柄的端面相抵,所述弹性件处于受压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堵塞块之间的磁力等于所述堵塞块的重力。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复原力大于所述注射针被拔出过程中的受到的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卡爪远离所述所述凹槽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挡块,且所述挡块位于所述把手与所述隔离塞之间,所述挡块的底面与所述隔离塞外侧壁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隔板的高度,并小于所述持针柄外侧壁与所述隔板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注射针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件围绕所述锥形台阶孔内周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件外壁覆盖有一层硅胶。上述留置针至少包括以下优点:上述留置针,防回流装置设置在三通内,在拔出注射针后,在磁力作用力,堵塞块处于锥形台阶孔内并与锥形台阶孔的侧壁周向相抵,将三通内液体流动通道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延长管;当需要进行输液时,在液体冲力下,堵塞块被冲开,液体通过滤水板顺利进入导管内;拔针装置包括固定轴、卡爪和弹性件,卡爪将持针柄卡设在在隔离塞上,在转动卡爪并使爪子脱落持针柄上的凹槽后,在弹性件复原力的作用下,持针柄带动注射针射出注射针长度的三分之一,从而可以避免左手固定留置针,右手退针时造成患者血管破裂或穿透患者的血管;还能避免左手固定不牢退针芯时导致留置针滑出血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留置针的拔针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留置针的拔针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留置针当拔出注射针后的堵塞块的位置图;图5为图1所示留置针在进行输液时的堵塞块的位置图;附图标记:10-留置针、100-注射针、200-导管、300-三通、400-延长管、500-持针柄、600-隔离塞、700-防回流装置、800-拔针装置、310-主通道、320-侧通道、330-滤水板、311-小通道、312-锥形台阶孔、313-大通道、710-堵塞块、720-磁性件、810-固定轴、820-卡爪、821-把手、822-爪子、823-挡块、830-弹性件、841-第一凹槽、842-第二凹槽、843-导向槽、844-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留置针10,包括留置针本体。留置针本体包括注射针100、导管200、三通300、延长管400、持针柄500、隔离塞600、防回流装置700和拔针装置800。注射针100与持针柄500相连,导管200覆盖在注射针100的表面,延长管400与三通300相连,三通300用来注入液体,隔离塞600用来引导注射针100,防回流装置700用来放置血液回流,拔针装置800用于辅助拔针。具体,所述三通300内部的分为主通道310和侧通道320。侧通道320与延长管400相通,主通道310分为小通道311、锥形台阶孔312和大通道313。锥形台阶孔312位于小通道311和大通道313之间。小通道311的内径小于通道的内径。锥形台阶孔312的小端与小通道311相通,锥形台阶孔312的大端与大通道313相通。大通道313靠近导管200端内横向设置有一滤水板330,滤水板330将大通道313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滤水板330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溢流孔将大通道313的上下两部分连通。请参阅图1、图4和图5,防回流装置700为了防止血液倒流。防回流装置700包括堵塞块710和磁性件720。堵塞块710位于锥形台阶孔312内,堵塞块710具有磁性。磁性件720嵌设于锥形台阶孔312的外壁内。在未拔出注射针100前,堵塞块710位于锥形台阶孔312内,在拔出注射针100的情况下,通过磁力的作用,堵塞块710外壁与锥形台阶孔312的侧壁周向相抵并密封。在本实施例中,堵塞块710优选为具有磁性的钢球,磁性件720为具有磁性的磁条。磁性件720围绕锥形台阶孔312内壁周向设置。钢球与磁性件720之间的磁力等于钢球的重力。这样就能保证,不管三通300位于水平状态还是竖直状态,在不受来自小通道311端的压力的情况下,钢球的外壁与锥形台阶孔312的侧壁周向始终处于相抵密封状态。当进行输液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留置针本体,所述留置针本体包括注射针、导管、三通、延长管、持针柄、隔离塞、防回流装置和拔针装置,所述三通内部的分为主通道和侧通道,所述侧通道与延长管相通,所述主通道分为小通道、锥形台阶孔和大通道,所述小通道与所述持针柄相通,所述大通道与所述导管相通,所述小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大通道的内径,所述锥形台阶孔的小端与所述小通道连通,所述锥形台阶孔的大端与所述大通道连通,所述大通道内靠近所述导管端横向设置有一滤水板,所述滤水板将所述大通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所述滤水板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所述溢流孔将所述大通道的上下两部分连通;/n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堵塞块和磁性件,所述堵塞块位于所述锥形台阶孔内,所述堵塞块具有磁性,所述磁性件嵌设于所述锥形台阶孔的壁体内,在拔出注射针后,通过磁力的作用,所述堵塞块外壁与所述锥形台阶孔的侧壁周向相抵;/n所述持针柄为柱状体,所述隔离塞也为柱状体,所述持针柄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隔离塞的周向尺寸,所述拔针装置包括固定轴、卡爪和弹性件,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隔离塞的外壁上,所述卡爪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持针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导向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壁到所述持针柄中心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持针柄的半径,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持针柄的外侧壁,所述导向槽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另外一端沿所述持针柄的中心轴并靠近所述隔离塞的方向延伸,直至与外界相通,所述卡爪的端部设置有爪子,所述爪子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卡爪与所述持针柄之间,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卡爪上,所述弹性件另外一端与所述持针柄的端面相抵,所述弹性件处于受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留置针本体,所述留置针本体包括注射针、导管、三通、延长管、持针柄、隔离塞、防回流装置和拔针装置,所述三通内部的分为主通道和侧通道,所述侧通道与延长管相通,所述主通道分为小通道、锥形台阶孔和大通道,所述小通道与所述持针柄相通,所述大通道与所述导管相通,所述小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大通道的内径,所述锥形台阶孔的小端与所述小通道连通,所述锥形台阶孔的大端与所述大通道连通,所述大通道内靠近所述导管端横向设置有一滤水板,所述滤水板将所述大通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所述滤水板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所述溢流孔将所述大通道的上下两部分连通;
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堵塞块和磁性件,所述堵塞块位于所述锥形台阶孔内,所述堵塞块具有磁性,所述磁性件嵌设于所述锥形台阶孔的壁体内,在拔出注射针后,通过磁力的作用,所述堵塞块外壁与所述锥形台阶孔的侧壁周向相抵;
所述持针柄为柱状体,所述隔离塞也为柱状体,所述持针柄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隔离塞的周向尺寸,所述拔针装置包括固定轴、卡爪和弹性件,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隔离塞的外壁上,所述卡爪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持针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导向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壁到所述持针柄中心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持针柄的半径,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持针柄的外侧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淘朱晓菊
申请(专利权)人:余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