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30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该艾灰收集器包括安装于待用针灸针(1)上部的艾灰收集器本体(2),艾灰收集器本体(2)是由左右相对布置的左艾灰收集器(21)和右艾灰收集器(22)相互可拆卸地拼搭形成整体为顶端呈敞开、底部呈封闭、内部带空腔的一上大下小的喇叭状构件,该喇叭状构件的中部为分离拼接式的限位套筒(23),限位套筒(23)的上下端对称设有定位件(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部件更换灵活,可有效节约成本,通过增设有该设计结构的艾灰收集器本体,可用于装载艾柱棒燃烧后所产生的艾灰,可有效避免治疗过程中的艾灰掉到患者身上,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艾灰收集器,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用于装载艾柱棒燃烧后所产生的艾灰,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特别是在治疗一些风寒湿性疾病、慢性虚劳性疾病以及预防保健方面更有其独特效果。现在临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和艾灸器灸,应用于治疗虚寒性顽疾,如腰痛,关节痛,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同时使用的疗法,适用于既需留针又需施灸的病证,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但是,温针灸在临床使用时有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温针灸中燃烧中或燃烧后的艾灰及火星容易脱落而烫伤患者的皮肤或灼伤衣物,这是许多人不愿接受温针灸的原因,同时,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往往将艾草直接固定于穴位上方进行燃烧,由于艾草燃烧后会形成艾灰,当高温艾灰掉到皮肤上时,会引起皮肤烧伤、烫伤或起泡,因此,部分患者对艾灸疗法比较担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医用艾灸装置的艾灰收集器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艾灸装置,可有效避免治疗过程中的艾灰掉到患者身上,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本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能够实现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温针灸使用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作为本技术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的改进,该艾灰收集器包括安装于待用针灸针(1)上部的艾灰收集器本体(2),艾灰收集器本体(2)是由左右相对布置的左艾灰收集器(21)和右艾灰收集器(22)相互可拆卸地拼搭形成整体为顶端呈敞开、底部呈封闭、内部带空腔的一上大下小的喇叭状构件,该喇叭状构件的中部为分离拼接式的限位套筒(23),限位套筒(23)的上下端对称设有定位件(3)。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所述针灸针(1)上端为针柄(11),下端为针体(12),针体(12)的直径小于针柄(11)直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艾灰收集器本体(2)可拆卸地安装于针柄(11)上,且该艾灰收集器本体(2)设置于针体(12)与艾柱棒(4)之间并位于艾柱棒(4)下方,用于装载艾柱棒(4)燃烧后所产生的艾灰。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在艾灰收集器本体(2)的两侧对称设有拉耳(5),拉耳(5)的横截面为V形或者是U形结构;所述两个拉耳(5)分别设置于左艾灰收集器(21)和右艾灰收集器(22)的上端外侧壁上并与之连为一体。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在拉耳(5)上套设有与之相吻配的防滑套(51),防滑套(51)为橡胶防滑套,在该橡胶防滑套上设有数个同体结构的橡胶防滑突起物。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艾灰收集器(21)与所述右艾灰收集器(22)的一端相连接处通过延伸设置于左艾灰收集器(21)和右艾灰收集器(22)自由端上的燕尾卡(24)与燕尾槽(25)相吻配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艾灰收集器(21)与所述右艾灰收集器(22)的一端相连接处通过可旋转插销活动可拆卸连接形成一整体,所述左艾灰收集器(21)与所述右艾灰收集器(22)的另一端通过门闩扣活动可拆卸连接形成一整体。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套筒(23)的内直径与针柄(11)的直径相吻配,所述定位件(3)为圆形结构的强力磁铁,该强力磁铁与限位套筒(23)之间设置为分体结构或者是连体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连体结构为定位件(3)与限位套筒(23)之间设置为定位件(3)通过开设于限位套筒(23)上的一固定凹槽使其镶嵌在该固定凹槽内。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艾灰收集器本体(2)的内壁外表面上设有防火层;在艾灰收集器本体(2)的外壁外表面上从内至外依序设有防火层和警示层,警示层为黄色或黑色的反光警示带或反光色膜或反光漆,在该警示层上还涂有荧光粉。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支架在进行工作之前,需要将其进行制作并加以安装作为备用。医护人员双手持拉耳(5)将左艾灰收集装置(21)和右艾灰收集装置(22)对准针柄(11)与针体(12)结合部,沿燕尾卡(24)与燕尾槽(25)靠强力磁铁紧密卡合,工作之前,首先医护人员双手持拉耳(5)将左艾灰收集装置(21)和右艾灰收集装置(22)对准针柄(11)与针体(12)结合部,沿燕尾卡(24)与燕尾槽(25)靠强力定位件(3)的吸附力与针灸针(1)紧密卡合,随后医护人员即可进行施灸等相应操作。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在穴位处进行针刺,针刺得气后在针尾上固定预先准备好的艾柱棒(4)点燃施灸,最后随着使用的推移,施灸操作完成之后,医护人员双手持拉耳(5)将左艾灰收集装置(21)和右艾灰收集装置(22)沿燕尾卡(24)与燕尾槽(25)倾斜拆卸,将左右艾灰收集装置中的艾灰倾到入艾灰收集容器即可。最后,医护人员将其该艾灰收集装置进行清理之后进行收存预留为下次循环使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部件更换灵活,可有效节约成本,通过增设有该设计结构的艾灰收集器本体,可用于装载艾柱棒燃烧后所产生的艾灰,可有效避免治疗过程中的艾灰掉到患者身上,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在艾灰收集器本体上涂有可以自发光的荧光材料,可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室内施灸时环境清楚地标示艾灰收集器本体的位置,能有效地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之二;其中,图中标号:1—针灸针,11—针柄,12—针体;2—艾灰收集器本体,21—左艾灰收集器,22—右艾灰收集器,23—限位套筒,24—燕尾卡,25—燕尾槽;3—定位件;4—艾柱棒;5—拉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艾灰收集器包括安装于待用针灸针(1)上部的艾灰收集器本体(2),艾灰收集器本体(2)是由左右相对布置的左艾灰收集器(21)和右艾灰收集器(22)相互可拆卸地拼搭形成整体为顶端呈敞开、底部呈封闭、内部带空腔的一上大下小的喇叭状构件,该喇叭状构件的中部为分离拼接式的限位套筒(23),限位套筒(23)的上下端对称设有定位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艾灰收集器包括安装于待用针灸针(1)上部的艾灰收集器本体(2),艾灰收集器本体(2)是由左右相对布置的左艾灰收集器(21)和右艾灰收集器(22)相互可拆卸地拼搭形成整体为顶端呈敞开、底部呈封闭、内部带空腔的一上大下小的喇叭状构件,该喇叭状构件的中部为分离拼接式的限位套筒(23),限位套筒(23)的上下端对称设有定位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灸针(1)上端为针柄(11),下端为针体(12),针体(12)的直径小于针柄(11)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灰收集器本体(2)可拆卸地安装于针柄(11)上,且该艾灰收集器本体(2)设置于针体(12)与艾柱棒(4)之间并位于艾柱棒(4)下方,用于装载艾柱棒(4)燃烧后所产生的艾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艾灰收集器本体(2)的两侧对称设有拉耳(5),拉耳(5)的横截面为V形或者是U形结构;所述两个拉耳(5)分别设置于左艾灰收集器(21)和右艾灰收集器(22)的上端外侧壁上并与之连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装温针灸防烫及艾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拉耳(5)上套设有与之相吻配的防滑套(51),防滑套(51)为橡胶防滑套,在该橡胶防滑套上设有数个同体结构的橡胶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盘雪娇董艺霖王祖红刘亮先杨永江李一鹤李丽金宇陈春艳杨菊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