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临床医生操作CT引导下穿刺的体表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CT引导穿刺
,具体为一种便于临床医生操作CT引导下穿刺的体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肺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某些肺部病灶的确诊需要利用穿刺针对病灶处进行取样活检,才能达到诊断目的,在现有技术中,医生都是在CT扫描后的光标指引下,找出最佳穿刺点以及穿刺角度,入针时全靠医生的经验和手感,不能准确的以最佳穿刺点和最佳穿刺角度刺入患者的身体中,不便于CT扫描为定位的穿刺治疗或活检,降低了穿刺成功率,不利于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临床医生操作CT引导下穿刺的体表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临床医生操作CT引导下穿刺的体表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从前至后连续开设有若干个插孔,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内嵌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延伸出第一滑槽焊接有矩形箱,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临床医生操作CT引导下穿刺的体表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左右两侧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侧从前至后连续开设有若干个插孔(3),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腔内嵌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的外侧延伸出第一滑槽(2)焊接有矩形箱(5),所述矩形箱(5)的内腔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均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第二滑槽(6)的内腔内嵌有第二滑块(7),所述第二滑块(7)的内侧焊接有将两个第二滑块(7)相连的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左侧中心位置轴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插杆(9),且插杆(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临床医生操作CT引导下穿刺的体表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左右两侧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侧从前至后连续开设有若干个插孔(3),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腔内嵌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的外侧延伸出第一滑槽(2)焊接有矩形箱(5),所述矩形箱(5)的内腔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均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第二滑槽(6)的内腔内嵌有第二滑块(7),所述第二滑块(7)的内侧焊接有将两个第二滑块(7)相连的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左侧中心位置轴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插杆(9),且插杆(9)的右侧依次贯穿连接板(8)、矩形箱(5)和第二滑块(7)延伸至插孔(3)内腔,所述插杆(9)的外壁套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板(8)和矩形箱(5)相卡接,所述矩形箱(5)的外侧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条形开口(11),所述插杆(9)的左侧延伸出条形开口(11)焊接有圆环,所述插杆(9)的外壁左侧焊接有卡块(12),且卡块(12)在弹簧(10)的外力作用下抵在矩形箱(5)的内腔左侧,所述矩形箱(5)的顶端中心位置焊接有第一螺杆(13),所述第一螺杆(13)的顶端焊接有挡块(14),所述第一螺杆(13)的外壁螺接有螺纹筒(15),所述螺纹筒(15)的外壁焊接有握把(16),所述第一螺杆(13)的外壁套接有将两个第一螺杆(13)相连的凹形板(17),且凹形板(17)搭至在螺纹筒(15)的顶端,所述凹形板(17)的前侧底端焊接有凹形框(18),所述凹形框(18)的顶端卡槽处沿左右方向插接有量角器(19),所述凹形板(17)的内腔后侧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三滑槽(20),所述第三滑槽(20)的内腔内嵌有第三滑块(21),所述第三滑块(21)的前侧延伸出第三滑槽(20)焊接有矩形块(22),所述矩形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