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德庆专利>正文

桌类升降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2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桌类升降控制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桌子下部的壳体内,它有一根固定连接一个凸轮卷筒和一个卷筒的转轴,至少一根钢绳在壳体外与桌子底部相连,其另一端在壳体内与凸轮卷筒大半径处相连;还有一根钢绳反向缠绕在卷筒上,其另一端与一根拉簧连接,上述两类钢绳对转轴产生两个相反的力矩,最佳设计方案要求这两个力矩大小相等,这样桌子的升降既平稳又省力。(*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桌类升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桌类升降的装置有螺旋顶杆和套筒滑杆,前者操作缓慢,后者由于桌类自重的影响,提升费力,下降不易控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桌类升降控制装置,它使桌类升降迅速而不受自重的影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桌类升降控制装置设置在桌子下部的壳体内,它具有至少一根绕过定滑轮,连接桌子下部的纲绳,和至少一根连接拉簧的纲绳,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一凸轮卷筒和一卷筒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上述连接拉簧的钢绳缠绕在卷筒上,且该钢绳对转轴产生的力矩为N1=K(Xo+Roφ),其中K、Xo分别是上述拉簧的弹性系数和初始变量,Ro是上述卷筒半径,φ是转轴从初始状态起的转动角度;上述连接桌子的钢绳从凸轮卷筒的大半径向小半径缠绕,其缠绕方向与卷筒上钢绳的缠绕方向相反,且该钢绳对转轴产生的力矩N2与上述N1之间的关系是 0.8N1<N2<1.2N1,转轴上有一制动装置。由于两根钢绳缠绕方向相反,并且连接桌子与凸轮卷筒的钢绳在凸轮卷筒上是大半径向小半径缠绕,由此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两根钢绳对转轴产生的力矩相反,相对减弱,使桌子升降平稳易控制;二是当凸轮卷筒卷绕钢绳时,桌子自重对转轴的力臂缩短,即N2减小,同时卷筒释放钢绳,拉簧缩短,即N1减小,弹力减小,反之亦然。这种效果使桌子在升降过程中,两根钢绳对转轴产生的力矩N1和N2同步减小和增大,两者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即0.8N1<N2<1.2N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其中1——转轴,2——卷筒,3——凸轮卷筒,4——钢绳,5——定滑轮,6——壳体,7——挂钩,8——钢绳,9——拉簧,10——制动装置,拉簧、凸轮卷筒和挂钩的双点划线表示桌子上升后的状态,实线表示下降后的状态。图中,转轴1水平支承在壳体上,凸轮卷筒3和卷筒2与转轴1固定连接,当挂钩7处于最低位置时,与挂钩连接的钢绳8的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壳体6上的定滑轮5,连接在凸轮卷筒3的大半径处,且还未被卷绕,与此同时,连接拉簧9的钢绳4反向绕在卷筒2上,拉簧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凸轮卷筒的轮廓线设计RG=RoK(Xo-Roφ),其中R是凸轮卷筒3轮廓线上任一点的半径,G是桌子自重,Ro是卷筒2半径,K、Xo分别是拉簧9的弹性系数和初始变量,φ是转轴从初始状态起的转动角度,上述等式将RG近似作为桌子通过钢绳8对转轴的力矩,按上述等式设计凸轮卷筒轮廓线,可保证连接桌子和拉簧的两根钢绳所产生的力矩N1≈N2,这样桌子可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升降,而且可较稳定地停留在任意一处。本装置安装在桌子下部。在壳体6外,桌子底部被挂钩7挂住。当桌子被调到适当位置后,用制动装置10将转轴卡住。权利要求1.桌类升降控制装置,它具有至少一根绕过定滑轮,连接桌子下部的钢绳,和至少一根连接拉簧的钢绳,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一凸轮卷筒和一卷筒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上述连接拉簧的钢绳缠绕在卷筒上,且该钢绳对转轴产生的力矩为N1=K(X0+R0φ),其中K、X0分别是上述拉簧的弹性系数和初始变量,R0是上述圆轮的半径,φ是转轴从初始状态起的转动角度;上述连接桌子的钢绳从凸轮卷筒的大半径向小半径缠绕,其缠绕方向与卷筒上钢绳的缠绕方向相反,且该钢绳对转轴产生的力矩N2与上述N1之间的关系是0.8N1<N2<1.2N1,转轴上有一制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桌类升降控制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桌子下部的壳体内,它有一根固定连接一个凸轮卷筒和一个卷筒的转轴,至少一根钢绳在壳体外与桌子底部相连,其另一端在壳体内与凸轮卷筒大半径处相连;还有一根钢绳反向缠绕在卷筒上,其另一端与一根拉簧连接,上述两类钢绳对转轴产生两个相反的力矩,最佳设计方案要求这两个力矩大小相等,这样桌子的升降既平稳又省力。文档编号A47B9/02GK2168469SQ93220229公开日1994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陶德庆 申请人:陶德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桌类升降控制装置,它具有至少一根绕过定滑轮,连接桌子下部的钢绳,和至少一根连接拉簧的钢绳,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一凸轮卷筒和一卷筒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上述连接拉簧的钢绳缠绕在卷筒上,且该钢绳对转轴产生的力矩为:N↓[1]=K(X↓[0]+R↓[0]Φ),其中K、X↓[0]分别是上述拉簧的弹性系数和初始变量,R↓[0]是上述圆轮的半径,Φ是转轴从初始状态起的转动角度;上述连接桌子的钢绳从凸轮卷筒的大半径向小半径缠绕,其缠绕方向与卷筒上钢绳的缠绕方向相反,且该钢绳对转轴产生的力矩N↓[2]与上述N↓[1]之间的关系是0.8N↓[1]<N↓[2]<1.2N↓[1],转轴上有一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德庆
申请(专利权)人:陶德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