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鹅颈管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部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体,所述轴体的右端连接照明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照明灯的调节方便快捷,装置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大大加强,更加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口腔科,医学学科分类之一。口腔科的病灶一般位于嘴巴的内部,因此在检查时需要使用到照明装置来进行辅助照明。现有口腔科照明灯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口腔科照明灯,传统的口腔科照明灯存在结构单一、照明不全面的缺点,不能够对病患口腔的各个位置提供照明,增加了医生的检查难度,且不能根据病患口腔的位置对照明装置进行调节,降低了装置的适用广泛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使其调节方便,更加方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鹅颈管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靠近的鹅颈管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凹槽相适配的挤压块,所述活动杆的下部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体,所述轴体的右端连接照明灯。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分别安装有滚轮,且所述滚轮为刹车轮。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左侧开设有通槽。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上端安装有开关,且所述开关与照明灯通过导线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槽端口处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活动杆配合使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通过转动螺纹管,使得螺纹管沿着螺纹杆向上或向下移动,可以带动支撑杆和安装块上下移动,使得照明灯的高度得到调节,以适应病人口腔所处位置高度,同时施加外力拉动活动杆向滑槽的外侧移动或推动活动杆向滑槽的内部移动,都可以对照明灯的高度进一步进行调节,更加灵活方便;此外,通过转动支撑杆,可以带动照明灯在水平面上旋转进行角度调节,再通过摆动鹅颈管,可以使得照明灯前后左右摆动,进一步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可以方便照亮患者口腔的各个位置,增加了装置的适应性。对比现有的技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照明灯的调节方便快捷,装置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大大加强,更加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中部分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中部分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调节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螺纹杆2、螺纹管3、支撑杆4、安装块5、鹅颈管6、连接杆7、滑槽8、活动杆9、凹槽10、弹簧11、挤压块12、限位块13、轴体14、照明灯15、开关16、滚轮17、通槽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四角分别安装有滚轮17,且滚轮17为刹车轮,滚轮17的设置增强了装置的移动能力,使得装置移动方便,而且装置使用时,滚轮17可以刹车自锁,保证了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底座1的上端左侧开设有通槽18,可以将座椅放置在通槽18内部,患者坐在座椅上时,可以正好位于照明灯15的正下方,方便检查工作的进行。底座1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螺纹杆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3,螺纹管3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5,安装块5的上端安装有开关16,且开关16与照明灯15通过导线连接,可以方便控制照明灯15的开启与关闭。安装块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鹅颈管6,鹅颈管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远离鹅颈管6的一端开设有滑槽8,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滑槽8端口处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限位块13与T型的活动杆9配合使用,限位块13可以对活动杆9进行限位,避免用力过度导致活动杆9完全脱离滑槽8,更加稳定可靠。活动杆9靠近的鹅颈管6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内部固定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凹槽10相适配的挤压块12,弹簧11的弹力带动挤压块12与滑槽8的内壁挤压接触,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可以将活动杆9固定,避免照明灯15的重力带动活动杆9移动,只有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拉动或推动活动杆9移动,活动杆9的下部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体14,轴体14的右端连接照明灯1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转动螺纹管3,使得螺纹管3沿着螺纹杆2向上或向下移动,可以带动支撑杆4和安装块5上下移动,使得照明灯15的高度得到调节,以适应病人口腔所处位置高度,同时施加外力拉动活动杆9向滑槽8的外侧移动或推动活动杆9向滑槽8的内部移动,都可以对照明灯15的高度进一步进行调节,更加灵活方便;此外,通过转动支撑杆4,可以带动照明灯15在水平面上旋转进行角度调节,再通过摆动鹅颈管6,可以使得照明灯15前后左右摆动,进一步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可以方便照亮患者口腔的各个位置,增加了装置的适应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3),所述螺纹管(3)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鹅颈管(6),所述鹅颈管(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远离鹅颈管(6)的一端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靠近的鹅颈管(6)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固定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凹槽(10)相适配的挤压块(12),所述活动杆(9)的下部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体(14),所述轴体(14)的右端连接照明灯(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口腔科用照明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3),所述螺纹管(3)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鹅颈管(6),所述鹅颈管(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远离鹅颈管(6)的一端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靠近的鹅颈管(6)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固定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凹槽(10)相适配的挤压块(12),所述活动杆(9)的下部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体(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静,曹柳,谭旭,
申请(专利权)人:王亚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