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21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59
一种吸尘器,包括过滤件、用以套在过滤件周向外围以束缚过滤件的套圈,所述套圈设有扩张套圈用的至少一个扩张槽,如此设计,扩张槽提升了套圈的伸缩性,利于套圈更顺利的套在过滤件外围,从而本套圈更加实用。

A vacuum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
技术介绍
US4906265揭露一种吸尘器,其包括尘桶、安装至尘桶上端口的机头、位于机头下侧并位于尘桶内的过滤件支架、用以过滤垃圾的过滤件、保持过滤件的套圈,经过滤件过滤而被分离出来的各种垃圾累积在尘桶中,过滤件包括了作为预过滤件的布料件、套在过滤件支架周向外围的海绵套筒,布料件展开状态为圆形布料,套圈套在布料件的周向外围将布料件及海绵套筒紧紧套住,而使得布料件及海绵套筒保持在过滤件支架外围,然而该套圈为一个较为呆板的一个均匀圆环,其径向或周向扩张性较弱,人手将套圈套在过滤件外围的操作过程中,套圈难以做出适应性的改变,不利于装配的顺利进行,也容易过松或过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一定解决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扩张槽的实用的过滤件套圈的吸尘器。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尘器,包括过滤件、用以套在过滤件周向外围以束缚过滤件的套圈,所述套圈设有扩张套圈用的至少一个扩张槽。如此设计,扩张槽提升了套圈的伸缩性,利于套圈更顺利的套在过滤件外围,从而本套圈更加实用。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扩张槽包括第一扩张槽、第二扩张槽,第一扩张槽、第二扩张槽分别设有开口,第一扩张槽的开口与第二扩张槽的开口位于套圈内周,第一扩张槽与第二扩张槽位于套圈的径向的相反两侧,第一扩张槽的开口与第二扩张槽的开口在套圈的径向上相对。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扩张槽包括第一扩张槽、第二扩张槽,套圈设有第一把手部与第二把手部,第一扩张槽位于第一把手部,第二扩张槽位于第二把手部。进一步的,第一扩张槽贯穿第一把手部的上下两侧,第二扩张槽贯穿第二把手部的上下两侧,第一把手部与第二把手部位于套圈径向的相反两侧,第一扩张槽与第二扩张槽位于套圈径向的相反两侧。如此,兼顾了套圈的伸缩性与已操作性,套圈更加均衡。进一步的,第一扩张槽、第一把手部、第二扩张槽、第二把手部四者在套圈的周向上依次分布且均匀分布。如此,兼顾了套圈的伸缩性与已操作性,套圈更加均衡。进一步的,套圈可向上套在过滤件周向外围,套圈设有把手部、手指容纳空间,把手部至少围在手指容纳空间的底侧。如此,方便手指伸入手指容纳空间而向下将套圈从过滤件外围拆下。进一步的,套圈设有把手部、手指容纳空间、围成所述扩张槽的U形壁,U形壁至少部分容纳于手指容纳空间,U形壁的横截面构成U形,U形壁一体连接把手部。进一步的,把手部设有底壁、自底壁相反两端向上延伸的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底壁位于手指容纳空间的底侧,扩张槽上下贯穿所述底壁,U形壁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围在手指容纳空间的相反两侧,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位于把手部的在套圈的周向上的相反两端。进一步的,套圈设有把手部、分别一体连接把手部的第一连接壁与第二连接壁,扩张槽在套圈的周向上将第一连接壁与第二连接壁分隔开。进一步的,所述扩张槽设有位于套圈内周的开口,所述开口隔在第一连接壁与第二连接壁之间,所述扩张槽自其开口顺着套圈的径向向外延伸。如此设计的扩张槽,利于更有效的提升套圈的内周的扩张性。进一步的,扩张槽贯穿把手部的上下两侧,第一连接壁与第二连接壁位于对应的把手部的在套圈的径向上的内侧。进一步的,把手部设有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扩张槽上下贯穿所述底壁,第一连接壁一体连接于第一侧壁并位于第一侧壁与扩张槽之间,第二连接壁一体连接于第二侧壁并位于第二侧壁与扩张槽之间。进一步的,套圈还设有围成所述扩张槽的U形壁,U形壁自底壁向上延伸,U形壁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U形壁连接于第一连接壁与第二连接壁之间,U形壁的横截面构成U形。进一步的,吸尘器还包括托盘、过滤件支架、设于托盘与过滤件支架之一的第一端环、设于托盘与过滤件支架之另一的第二端环,过滤件支架安装于托盘,第二端环嵌套于第一端环内,过滤件的一部分覆盖第一端环的周向外表面,过滤件被部分夹持在第一端环与套圈之间。进一步的,过滤件包括预过滤件、过滤筒,过滤筒覆盖第一端环的周向外表面,预过滤件覆盖所述过滤筒,套圈环绕在第一端环的周向外围,预过滤件的一部分及过滤筒的一部分被夹紧在第一端环与套圈之间。进一步的,吸尘器还包括尘桶、安装至尘桶上端的机头、位于尘桶内的过滤件支架,过滤件至少包覆于过滤件支架的周向外围,套圈套住过滤件使过滤件保持于过滤件支架外围,机头包括位于其底部的托盘,过滤件支架位于机头下侧并安装于托盘,套圈采用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机头设有电机。进一步的,扩张槽设有位于套圈内周的开口,所述开口可扩大以增大套圈内周周向尺寸。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吸尘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吸尘器机头、第一种套圈、过滤件等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2所示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吸尘器机头(去掉托盘)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吸尘器浮子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吸尘器托盘、过滤件支架、过滤筒、预过滤件、套圈的分离状态图;图7为图6所示的套圈的一角度的立体图;图8为图6所示的套圈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申请的第二种结构的套圈的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申请的第二种结构的套圈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1为本专利申请的第三种结构的套圈的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2为本专利申请的第三种结构的套圈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3为图3中A处的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图1至图8、及图13所示的一种吸尘器,包括尘桶10、安装至尘桶10上端的机头11、位于尘桶10内的过滤件支架12、浮子13、移动吸尘器用的把手14、过滤件、套圈2;机头11包括电机110、位于其底部的托盘3,过滤件支架12位于机头11下侧并安装于托盘3,浮子13位于过滤件支架12内,浮子13伴随尘桶10内的液位(吸尘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的吸取到液体,例如水)上升而浮起来,上升到托盘3的进风口30处的浮子13将托盘3的进风口30封堵,而阻止液体进入机头11内。机头11还设有叶轮111,吸尘器工作时,电机110驱动叶轮111旋转而产生负压,使夹杂灰尘、碎屑等垃圾的气流从尘桶10的进气口100被吸入尘桶10,经过过滤件的过滤后的空气由进风口30流入机头11,再经由机头11的出气口112排出吸尘器,而垃圾留在尘桶10中。把手14设于机头11顶部。电机110的额定功率在100w至3000w之间,优选在200w至1800w之间,例如960w、1200w、1320w、1440w;尘桶10的容量在0.5加仑(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尘器,包括过滤件、用以套在过滤件周向外围以束缚过滤件的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设有扩张套圈用的至少一个扩张槽,扩张槽设有位于套圈内周的开口,所述开口可扩大以增大套圈内周周向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包括过滤件、用以套在过滤件周向外围以束缚过滤件的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设有扩张套圈用的至少一个扩张槽,扩张槽设有位于套圈内周的开口,所述开口可扩大以增大套圈内周周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扩张槽包括第一扩张槽、第二扩张槽,第一扩张槽的开口与第二扩张槽的开口位于套圈内周,第一扩张槽与第二扩张槽位于套圈的径向的相反两侧,第一扩张槽的开口与第二扩张槽的开口在套圈的径向上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扩张槽包括第一扩张槽、第二扩张槽,套圈设有第一把手部与第二把手部,第一扩张槽位于第一把手部,第二扩张槽位于第二把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扩张槽贯穿第一把手部的上下两侧,第二扩张槽贯穿第二把手部的上下两侧,第一把手部与第二把手部位于套圈径向的相反两侧,第一扩张槽与第二扩张槽位于套圈径向的相反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扩张槽、第一把手部、第二扩张槽、第二把手部四者在套圈的周向上依次分布且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套圈可向上套在过滤件周向外围,套圈设有把手部、手指容纳空间,把手部至少围在手指容纳空间的底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套圈设有把手部、手指容纳空间、围成所述扩张槽的U形壁,U形壁至少部分容纳于手指容纳空间,U形壁的横截面构成U形,U形壁一体连接于把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把手部设有底壁、自底壁相反两端向上延伸的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底壁位于手指容纳空间的底侧,扩张槽上下贯穿所述底壁,U形壁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围在手指容纳空间的相反两侧,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位于把手部的在套圈的周向上的相反两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为东桑树华郜元刚刘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