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烫陶瓷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19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烫陶瓷煲,其结构包括煲体和导磁层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新型多功能防烫陶瓷煲加热后把手和提手温度高,手提会或掀开盖子会被烫伤,添加药材煲汤时没有专门固定处,导致药材煲汤后不便于处理的问题,设计了第一、二把手套、提手套和卡块,煲汤加热时可先将第一、二把手套上的顶盖和底盖翻转开,使其不与把手接触,把手在加热时可自动散热,不会因为与顶盖和底盖接触而传导热量,需要提动时翻转回顶盖和底盖,使其插接组合,便于隔热提动,顶盖提动时可通过按压左右两侧的壳体,使弹簧柱收缩进行提动,卡块可以插接放置盒,也可以捆绑药材袋,实现了组合隔热保护和便于放置药材的功能。

A multifunctional anti scalding ceramic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防烫陶瓷煲
本技术涉及陶瓷炊具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防烫陶瓷煲。
技术介绍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在电磁炉不断代替炉灶的情况下,陶瓷煲也是越来越受欢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功能防烫陶瓷煲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新型多功能防烫陶瓷煲在加热后煲体两侧的把手和顶部的提手导热后温度高,正常手部提动会或者掀开盖子会容易被烫伤,在添加药材煲汤时还没有专门的固定处,导致药材煲汤后不便于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功能防烫陶瓷煲,以解决现有技术新型多功能防烫陶瓷煲在加热后煲体两侧的把手和顶部的提手导热后温度高,正常手部提动会或者掀开盖子会容易被烫伤,在添加药材煲汤时还没有专门的固定处,导致药材煲汤后不便于处理的问题,从而达到了组合隔热保护和便于放置药材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防烫陶瓷煲,包括煲体、导磁层、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煲盖、提手、第一把手套、第二把手套、提手套和卡块,所述煲体外表面底部覆有导磁层,所述煲体右端顶部与第一把手浇筑熔合,所述煲体左端顶部与第二把手浇筑熔合,所述煲体顶端中部与煲盖相互贴合,所述煲体内侧右中部与卡块浇筑熔合,所述第一把手外表面右侧通过螺母与第一把手套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把手外表面左侧通过螺母与第二把手套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煲盖顶端中部与提手浇筑熔合,所述提手外表面顶部通过螺母与提手套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套包括转轴套、顶盖、第一插接柱、第一硅胶套、第二插接柱、第二硅胶套、底盖、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所述转轴套右侧与顶盖相互插接,所述转轴套底部与底盖相互插接,所述顶盖左端中后侧与第一插接柱浇注融合,所述顶盖左侧中前部与第二插接柱浇注融合,所述第一插接柱外表面左侧与第一硅胶套相互套接,所述第二插接柱外表面左侧与第二硅胶套相互套接,所述底盖左端中后侧与第一套柱浇注融合,所述底盖左端中前部与第二套柱浇注融合,所述提手套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散热片、弹簧柱、第二壳体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壳体顶端通过螺母与第一散热片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左侧与弹簧柱相互插接,所述弹簧柱左侧与第二壳体相互插接,所述第二壳体顶端通过螺母与第二散热片进行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和底盖左侧均为一个半圆弧面凹陷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外径均小于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内径一毫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外表面左侧安装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位置处均有凹陷的弧面。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柱共设置有六个,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中间的前、后和顶部均有两个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煲盖前端中部浇筑融合有一个透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卡块的横截面形状呈一个L字状,并且卡块中部有一个矩形开口。(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新型多功能防烫陶瓷煲在加热后煲体两侧的把手和顶部的提手导热后温度高,正常手部提动会或者掀开盖子会容易被烫伤,在添加药材煲汤时还没有专门的固定处,导致药材煲汤后不便于处理的问题,设计了第一、二把手套、提手套和卡块,煲汤加热时可以先将第一、二把手套上的顶盖和底盖翻转开,使其不与把手接触,使把手在加热时可以自动散热,同时不会因为与顶盖和底盖接触而传导热量,需要提动时翻转回顶盖和底盖,使其插接组合,便于隔热提动,顶盖提动时可以通过按压左右两侧的壳体,使弹簧柱收缩进行提动,卡块可以插接放置盒,也可以捆绑药材袋,实现了组合隔热保护和便于放置药材的功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把手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提手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煲体和卡块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煲体-1、导磁层-2、第一把手-3、第一把手套-4、第二把手-5、第二把手套-6、煲盖-7、提手-8、提手套-9、卡块-10、转轴套-401、顶盖-402、第一插接柱-403、第一硅胶套-404、第二插接柱-405、第二硅胶套-406、底盖-407、第一套柱-408、第二套柱-409、第一壳体-901、第一散热片-902、弹簧柱-903、第二壳体-904、第二散热片-90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把手套-4、第二把手套-6、提手套-9、卡块-10、转轴套-401、顶盖-402、第一插接柱-403、第一硅胶套-404、第二插接柱-405、第二硅胶套-406、底盖-407、第一套柱-408、第二套柱-409、第一壳体-901、第一散热片-902、弹簧柱-903、第二壳体-904、第二散热片-905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煲体-1、导磁层-2、第一把手-3、第二把手-5、煲盖-7、提手-8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防烫陶瓷煲:包括煲体1、导磁层2、第一把手3、第二把手5、煲盖7、提手8、第一把手套4、第二把手套6、提手套9和卡块10,煲体1外表面底部覆有导磁层2,煲体1右端顶部与第一把手3浇筑熔合,煲体1左端顶部与第二把手5浇筑熔合,煲体1顶端中部与煲盖7相互贴合,煲体1内侧右中部与卡块10浇筑熔合,第一把手3外表面右侧通过螺母与第一把手套4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把手5外表面左侧通过螺母与第二把手套6进行螺栓连接,煲盖7顶端中部与提手8浇筑熔合,提手8外表面顶部通过螺母与提手套9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把手套4包括转轴套401、顶盖402、第一插接柱403、第一硅胶套404、第二插接柱405、第二硅胶套406、底盖407、第一套柱408和第二套柱409,转轴套401右侧与顶盖402相互插接,转轴套401底部与底盖407相互插接,顶盖402左端中后侧与第一插接柱403浇注融合,顶盖402左侧中前部与第二插接柱405浇注融合,第一插接柱403外表面左侧与第一硅胶套404相互套接,第二插接柱405外表面左侧与第二硅胶套406相互套接,底盖407左端中后侧与第一套柱408浇注融合,底盖407左端中前部与第二套柱409浇注融合,提手套9包括第一壳体901、第一散热片902、弹簧柱903、第二壳体904和第二散热片905,第一壳体901顶端通过螺母与第一散热片902进行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防烫陶瓷煲,包括煲体(1)、导磁层(2)、第一把手(3)、第二把手(5)、煲盖(7)和提手(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把手套(4)、第二把手套(6)、提手套(9)和卡块(10),所述煲体(1)外表面底部覆有导磁层(2),所述煲体(1)右端顶部与第一把手(3)浇筑熔合,所述煲体(1)左端顶部与第二把手(5)浇筑熔合,所述煲体(1)顶端中部与煲盖(7)相互贴合,所述煲体(1)内侧右中部与卡块(10)浇筑熔合,所述第一把手(3)外表面右侧通过螺母与第一把手套(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把手(5)外表面左侧通过螺母与第二把手套(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煲盖(7)顶端中部与提手(8)浇筑熔合,所述提手(8)外表面顶部通过螺母与提手套(9)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套(4)包括转轴套(401)、顶盖(402)、第一插接柱(403)、第一硅胶套(404)、第二插接柱(405)、第二硅胶套(406)、底盖(407)、第一套柱(408)和第二套柱(409),所述转轴套(401)右侧与顶盖(402)相互插接,所述转轴套(401)底部与底盖(407)相互插接,所述顶盖(402)左端中后侧与第一插接柱(403)浇注融合,所述顶盖(402)左侧中前部与第二插接柱(405)浇注融合,所述第一插接柱(403)外表面左侧与第一硅胶套(404)相互套接,所述第二插接柱(405)外表面左侧与第二硅胶套(406)相互套接,所述底盖(407)左端中后侧与第一套柱(408)浇注融合,所述底盖(407)左端中前部与第二套柱(409)浇注融合,所述提手套(9)包括第一壳体(901)、第一散热片(902)、弹簧柱(903)、第二壳体(904)和第二散热片(905),所述第一壳体(901)顶端通过螺母与第一散热片(90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901)左侧与弹簧柱(903)相互插接,所述弹簧柱(903)左侧与第二壳体(904)相互插接,所述第二壳体(904)顶端通过螺母与第二散热片(905)进行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烫陶瓷煲,包括煲体(1)、导磁层(2)、第一把手(3)、第二把手(5)、煲盖(7)和提手(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把手套(4)、第二把手套(6)、提手套(9)和卡块(10),所述煲体(1)外表面底部覆有导磁层(2),所述煲体(1)右端顶部与第一把手(3)浇筑熔合,所述煲体(1)左端顶部与第二把手(5)浇筑熔合,所述煲体(1)顶端中部与煲盖(7)相互贴合,所述煲体(1)内侧右中部与卡块(10)浇筑熔合,所述第一把手(3)外表面右侧通过螺母与第一把手套(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把手(5)外表面左侧通过螺母与第二把手套(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煲盖(7)顶端中部与提手(8)浇筑熔合,所述提手(8)外表面顶部通过螺母与提手套(9)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套(4)包括转轴套(401)、顶盖(402)、第一插接柱(403)、第一硅胶套(404)、第二插接柱(405)、第二硅胶套(406)、底盖(407)、第一套柱(408)和第二套柱(409),所述转轴套(401)右侧与顶盖(402)相互插接,所述转轴套(401)底部与底盖(407)相互插接,所述顶盖(402)左端中后侧与第一插接柱(403)浇注融合,所述顶盖(402)左侧中前部与第二插接柱(405)浇注融合,所述第一插接柱(403)外表面左侧与第一硅胶套(404)相互套接,所述第二插接柱(405)外表面左侧与第二硅胶套(406)相互套接,所述底盖(407)左端中后侧与第一套柱(408)浇注融合,所述底盖(407)左端中前部与第二套柱(409)浇注融合,所述提手套(9)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坤涛苏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永春龙翔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