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氧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06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供一种增氧格,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框体相互平行的两侧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与框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件,加强件内凹呈弧形,加强件上开设有嵌槽;排气管上套接有与排气管的外壁形成滑移连接的套管,套管上设置有与嵌槽插接配合的插舌。与现有技术相比,弧形的加强件相比于直线形结构,具有更优的承受力;同时配合上套管提供的支撑力,对排气管和框体的连接处起到了进一步加固,有效降低了在安装、更换和清洗时对框体和排气管的连接处造成的损坏,延长了增氧格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a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氧格
本技术属于增氧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增氧格。
技术介绍
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渔业生产大国,近二十年来渔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渔业养殖的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0%。随着辅助水产养殖的机械化设备的快速发展,国内水产养殖正向高密集、集约化方向发展。增氧设备因其能够向水中增加氧气,避免鱼类出现缺氧现象;同时还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的作用,在水产养殖行业得到了的广泛的应用。增氧设备一般是通过鼓风机配合布置在水中的气路向水中打入空气以达到增加水中氧气的目的,为尽可能地实现水体中含氧量分布均匀的目的,目前多采用增氧格作为气路。现有的增氧格结构包括由中空管道合围形成的框体和平行安装在框体上的增氧管,框体上连通有进气管,框体上相互平行的两侧连通有多对相互对称的排气管,增氧管安装在相互对称的排气管之间。因排气管与框体的连接处呈垂直角度,使得此连接处较为薄弱,在安装、更换或者清洗时容易造成断裂现象,大大缩短了增氧格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氧格,以解决现有增氧格的排气管与框体的连接处较为薄弱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增氧格,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相互平行的两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框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内凹呈弧形,所述加强件上开设有嵌槽;所述排气管上套接有与所述排气管的外壁形成滑移连接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嵌槽插接配合的插舌。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力学原理,在安装、更换和清洗时,根据力学原理,弧形的加强件能够将受到的外力分解,相比于直线结构,具有承受力强的优点;并且在安装、更换和清洗时,靠近框体滑移套管,使套管的插舌插接于嵌槽,对排气管与框体的连接处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排气管与框体的连接处的承受力,从而降低在安装、更换和清晰时对排气管与框体的连接处的损坏。进一步地,所述嵌槽环绕所述排气管的轴线开设有多个。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加强对排气管和框体的连接处的支撑力的作用。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相互对称的所述排气管之间的增氧管,所述增氧管包括管径与所述排气管的管径一致的主管体和分别与所述主管体的两端连通的连接管体,所述连接管体的管径小于所述主管体的管径;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在所述连接管体插接于所述排气管时位于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连接管体之间的弹性圈;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套管靠近所述增氧管滑移并套接在所述增氧管外。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状态下,增氧管的连接管体插接于弹性圈,弹性圈受力形变,使连接管体、弹性圈和排气管三者紧密连接;同时向靠近增氧管的方向滑移套管,使套管套接在增氧管的主管体外,起到进一步加固增氧管与排气管的连接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套管靠近开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点。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增大套管与增氧管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固增氧管与排气管的连接。进一步地,贯穿所述增氧管的主管体开设有微型孔。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微型孔起到将空气排出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增氧管的主管体由海绵材质制成。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海绵材质因其自身结构类型,本身具有多个微型孔,能够较好地排出空气。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提供一种增氧格,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框体相互平行的两侧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与框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件,加强件内凹呈弧形,加强件上开设有嵌槽;排气管上套接有与排气管的外壁形成滑移连接的套管,套管上设置有与嵌槽插接配合的插舌。与现有技术相比,弧形的加强件相比于直线形结构,具有更优的承受力;同时配合上套管提供的支撑力,对排气管和框体的连接处起到了进一步加固,有效降低了在安装、更换和清洗时对框体和排气管的连接处造成的损坏,延长了增氧格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氧格的排气管与增氧管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氧格的排气管与增氧管自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框体;2、排气管;3、加强件;31、嵌槽;4、套管;41、插舌;5、增氧管;51、主管体;52、连接管体;6、弹性圈。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地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公开一种增氧格,包括框体1,框体1相互平行的两侧连通有排气管2,排气管2与框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件3,加强件3内凹呈弧形,加强件3上开设有嵌槽31;排气管2上套接有与排气管2的外壁形成滑移连接的套管4,套管4上设置有与嵌槽31插接配合的插舌41。具体地,框体1为矩形且由中空管道合围形成,排气管2一体成型于框体1相互平行的两个长边,加强件3与框体1、排气管2的连接处一体成型。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安装、更换或清洗时,向靠近框体1的方向滑移套管4,使套管4的插舌41插接于嵌槽31。插舌41对框体1与排气管2的连接处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弧形的加强件3能够分解自身受到的外力,从而大大提高框体1与排气管2连接处的受力强度,减少连接处的损坏。进一步地,嵌槽31环绕排气管2的轴线开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嵌槽31环绕排气管2的轴线均匀开设有多个,进一步增强对连接处的支撑作用。回到图1,增氧格还包括安装在相互对称的排气管2之间的增氧管5,增氧管5包括管径与排气管2的管径一致的主管体51和分别与主管体51的两端连通的连接管体52,连接管体52的管径小于主管体51的管径;排气管2内设置有在连接管体52插接于排气管2时位于排气管2和连接管体52之间的弹性圈6;在工作状态下套管4靠近增氧管5滑移并套接在增氧管5外。具体地,弹性圈6粘接在排气管2的内壁,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圈6使用橡胶圈,橡胶圈具有良好的弹性力。在工作状态下需要将增氧管5安装在相互对称的两个排气管2之间,具体的安装方式为:首先将增氧管5的连接管体52插接于设置在排气管2内的弹性圈6内,弹性圈6受力形变,使连接管体52、弹性圈6、排气管2三者紧密连接;尔后,向靠近增氧管5的方向滑移套管4,使套管4套接在增氧管5的主管体51外侧,进一步加固增氧管5和排气管2的连接。进一步地,在套管4靠近开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点,凸点与套管4一体成型。在工作状态下,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氧格,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相互平行的两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框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内凹呈弧形,所述加强件上开设有嵌槽;所述排气管上套接有与所述排气管的外壁形成滑移连接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嵌槽插接配合的插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氧格,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相互平行的两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框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内凹呈弧形,所述加强件上开设有嵌槽;所述排气管上套接有与所述排气管的外壁形成滑移连接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嵌槽插接配合的插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氧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环绕所述排气管的轴线开设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氧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相互对称的所述排气管之间的增氧管,所述增氧管包括管径与所述排气管的管径一致的主管体和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葛燕张茂友葛朋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鼎兴斯沃水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