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蔬菜栽培大棚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大棚,尤其涉及一种蔬菜栽培大棚。
技术介绍
目前的蔬菜栽培大棚包括顶部支架和两排平行的纵向支架,顶部支架的一端支撑在一排纵向支架的顶部,顶部支架的另一端支撑在另一排纵向支架的顶部,在两排纵向支架之间均布设置多根吊杆和多根喷水管,吊杆和喷水管均是横向设置。组装该蔬菜栽培大棚时,首先设置一排支撑柱作为一纵向支架,设置另一排支撑柱作为另一纵向支架,两排纵向支架平行设置,吊杆通过连接杆连接在顶部支架上,通过在吊杆上设置拉绳,拉绳的一端系在大棚内种植的蔬菜杆上,比如系在西红柿杆上、系在辣椒杆上或者茄子杆上,这样使西红柿、辣椒和茄子的主杆处于一个相对竖直位置,有利于蔬菜杆生长和蔬菜结果,拉绳绕过吊杆后,拉绳的另一端系在拉绳上,进而将蔬菜杆的高度位置固定。喷水管通过连接杆连接在顶部支架上,喷水管上均布设有多个喷嘴,定期向大棚内种植的蔬菜喷水。但目前的蔬菜栽培大棚在使用中存在如下不足:一、支撑柱的高度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进行高度调节,安装顶部支架时,必须借助凳子或者梯子,因此整个蔬菜大棚组装费时费力 ...
【技术保护点】
1.蔬菜栽培大棚,包括顶部支架(1)和两排平行的纵向支架,所述顶部支架(1)的一端支撑在一排纵向支架的顶部,所述顶部支架(1)的另一端支撑在另一排纵向支架的顶部,在两排纵向支架之间均布设置多根吊杆(2)和多根喷水管(3),其特征在于:每根吊杆(2)的两端分别对应一组驱动吊杆(2)上升和下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部导向轮(4)、上部导向轮(5)、下部导向轮(6)、升降绳(7)和固定架(8),所述顶部导向轮(4)吊装在顶部支架(1)上且靠近顶部支架(1)的端部,所述上部导向轮(5)和下部导向轮(6)分别设置在纵向支架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固定架(8)固定在纵向支架的下部且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蔬菜栽培大棚,包括顶部支架(1)和两排平行的纵向支架,所述顶部支架(1)的一端支撑在一排纵向支架的顶部,所述顶部支架(1)的另一端支撑在另一排纵向支架的顶部,在两排纵向支架之间均布设置多根吊杆(2)和多根喷水管(3),其特征在于:每根吊杆(2)的两端分别对应一组驱动吊杆(2)上升和下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部导向轮(4)、上部导向轮(5)、下部导向轮(6)、升降绳(7)和固定架(8),所述顶部导向轮(4)吊装在顶部支架(1)上且靠近顶部支架(1)的端部,所述上部导向轮(5)和下部导向轮(6)分别设置在纵向支架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固定架(8)固定在纵向支架的下部且位于下部导向轮(6)的下方,所述升降绳(7)绕过顶部导向轮(4)、上部导向轮(5)和下部导向轮(6),所述升降绳(7)的一端与对应的吊杆(2)的端部连接,所述升降绳(7)的另一端与固定架(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2)上均布悬吊有多根拉绳(9),所述拉绳(9)的一端部与夹子(10)的末端固定,所述夹子(10)夹在拉绳(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蔬菜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架由多根支撑柱(11)和升降柱(12)组成,所述纵向支架的两端为升降柱(12),所述支撑柱(11)包括支撑下杆(13)和支撑上杆(14),所述支撑下杆(13)和支撑上杆(14)均为空心管,所述支撑上杆(14)插在支撑下杆(13)内并与支撑下杆(13)在轴向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支撑上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勇,袁菁嶷,黄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