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群生成方法、神经网络架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种群生成方法、神经网络架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NSGA-II(Non-dominatedSortingGeneticAlgorithm-II,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是针对NSGA(Non-dominatedSortingGeneticAlgorithm,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改进算法。在NSGA-II中,种群中的每个个体都具有两方面的属性:非支配排序属性和拥挤度属性,当两个个体的非支配排序属性不一致,即非支配排序不同时,非支配排序较小的个体将被优先保留下来;当两个个体的非支配排序属性一致,即非支配排序相同时,拥挤度属性较好,即周围较不拥挤的个体将被优先保留下来。但是对于非支配排序属性一致的个体,拥挤度属性根据个体在不同优化目标上的拥挤度确定,确定方式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种群生成方法、神经网络架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群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第t代种群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群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t代种群Rt,所述种群Rt中包括种群Pt和种群Qt,所述种群Qt是所述种群Pt经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种群Pt和所述种群Qt中包含的个体数量均为n,所述t为正整数且所述t的初始值为1,所述n为正整数;
对所述种群Rt中包含的个体进行非支配排序,得到k个不同秩的个体组,所述k为大于1的正整数;
按照所述秩从小到大的顺序,从所述k个个体组中依次选出i个个体组,其中,所述i个个体组中包含的个体总数大于或等于所述n,且i-1个个体组中包含的个体总数小于所述n;
对于所述第i个个体组中的第j个个体,根据所述第j个个体在每个目标下的拥挤距离,以及每个目标对应的权重,计算所述第j个个体在多个目标下的加权拥挤距离;
根据所述第i个个体组中各个个体的所述加权拥挤距离,从所述第i个个体组中选取m个个体,所述m为所述n与所述i-1个个体组中包含的个体总数的差值;
生成第t+1代种群Rt+1,所述种群Rt+1中包括种群Pt+1和种群Qt+1,所述种群Pt+1包括所述m个个体和所述i-1个个体组中的个体,所述种群Qt+1是所述种群Pt+1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种群Qt+1和所述种群Pt+1中包含的个体数量均为所述n;
令t=t+1,并再次从对所述种群Rt中包含的个体进行非支配排序,得到k个不同秩的个体组的步骤开始执行,当生成第T代种群RT时,确定所述种群RT为目标种群,所述T为预设值且为大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j个个体在每个目标下的拥挤距离,以及每个目标对应的权重,计算所述第j个个体在所述多个目标下的加权拥挤距离,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目标中的目标x,将所述第i个个体组中的各个个体按照所述目标x对应的函数值进行排序,所述x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j个个体的相邻两个个体的所述函数值,以及排序结果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所述第j个个体在所述目标x下的拥挤距离;
根据所述第j个个体在各个所述目标下的拥挤距离,以及各个所述目标对应的权重,计算所述第j个个体在所述多个目标下的加权拥挤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j个个体的相邻两个个体的所述函数值,以及排序结果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所述第j个个体在所述目标x下的拥挤距离,包括:
计算所述第j个个体的相邻两个个体的所述函数值的差值;
计算所述最大值和所述最小值的差值;
将所述函数值的差值除以所述最大值和所述最小值的差值,得到所述第j个个体在所述目标x下的拥挤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j个个体在各个所述目标下的拥挤距离,以及各个所述目标对应的权重,计算所述第j个个体在所述多个目标下的加权拥挤距离,包括:
将所述第j个个体在所述目标x下的拥挤距离与所述目标x对应的权重相乘;
对所述第j个个体和所述多个目标,将乘积结果累加,得到所述第j个个体在所述多个目标下的加权拥挤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种群RT为目标种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种群中各个个体的预设指标;
根据所述预设指标,从所述目标种群中选取目标个体。
6.一种神经网络架构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t代架构种群Rt,所述架构种群Rt中包括架构种群Pt和架构种群Qt,所述架构种群Qt是所述架构种群Pt经处理后得到的,所述架构种群Pt和所述架构种群Qt中包含的神经网络架构数量均为n,所述t为正整数且所述t的初始值为1,所述n为正整数;
对所述架构种群Rt中包含的神经网络架构进行非支配排序,得到k个不同秩的个体组,所述k为大于1的正整数;
按照所述秩从小到大的顺序,从所述k个个体组中依次选出i个个体组,其中,所述i个个体组中包含的神经网络架构总数大于或等于所述n,且i-1个个体组中包含的神经网络架构总数小于所述n;
对于所述第i个个体组中的第j个神经网络架构,根据所述第j个神经网络架构在每个目标下的拥挤距离,以及每个目标对应的权重,计算所述第j个神经网络架构在多个目标下的加权拥挤距离;
根据所述第i个个体组中各个神经网络架构的所述加权拥挤距离,从所述第i个个体组中选取m个神经网络架构,所述m为所述n与所述i-1个个体组中包含的神经网络架构总数的差值;
生成第t+1代架构种群Rt+1,所述架构种群Rt+1中包括架构种群Pt+1和架构种群Qt+1,所述架构种群Pt+1包括所述m个神经网络架构和所述i-1个个体组中的神经网络架构,所述架构种群Qt+1是所述架构种群Pt+1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所述架构种群Qt+1和所述架构种群Pt+1中包含的神经网络架构数量均为所述n;
令t=t+1,并再次从对所述架构种群Rt中包含的神经网络架构进行非支配排序,得到k个不同秩的个体组的步骤开始执行,当生成第T代架构种群RT时,确定所述架构种群RT为目标架构种群,所述T为预设值且为大于1的整数;
从所述目标架构种群中选取目标神经网络架构;
将所述目标神经网络架构部署在终端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目标架构种群中选取目标神经网络架构,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架构种群中各个神经网络架构的参数指标;
根据所述参数指标,从所述目标架构种群中选取所述目标神经网络架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数指标,从所述目标架构种群中选取目标神经网络架构,包括:
根据运行速度,从所述目标架构种群中选取z个神经网络架构,所述z为正整数;
根据评估指标,从所述z个神经网络架构中选取所述目标神经网络架构,所述评估指标包括业务评估指标和/或浮点运算数。
9.一种种群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种群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t代种群Rt,所述种群Rt中包括种群Pt和种群Qt,所述种群Qt是所述种群Pt经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种群Pt和所述种群Qt中包含的个体数量均为n,所述t为正整数且所述t的初始值为1,所述n为正整数;
个体组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种群Rt中包含的个体进行非支配排序,得到k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祥祥,许瑞军,张勃,李吉祥,李庆源,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