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48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应用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应用表、应用标签表、资源表及资源标签表,建立应用资源关联表;根据应用表及应用标签表,确定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应用编号;根据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应用编号,遍历应用资源关联表,确定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可用空闲资源的资源编号;根据资源表及资源标签表,确定可用空闲资源对应的资源标签编号,将可用空闲资源的状态设置为忙碌。本发明专利技术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错综复杂的业务应用,公司业务部门不用关心资源的具体配置及数量,作为使用方只需要提出具体的需求就可以,只要整个资源池有空闲的设备,就会在所有的空闲资源中找到合适的资源供业务部门使用,且匹配的时间快。

Multi appl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应用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资源分配
,尤指一种多应用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一个公司需要维护有成百上千台机器,更有一些大企业,机器的数量更是以万记。这些机器分配给几十个部门,每个部门需要的运行环境又各不相同。一个公司的业务部门往往有几十个,各个业务部门的业务条线可能又有几十个。以金融科技领域为例,反洗钱补录的自动化应用需要的运行环境需要有Excel,信用卡中心交易用途排查自动化应用需要的运行环境需要有邮箱。无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错综复杂的业务应用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应用的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应用表、应用标签表、资源表及资源标签表,建立应用资源关联表;根据所述应用表及所述应用标签表,确定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应用编号;根据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应用编号,遍历所述应用资源关联表,确定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可用空闲资源的资源编号;根据所述资源表及所述资源标签表,确定可用空闲资源对应的资源标签编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应用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利用应用表、应用标签表、资源表及资源标签表,建立应用资源关联表;/n根据所述应用表及所述应用标签表,确定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应用编号;/n根据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应用编号,遍历所述应用资源关联表,确定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可用空闲资源的资源编号;/n根据所述资源表及所述资源标签表,确定可用空闲资源对应的资源标签编号,并将可用空闲资源的状态设置为忙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应用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应用表、应用标签表、资源表及资源标签表,建立应用资源关联表;
根据所述应用表及所述应用标签表,确定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应用编号;
根据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应用编号,遍历所述应用资源关联表,确定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可用空闲资源的资源编号;
根据所述资源表及所述资源标签表,确定可用空闲资源对应的资源标签编号,并将可用空闲资源的状态设置为忙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表包括应用编号、应用名称、应用组织编号、应用实体编号及应用类型;所述应用标签表包括应用编号及应用标签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表包括资源编号、资源名称、资源组织编号、资源实体编号、资源类型、资源IP地址及资源MAC地址;所述资源标签表包括资源编号及资源标签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资源关联表包括应用编号、资源编号、资源类型、资源IP地址及资源MAC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应用表、应用标签表、资源表及资源标签表,建立应用资源关联表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标签编号是否是所述资源标签编号的子集;
若是,则根据所述应用表、应用标签表、资源表及资源标签表,建立应用资源关联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可用空闲资源的状态设置为忙碌包括:根据CAS原理,将可用空闲资源的状态从空闲更改为忙碌。


7.一种多应用的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关联表模块,用于利用应用表、应用标签表、资源表及资源标签表,建立应用资源关联表;
应用编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表及所述应用标签表,确定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应用编号;
资源编号模块,用于根据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应用编号,遍历所述应用资源关联表,确定待分配资源的应用对应的可用空闲资源的资源编号;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表及所述资源标签表,确定可用空闲资源对应的资源标签编号,并将可用空闲资源的状态设置为忙碌。


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泓陈文极林震宇林晨徐立宇陈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