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44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包括PLC控制柜本体,所述PLC控制柜本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PLC控制柜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移动板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使用者可以升降该PLC控制柜本体,便于使用者对PLC控制柜本体进行检查,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推广,通过减震装置的设置,在升降PLC控制柜本体时,对PLC控制柜本体进行减震,增强了该升降装置的稳定性,通过支撑装置的设置,将升降装置和地面分隔开,防止升降装置受潮气腐蚀,保障了该升降装置的使用寿命。

A lifting device based on PLC control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PLC控制柜辅助设备
,具体是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PLC控制柜是指可编程控制柜,控制柜指成套的控制柜,可实现电机,开关的控制的电气柜,PLC控制柜具有过载、短路、缺相保护等保护功能。但是,现有的PLC控制柜大多没有升降装置,在升降控制柜过程中,没有减震装置对PLC控制柜进行减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包括PLC控制柜本体,所述PLC控制柜本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PLC控制柜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移动板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限位杆、支杆、减震垫片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板的顶部贯穿安装有限位杆,且减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减震垫片,所述减震板的底部靠近支杆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转动蜗杆、固定杆、滚珠丝杆、联轴器和滚珠花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的侧壁啮合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轮的侧壁啮合有转动蜗杆,所述转动蜗杆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杆,且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联轴器,所述滚珠丝杆的外部套接有滚珠花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块、固定架、螺丝和固定柱,所述固定块的外部套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丝,且固定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垫片为长方体结构,且减震垫片为海绵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动轮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转动轮为金属材质的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使用者可以升降该PLC控制柜本体,便于使用者对PLC控制柜本体进行检查,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推广;2、通过减震装置的设置,在升降PLC控制柜本体时,对PLC控制柜本体进行减震,保护PLC控制柜本体和PLC控制柜本体内的电气设备,增强了该升降装置的稳定性;3、通过支撑装置的设置,将升降装置和地面分隔开,防止升降装置受潮气腐蚀,保障了该升降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PLC控制柜本体;2、控制开关;3、移动板;4、减震装置;5、升降装置;6、支撑装置;7、凹槽;41、减震板;42、限位杆;43、支杆;44、减震垫片;45、减震弹簧;51、壳体;52、驱动电机;53、第一转动轮;54、第二转动轮;55、转动蜗杆;56、固定杆;57、滚珠丝杆;58、联轴器;59、滚珠花键;61、固定块;62、固定架;63、螺丝;64、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包括PLC控制柜本体1,PLC控制柜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且PLC控制柜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3,移动板3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包括壳体51、驱动电机52、第一转动轮53、第二转动轮54、转动蜗杆55、固定杆56、滚珠丝杆57、联轴器58和滚珠花键59,壳体5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轮53,第一转动轮53的侧壁啮合有第二转动轮54,第二转动轮54的侧壁啮合有转动蜗杆55,转动蜗杆55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杆56,固定杆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杆57,且固定杆56的底部设置有联轴器58,滚珠丝杆57的外部套接有滚珠花键59,第二转动轮54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转动轮54为金属材质的构件,驱动电机52的型号为Y2-90L-4极,通过升降装置5的设置,使用者可以升降该PLC控制柜本体1,便于使用者对PLC控制柜本体1进行检查,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推广。移动板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7,凹槽7的内部设置有减震装置4,减震装置4包括减震板41、限位杆42、支杆43、减震垫片44和减震弹簧45,减震板41的顶部贯穿安装有限位杆42,且减震板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43,支杆43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减震垫片44,减震板41的底部靠近支杆43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45,减震垫片44为长方体结构,且减震垫片44为海绵材质的构件,通过减震装置4的设置,在升降PLC控制柜本体1时,对PLC控制柜本体1进行减震,保护PLC控制柜本体1和PLC控制柜本体1内的电气设备,增强了该升降装置5的稳定性。升降装置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6,支撑装置6包括固定块61、固定架62、螺丝63和固定柱64,固定块61的外部套接有固定架62,固定架6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丝63,且固定架6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64,通过支撑装置6的设置,将升降装置5和地面分隔开,防止升降装置5受潮气腐蚀,保障了该升降装置5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打开控制开关2,驱动电机52上的第一转动轮53带动第二转动轮54转动,第二转动轮54带动转动蜗杆55旋转,当转动蜗杆55旋转时,在联轴器58的作用下,滚珠丝杆57旋转运动,会带动套设于该滚珠丝杆57上的滚珠花键59沿滚珠丝杆57的轴向方向运动,该滚珠花键59运动的同时带动移动板3沿导轨上下升降,通过升降装置5的设置,使用者可以升降该PLC控制柜本体1,便于使用者对PLC控制柜本体1进行检查,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在升降过程中,减震板41受到压力下降,由限位杆42进行限位,减震弹簧45收缩,此时的支杆43向下抵触在减震垫片44上,两者相互配合使用,通过减震装置4的设置,在升降PLC控制柜本体1时,对PLC控制柜本体1进行减震,保护PLC控制柜本体1和PLC控制柜本体1内的电气设备,增强了该升降装置5的稳定性,将固定架62通过螺丝63固定连接在壳体51的底部,通过支撑装置6的设置,将升降装置5和地面分隔开,防止升降装置5受潮气腐蚀,保障了该升降装置5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包括PLC控制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柜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且PLC控制柜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7),且移动板(3)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壳体(51)、驱动电机(52)、第一转动轮(53)、第二转动轮(54)、转动蜗杆(55)、固定杆(56)、滚珠丝杆(57)、联轴器(58)和滚珠花键(59),所述壳体(5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2),所述驱动电机(5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轮(53),所述第一转动轮(53)的侧壁啮合有第二转动轮(54),所述第二转动轮(54)的侧壁啮合有转动蜗杆(55),所述转动蜗杆(55)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杆(56),所述固定杆(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杆(57),且固定杆(56)的底部设置有联轴器(58),所述滚珠丝杆(57)的外部套接有滚珠花键(59),所述第二转动轮(54)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转动轮(54)为金属材质的构件,所述凹槽(7)的内部设置有减震装置(4),所述减震装置(4)包括减震板(41)、限位杆(42)、支杆(43)、减震垫片(44)和减震弹簧(45),所述减震板(41)的顶部贯穿安装有限位杆(42),且减震板(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43),所述支杆(43)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减震垫片(44),所述减震板(41)的底部靠近支杆(43)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45),所述减震垫片(44)为长方体结构,且减震垫片(44)为海绵材质的构件,所述升降装置(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LC控制柜的升降装置,包括PLC控制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柜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且PLC控制柜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7),且移动板(3)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壳体(51)、驱动电机(52)、第一转动轮(53)、第二转动轮(54)、转动蜗杆(55)、固定杆(56)、滚珠丝杆(57)、联轴器(58)和滚珠花键(59),所述壳体(5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2),所述驱动电机(5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轮(53),所述第一转动轮(53)的侧壁啮合有第二转动轮(54),所述第二转动轮(54)的侧壁啮合有转动蜗杆(55),所述转动蜗杆(55)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杆(56),所述固定杆(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杆(57),且固定杆(56)的底部设置有联轴器(58),所述滚珠丝杆(57)的外部套接有滚珠花键(59),所述第二转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亮林向阳王明马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巨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