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42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3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挖孔区;其中,显示区和挖孔区均设置有玻璃盖板、彩膜基板、液晶层、阵列基板以及反射片;反射片在挖孔区断开,分割成两段,显示区内的反射片和挖孔区内的反射片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的双“Z”字型结构,“Z”字型结构的上端面与背光模组的上端面平齐,“Z”字型结构包围的区域内用于放置摄像头;有益效果:反射片采用相对设置的“Z”字型结构,设置在挖孔区的两侧,既可以放置挖孔区边缘漏光,便于摄像头的固定和安装,且由于反射片是反光且不透明的,因此,反射片可以替代现有的遮光层和间隙,且占据挖孔区的空间较小,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摄像头的尺寸要求以及安装工艺的难度。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LCD,LiquidCrystalDisplay)中,为了满足用户高屏占比的体验,摄像头一般采用挖孔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为了防止挖孔区四周漏光,挖孔区的两侧需要设置间隙和遮光层,而遮光层和间隙的最小宽度在横向方向上仍占据了摄像头一部分的空间,使得摄像头可放置的位置受到限制,例如目前摄像头背光孔的孔径最大只能做到1.53-2mm的范围,而摄像头的最小直径是2mm,增加了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以及摄像头的安装工艺的难度。因此,现有的显示装置技术中,还存在着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摄像头孔两侧的间隙和遮光层的最小宽度在横向方向上仍占据了摄像头一部分的安装空间,增加了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摄像头的尺寸要求以及安装工艺的难度的问题,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摄像头孔两侧的间隙和遮光层的最小宽度在横向方向上仍占据了摄像头一部分的安装空间,增加了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挖孔区;其中,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挖孔区均设置有玻璃盖板、彩膜基板、液晶层、阵列基板以及反射片;/n所述反射片在所述挖孔区断开,分割成两段,所述显示区内的反射片和所述挖孔区内的反射片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的双“Z”字型结构,所述“Z”字型结构的上端面与背光模组的上端面平齐,所述“Z”字型结构包围的区域内用于放置摄像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挖孔区;其中,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挖孔区均设置有玻璃盖板、彩膜基板、液晶层、阵列基板以及反射片;
所述反射片在所述挖孔区断开,分割成两段,所述显示区内的反射片和所述挖孔区内的反射片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的双“Z”字型结构,所述“Z”字型结构的上端面与背光模组的上端面平齐,所述“Z”字型结构包围的区域内用于放置摄像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反射片和第二段反射片相同设置,且每段所述反射片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反射片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段反射片的第一部分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段反射片的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段反射片的第三部分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一段反射片的第二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二段反射片的第二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反射片的第二部分具有一定的预设高度,所述第一段反射片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段反射片的第二部分之间的间距具有一定的预设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背光模组的第二部分的预设高度为:0.3-0.9mm;所述第一段反射片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段反射片的第一部分之间的预设宽度为:2-6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