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36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利用供电、用电、生产、营销等多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通过对各线路各相电压、电流进行分析计算,当节点存在两条支路时,电压小的支路存在窃漏电,从而实现对窃漏电用户的精准定位,有效解决仅靠传统线损率分析无法确定用户多、负荷大且线损率达标台区的窃漏电问题,进一步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

Location method of stealing and leakage based on current deviation analysis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窃漏电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新型窃电方式的出现,窃电变得更加隐蔽,同时现场计量装置情况复杂,存在用户异常的用电情况,给防窃漏电工作带来极大的工作困难。传统的防窃漏电的方法是由供电企业通过开展台区线损率分析,进行人工现场定期巡查实现防窃漏电,由于技术手段有限,仅能凭经验进行判断,存在窃漏电用户定位难的问题,工作效率低,成效不明显。因此,如何通过现有营配贯通数据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数据自动分析定位窃漏电用户成为供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以解决窃漏电用户定位难、工作效率低、成效不明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通过窃漏电定位分析模型的数据计算用户所在台区各相别的实际电流值;步骤S2: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用户所在台区各相别智能电能表的实时电流值;步骤S3:将计算的用户所在台区三相别的实际电流值与采集的用户所在台区三相别智能电能表的实时电流值作差,判断三相别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在三相别的差值小于误差阈值时,判断三相别无窃漏电现象,在三相别中某相别的差值大于误差阈值时,判断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步骤S4:在三相别中某相别的差值大于误差阈值时,对有窃漏电相别的线段电流、电压进行计算,定位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的支路。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对有窃漏电相别的线段电流、电压进行计算,定位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的支路的过程为:步骤S41:从该相别的各支路尾部节点向起始节点进行线段电压、电流的计算,获得各线段的起始节点电压值;步骤S42:当节点存在两支路或存在支路及节点用户时,将各线段的起始节点电压值与智能电能表的实际电压值作差,在差值大于误差阈值时,定位支路节点电压值较小的支路存在窃漏电现象。另外,优选的方案是,线段电压、电流的计算公式为:Vak-1=Vak+Iak·Zak+I0k·Z0Vbk-1=Vbk+Ibk·Zbk+I0k·Z0Vck-1=Vck+Ick·Zck+I0k·Z0其中,Vak-1、Vbk-1、Vck-1分别为A、B、C三相线段的起始节点电压,Vak、Vbk、Vck分别为A、B、C三相线段的尾节点电压,Iak、Ibk、Ick分别为A、B、C三相线路电流,I0k为窃漏电支路电流,Zak、Zbk、Zck分别为A、B、C三相线路阻抗,Zan、Zbn、Zcn分别为A、B、C三相负荷阻抗,Z0为窃漏电支路等值阻抗。再者,优选的方案是,在定位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的支路后还包括计算该相别存在窃漏电支路的真实电流值,并与窃漏电支路节点的智能电能表的实际电流值作差,获得窃电或漏电的电流量,计算公式如下:其中,Iak真实、Ibk真实、Ick真实分别为A、B、C三相线段窃电或漏电的电流量,Vk-1为窃漏电支路节点智能电能表的实际电流值;Vk为k节点智能电能表的实际电流值。此外,优选的方案是,窃漏电定位分析模型的数据源来自于PMS系统的线路参数信息、营销SG186系统台区、用户档案信息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量采集数据。利用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通过窃漏电定位分析模型的数据从各线路尾节点开始计算,当节点存在两支路或存在支路和节点用户时,所计算的节点电压值与智能电能表的实时电压值不相符时,判断电压值较小的支路存在窃漏电情况,由此实现对窃漏电用户的精准定位,通过将计算出的用户所在线路的实际电流值与流过智能电能表的实时电流值作差,得到窃漏电的电流量,为用电检查人员开展现场核查提供依据和指导。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源数据供用电分析平台运行截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附表一五台线某台区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数据截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场存在窃漏电的现象,往往是用户采用某种窃电手段或异常用电造成的,导致智能电能表的计量与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存在偏差,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用户所在线路的实际电流值与流过智能电能表的电流值,对存在窃漏电的用户进行定位分析。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窃漏电定位分析模型的数据计算用户所在台区各相别的实际电流值。窃漏电定位分析模型的数据源来自于PMS系统的线路参数信息、营销SG186系统台区、用户档案信息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量采集数据。步骤S2: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用户所在台区各相别智能电能表的实时电流值。步骤S3:将计算的用户所在台区三相别的实际电流值与采集的用户所在台区三相别智能电能表的实时电流值作差,判断三相别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在三相别的差值小于预设的误差阈值时,判断三相别无窃漏电现象,在三相别中某相别的差值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时,判断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步骤S4:在三相别中某相别的差值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时,对有窃漏电相别的线段电流、电压进行计算,定位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的支路。自该相别的各支路尾部节点开始向起始节点进行线段电压、电流的计算,当节点存在两支路或支路及节点用户时所计算的节点电压值与智能电能表的实际电压值不相符时,电压小的支路存在窃漏电,窃漏电等值电路图如图2所示。对有窃漏电相别的线段电流、电压进行计算,定位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的支路的具体过程为:步骤S41:从该相别的各支路尾部节点向起始节点进行线段电压、电流的计算,获得各线段的起始节点电压值。线段电压、电流的计算公式为:Vak-1=Vak+Iak·Zak+I0k·Z0Vbk-1=Vbk+Ibk·Zbk+I0k·Z0Vck-1=Vck+Ick·Zck+I0k·Z0其中,Vak-1、Vbk-1、Vck-1分别为A、B、C三相线段的起始节点电压,Vak、Vbk、Vck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通过窃漏电定位分析模型的数据计算用户所在台区各相别的实际电流值;/n步骤S2: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用户所在台区各相别智能电能表的实时电流值;/n步骤S3:将计算的用户所在台区三相别的实际电流值与采集的用户所在台区三相别智能电能表的实时电流值作差,判断三相别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在三相别的差值小于所述误差阈值时,判断三相别无窃漏电现象,在三相别中某相别的差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时,判断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n步骤S4:在三相别中某相别的差值大于误差阈值时,对有窃漏电相别的线段电流、电压进行计算,定位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的支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窃漏电定位分析模型的数据计算用户所在台区各相别的实际电流值;
步骤S2: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用户所在台区各相别智能电能表的实时电流值;
步骤S3:将计算的用户所在台区三相别的实际电流值与采集的用户所在台区三相别智能电能表的实时电流值作差,判断三相别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误差阈值,在三相别的差值小于所述误差阈值时,判断三相别无窃漏电现象,在三相别中某相别的差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时,判断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
步骤S4:在三相别中某相别的差值大于误差阈值时,对有窃漏电相别的线段电流、电压进行计算,定位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的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有窃漏电相别的线段电流、电压进行计算,定位该相别存在窃漏电现象的支路的过程为:
步骤S41:从该相别的各支路尾部节点向起始节点进行线段电压、电流的计算,获得各线段的起始节点电压值;
步骤S42:当节点存在两支路或存在支路及节点用户时,将起始节点电压值与智能电能表的实际电压值作差,在差值大于所述误差阈值时,定位支路节点电压值较小的支路存在窃漏电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流偏差分析技术的窃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线段电压、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V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宁钟术海鞠默欣赵建军白云峰孔凡强崔晗刘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