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含瘿瘤木材进行鉴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34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具特殊性气味含瘿瘤木材进行鉴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使用去离子水将降香黄檀和大果紫檀试验材料表面灰尘去除干净,气干后用带锯机锯成小块置于粉碎机进行粉碎,筛选40~60目的木粉作为待测样品,放置于干燥器中遮光保存备用;第二步,将待测样品粉末在80℃条件下加热孵化30min;第三步,分别将含瘿瘤的降香黄檀和大果紫檀的待测样品置于顶空采样瓶后,置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样分析,初始温度50℃,保留时间1min后以10℃/min升温至300℃,保持10min。对获得样品总离子流图进行分析,获取样品各自主要特征峰及其对应的保留时间,并作为其主要识别特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采用顶空直接进样方式,结合GC‑MS技术,对含瘤疤降香黄檀木材进行识别和鉴定,解决传统识别方法对含瘤疤降香黄檀木材识别鉴定束手无策的问题。

A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wood containing gall by GC-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含瘿瘤木材进行鉴定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含瘿瘤木材进行鉴定的方法,属于木材鉴定

技术介绍
目前检测机构对于木材材种鉴定是基于传统木材鉴定方法,即通过对木材宏观特征(质量、纹理、颜色、气味等)和微观构造特征(管孔特征、木射线类型、轴向薄壁组织类型等)进行观察记载,后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并与标样进行比对,进而实现对待测木材样品鉴定,出具相应的木材检验报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木材鉴定之中。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对待测木材样品具有较好的分离和定性作用。近年来,已被应用于木材鉴定当中。顶空直接采样法是指待测样品无需进行抽提预处理,而直接将待测木材样品粉末置于顶空瓶中,采用GC-MS技术对其直接进行上样分析,对获取的总离子流图进行分析,根据对应保留时间的特征峰相对面积和质谱图库匹配确定待测样品特征性化学成分,从而实现对待测样品的指纹图谱的构建。该种方法具有检测效率高,待测样品损耗小的特点。研究人员曾通过该技术实现对降香黄檀和越南香枝,交趾黄檀(Dalbergiacochinchinensis)和微凹黄檀(Dalbergiaretusa)的区别和鉴定。近年来,市场出现一种名为染料紫檀的木材,因其宏观构造与微观构造特征均与檀香紫檀极为相似,传统的木材鉴定方法无法将二者准确区分出来,研究人员取少量二者的木材粉末,采用超声波萃取,结合GC-MS技术实现对二者所获取的总离子流图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实现二者的区别和鉴定。该方法属于间接导入法,存在前期制样准备较为繁琐的问题。对于一些有特征性气味的非红木木材(桢楠属Phoebespp.和润楠属Machilusspp.),研究人员也曾采用顶空进样方式实现对二者的区别和鉴定。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属于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规定香枝木类的木材,因其良好的外观、卓越的物理性能、资源稀缺,加之其固有的浓郁辛辣香味,一直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越来越多含有瘤疤的降香黄檀木材被应用于木质工艺品加工生产之中,含瘤疤的木材亦称为瘿木,瘤疤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其在自身生长过程中,树木本身产生病变,是树木病态增生的结果。瘤疤有大有小,小者多出现在树身,而大者多生在树根部。该类木材因含有天然瘤疤形成的天然花纹,该纹理错落有致、行云流水、使其外观性能显著提升,价格亦水涨船高,随之市场出现一些不良商户用外观相似,且同样含瘤疤的其他树种木材对其进行假冒,以谋求暴利,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该类木材含有瘤疤,木材纹理交错扭曲,木材鉴定人员因无法准确找到其三切面,进而不能对其做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记载其微观构造特征,故无法通过传统的木材鉴定方法对其鉴定,一旦检测机构收到含有瘤疤降香黄檀木材的委托鉴定,往往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检测机构寻求其他新技术对其进行鉴定。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前对降香黄檀木材的鉴定,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已被应用于其鉴定之中。余敏等曾对不同产地的降香黄檀木材及其近缘种多裂黄檀木材的rDNA-ITS序列进行测定和差异分析,为利用ITS条形码序列鉴定提供理论技术支撑,但该方法实验成本较高,目前尚无法应用于实际的检测之中。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SpectrumInstrument,NIRS),对国家标准规定的8类红木通过化学主成分分析,实现香枝木区别于其他木材的鉴定,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木材鉴定的可行性,但目前该研究尚处于科学探索阶段,距离实际应用尚有一段距离。本专利专利技术人曾于2013年采用GC-MS技术采用两种不同进样方式(即间接导入法和直接导入法)对9种红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顶空采样方式可以实现对降香黄檀木材的鉴定,但该研究并未对含瘤疤降香黄檀进行研究。目前,传统的木材鉴定方法主要是通过木材宏观和微观构造特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鉴别。但含瘿瘤木材纹理扭曲无法实现对该类木材的鉴别。目前尚未见到对含瘿瘤木材的鉴别方法。对正常木材目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间接导入法,即先对木材样品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进行抽提处理,或采用辅助提取方式如采用超声波萃取,对所获取的有机木材抽提液,结合GC-MS技术实现对所获取的总离子流图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实现二者的区别和鉴定。该方法属于间接导入法,存在前期制样准备较为繁琐的问题。对于一些有特征性气味的不含瘿瘤的木材(桢楠属Phoebespp.和润楠属Machilusspp.),研究人员也曾采用顶空进样方式实现对二者的区别和鉴定。采用传统的根据木材解剖特征无法实现对含瘿瘤木材的鉴定,因为该类木材纹理扭曲,无法准确找到其木材三切面,进而无法通过其三切面构造特征实现对其进行鉴别。采用间接方法进样处理,需要采用不同有机抽提液对样品进行抽提预处理,增大了时间成本。同时鉴于木材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化学成分复杂,所获取的总离子流图容易出现特征峰叠加的情况,即同一保留时间对应不止一个特征峰。采用直接进样方式,样品进样前不对样品进行孵化加热预处理,存在所获取的出峰时间等不稳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鉴定准确度高、方法简单成本低的含瘿瘤木材鉴定方法。技术方案: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含瘿瘤木材进行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使用去离子水将降香黄檀和大果紫檀试验材料表面灰尘去除干净,气干后用带锯机锯成小块置于粉碎机进行粉碎,筛选40~60目的木粉作为待测样品,放置于干燥器中遮光保存备用;第二步,将待测样品粉末在80℃条件下加热孵化30min;加热孵化主要是为了在样品进样前使其主要易挥发化学成分挥发出来,使所获取的结果更加稳定可靠。第三步,分别将含瘿瘤的降香黄檀和大果紫檀的待测样品置于顶空采样瓶后,置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样分析,初始温度50℃,保留时间1min后以10℃/min升温至300℃,保持10min;第四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化学工作站分析软件,获取各自总离子流图并进行分析,获得各自的主要特征峰及对应的保留时间,筛选出各自保留时间出峰稳定且相对峰面积大于1.0%的峰作为其各自识别特征峰,同时特征峰容易出现叠加的情况,当相邻保留时间大于0.1min时作为2个特征峰处理,否则当做同一特征峰,同时通过质谱库NIST2017和Wily10.0对各自的特征峰对应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匹配,获取各自的特征性化学成分;第五步,通过对含瘿瘤降香黄檀木材样品粉末反复试验,获取其相对稳定的特征峰的保留时间及其对应特征峰面积作为其主要识别特征,对其他待测木材与其进行相关性和特征成分对比分析,当相关系数大于0.900或其主要化学成分一致时,认为其为含瘿瘤降香黄檀木材,该方法可实现对含瘿瘤木材鉴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在第三步中,色谱条件为AglientCP-Sil8CB为分离色谱柱,其尺寸为30m*0.25mm*0.50μm,长度×内径×涂层厚度;载气及流速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含瘿瘤木材进行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使用去离子水将降香黄檀和大果紫檀试验材料表面灰尘去除干净,气干后用带锯机锯成小块置于粉碎机进行粉碎,筛选40~60目的木粉作为待测样品,放置于干燥器中遮光保存备用;/n第二步,将待测样品粉末在80℃条件下加热孵化30min;/n第三步,分别将含瘿瘤的降香黄檀和大果紫檀的待测样品置于顶空采样瓶后,置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样分析,初始温度50℃,保留时间1min后以10℃/min升温至300℃,保持10min;/n第四步,获取各自总离子流图并进行分析,获得各自的主要特征峰及对应的保留时间,筛选出各自保留时间出峰稳定且相对峰面积大于1.0%的峰作为其各自识别特征峰,通过质谱库NIST2017和Wily10.0对各自的特征峰对应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匹配,获取各自的特征性化学成分;/n第五步,对含瘿瘤降香黄檀木材样品粉末反复试验,获取其相对稳定的特征峰的保留时间及其对应特征峰面积作为其主要识别特征,对其他待测木材与其进行相关性和特征成分对比分析,当相关系数大于0.900或其主要化学成分一致时,认为其为含瘿瘤降香黄檀木材,该方法可实现对含瘿瘤木材鉴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含瘿瘤木材进行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使用去离子水将降香黄檀和大果紫檀试验材料表面灰尘去除干净,气干后用带锯机锯成小块置于粉碎机进行粉碎,筛选40~60目的木粉作为待测样品,放置于干燥器中遮光保存备用;
第二步,将待测样品粉末在80℃条件下加热孵化30min;
第三步,分别将含瘿瘤的降香黄檀和大果紫檀的待测样品置于顶空采样瓶后,置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样分析,初始温度50℃,保留时间1min后以10℃/min升温至300℃,保持10min;
第四步,获取各自总离子流图并进行分析,获得各自的主要特征峰及对应的保留时间,筛选出各自保留时间出峰稳定且相对峰面积大于1.0%的峰作为其各自识别特征峰,通过质谱库NIST2017和Wily10.0对各自的特征峰对应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匹配,获取各自的特征性化学成分;
第五步,对含瘿瘤降香黄檀木材样品粉末反复试验,获取其相对稳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涛卓金勋张秋龙林龙郑承镇彭建泉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