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用的布线集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301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用的布线集线器,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的顶端与第二侧板的顶端通过盖板连接,盖板与第二侧板通过若干铰链连接,第一侧板的顶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为底端开口的空腔结构,盖板的底端一侧设有与连接块相配合的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的一侧与盖板远离铰链的一侧相连通,连接块的两侧对称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用的布线集线器,改变传统套管方式在线路故障时需要破管作业,以及带盖线槽的槽盖易脱落,维护时线体容易脱落的问题,可以便捷的打开盖板,进而对布线集线器中的电缆进行维护,其他线缆也不会松散出来,维护方便,省时省力。

A wiring hub for building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用的布线集线器
本技术涉及布线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用的布线集线器。
技术介绍
楼宇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楼宇智能化早已兴起,但在我国,楼宇智能化还是近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及时组织科研力量,根据目前的实际国情,研究楼宇智能化这一新课题,并承担了多项大型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任务,深受用户好评,在楼宇智能化施工时,为了网络联通需要布设若干电缆,在电缆井内铺设时为了线整洁一般采用套管或带盖线槽来约束线束,采用套管方式在线路故障时需要破管作业,比较麻烦且破坏后不能恢复原状,采用带盖线槽时,槽盖易于脱落,维护时开盖后线体容易脱落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用的布线集线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在电缆井内铺设时为了线整洁一般采用套管或带盖线槽来约束线束,采用套管方式在线路故障时需要破管作业,比较麻烦且破坏后不能恢复原状,采用带盖线槽时,槽盖易于脱落,维护时开盖后线体容易脱落出来的问题。<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用的布线集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2)的顶端与所述第二侧板(3)的顶端通过盖板(4)连接,所述盖板(4)与所述第二侧板(3)通过若干铰链(5)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的顶端设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为底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盖板(4)的底端一侧设有与所述连接块(6)相配合的第一卡槽(7),且所述第一卡槽(7)的一侧与所述盖板(4)远离所述铰链(5)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连接块(6)的两侧对称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与所述连接块(6)的内壁相连通,所述通孔(8)内贯穿设有活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用的布线集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2)的顶端与所述第二侧板(3)的顶端通过盖板(4)连接,所述盖板(4)与所述第二侧板(3)通过若干铰链(5)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的顶端设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为底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盖板(4)的底端一侧设有与所述连接块(6)相配合的第一卡槽(7),且所述第一卡槽(7)的一侧与所述盖板(4)远离所述铰链(5)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连接块(6)的两侧对称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与所述连接块(6)的内壁相连通,所述通孔(8)内贯穿设有活动杆(9),所述第一卡槽(7)的两侧内壁对称设有与所述活动杆(9)的一端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0),两个所述活动杆(9)之间通过位于所述连接块(6)空腔内的第一压缩弹簧(11)连接,所述活动杆(9)的顶端一侧设有位于所述连接块(6)空腔内的第一固定块(12),所述第一固定块(12)的底端设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14),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14)与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上的驱动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用的布线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顶端的滑槽(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力文叶鹏杰陈晓林小真
申请(专利权)人:福清市泰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