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线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线安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转线盒。
技术介绍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电线线路进行安装时,先在墙体上安装通线管,然后在通线管中通电线,这样能够对电线起到定位以及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但是,在设置的电线通过转角处时,通线管对转弯的电线无法实现全包裹,这样会有部分电线露在外面,这部分电线处于转弯处,长时间处于弯曲状态,另外,这部分电线裸露在外,被晒以及风吹、雨淋的情况较多,这时会使电线外层的保护套在较短的时间内老化,进而开裂,使内部的线暴露,会出现漏电的情况,遇到下雨或是有人不小心触碰会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线盒,能够对经过拐角处的电线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线盒,包括盒体、盖体、接线柱;盒体包括基板、侧挡板、端板;所述基板包括水平部和竖向部,在基板的两部分上分别开设有通孔;侧挡板呈L形,共有两块,固定在基板的两侧,与基板垂直设置;端板共两块,设置在侧挡板与基板形成的槽型结构的两端槽口处,在端板上设置有通线孔;盖体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盖体(2)、接线柱(3);盒体(1)包括基板(11)、侧挡板(12)、端板(13);所述基板(11)包括水平部和竖向部,在基板(11)的两部分上分别开设有通孔;侧挡板(12)呈L形,共有两块,固定在基板(11)的两侧,与基板(11)垂直设置;端板(13)共两块,设置在侧挡板(12)与基板(11)形成的槽型结构的两端槽口处,在端板(13)上设置有通线孔(131);盖体(2)可拆卸连接在盒体(1)的开口处,与盒体(1)组合形成一个封闭的L形盒;接线柱(3)固定在基板(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盖体(2)、接线柱(3);盒体(1)包括基板(11)、侧挡板(12)、端板(13);所述基板(11)包括水平部和竖向部,在基板(11)的两部分上分别开设有通孔;侧挡板(12)呈L形,共有两块,固定在基板(11)的两侧,与基板(11)垂直设置;端板(13)共两块,设置在侧挡板(12)与基板(11)形成的槽型结构的两端槽口处,在端板(13)上设置有通线孔(131);盖体(2)可拆卸连接在盒体(1)的开口处,与盒体(1)组合形成一个封闭的L形盒;接线柱(3)固定在基板(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12)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水平滑动槽(121)和竖向滑动槽(122),水平滑动槽(121)和竖向滑动槽(122)位于侧挡板(12)上远离基板(11)的一侧,竖向滑动槽(122)与水平滑动槽(121)在二者相交处连通;与基板(11)竖向部连接的所述端板(13)上开设有一个槽口;所述盖体(2)包括水平板(21)、竖向板(22);水平板(21)可插入水平滑动槽(121)中;竖向板(22)可插入竖向滑动槽(122)中;水平板(21)和竖向板(22)分别插入水平滑动槽(121)和竖向滑动槽(122)后,与盒体(1)组合形成一个封闭的L形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还包括插杆(23),所述水平板(2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套筒(211),所述竖向板(22)的下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套筒(221),将水平板(21)和竖向板(22)分别插入水平滑动槽(121)和竖向滑动槽(122)中后,第一固定套筒(211)轴线与第二固定套筒(221)轴线重合;所述插杆(23)可插入第一固定套筒(211)和第二固定套筒(2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支撑柱(4)、支撑环(5)、导向槽(6);所述支撑柱(4)固定在基板(11)上,支撑柱(4)分为两组,每组有多根,其中一组位于基板(11)竖向部上靠近端板(13)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邦新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