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控制装置上的组合接插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22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控制装置上的组合接插件,包括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和至少两个电容器,第一端子模组具有多个第一端子和通过塑胶成型工艺与多个第一端子成型为一体的第一注塑体,第二端子模组具有多个第二端子和通过塑胶成型工艺与多个第二端子成型为一体的第二注塑体,且第二注塑体还与第一注塑体一体连接;另外在第二注塑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陷部,该至少两个电容器分别对应的安装于该至少两个凹陷部中,且该至少两个电容器上的引脚还均分别对应与多个第二端子相连接。该组合接插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可有效减小电路板的尺寸,使得控制装置整体的组装更为合理、快捷和方便,还提升了控制装置的散热性能,提高了产品品质。

Combination connector applied to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控制装置上的组合接插件
本技术涉及接插件
,具体提供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发动机控制单元及起动发电机控制器上的组合接插件。
技术介绍
常规接插件多是根据功能设计成分体独立结构,而且常规接插件上的端子(或称为插针)形状多被设计成比较简单和规范的形状,如直条状等。由于常规接插件的上述特性,在目前的控制装置设计中,若干电子元器件都是独立安装于电路板上的,那么这就会造成控制装置的体积过大,不适于应用在微小型产品中,而且还会由于电子元器件排布较密集而造成散热效果差,对控制装置的使用品质及使用寿命造成影响。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控制装置上的组合接插件,其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成本低,既可有效减小电路板的尺寸,又使得控制装置整体的组装更为合理、快捷和方便,同时还提升了控制装置的散热性能,提高了产品品质。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控制装置上的组合接插件,包括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和至少两个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具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控制装置上的组合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模组(1)、第二端子模组(2)和至少两个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具有多个第一端子(10)和通过塑胶成型工艺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10)成型为一体的第一注塑体(11),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具有多个第二端子(20)和通过塑胶成型工艺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20)成型为一体的第二注塑体(21),且所述第二注塑体(21)还与所述第一注塑体(11)一体连接;/n另外在所述第二注塑体(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陷部(22),该至少两个电容器分别对应的安装于该至少两个凹陷部(22)中,且同时该至少两个电容器上的引脚还均分别对应与多个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控制装置上的组合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模组(1)、第二端子模组(2)和至少两个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具有多个第一端子(10)和通过塑胶成型工艺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10)成型为一体的第一注塑体(11),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具有多个第二端子(20)和通过塑胶成型工艺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20)成型为一体的第二注塑体(21),且所述第二注塑体(21)还与所述第一注塑体(11)一体连接;
另外在所述第二注塑体(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陷部(22),该至少两个电容器分别对应的安装于该至少两个凹陷部(22)中,且同时该至少两个电容器上的引脚还均分别对应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2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控制装置上的组合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体(11)具有呈相背布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一外侧面、以及呈相背布置的第一正面和第一背面,多个所述第一端子(10)的一端头均分别露出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以形成三相输入或输出接口;多个所述第一端子(10)的另一端头均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一内侧面外,以供与电路板焊接固连;
所述第二注塑体(21)具有呈相背布置的第二内侧面和第二外侧面、以及呈相背布置的第二正面和第二背面,多个所述第二端子(20)的一端头均分别露出于所述第二外侧面,以形成电源输入或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后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巩诚投资有限公司巩诚电装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