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单元及点阵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121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单元,包括辐射对流模块、风扇、开合门和壳体;辐射对流模块、风扇、自动开合门由下往上依次设置在壳体中;辐射对流模块用于接收空调系统的换热流体以向外部环境进行辐射换热;开合门与风扇联动控制;辐射对流模块上设有供空气流通的点阵小孔;通过辐射对流模块与风扇,换热单元具有辐射换热、对流换热、辐射对流换热三种换热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有若干换热单元构成的点阵空调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点阵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多种使用场景和人员需求,通过人工智能选择最优的工作模式,创造多个最舒适的差异化的微环境,可以同时满足房间内多人多场景舒适性要求,并且达到最优的节能效果。

Heat exchange unit and lattic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单元及点阵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单元及点阵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间空调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空调采用强对流换热的形式,会出现局部强烈的吹风感、换热不均匀的现象,气流组织差,人体舒适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冷量的利用效率低,造成能源的浪费。辐射制冷能够提供温度均匀性较好的舒适空间,但辐射制冷存在供冷速度慢和结露等难题,难以实现广泛推广。另外,无论是强对流换热还是辐射换热,目前的空调系统,由于进回风口的布置方式固定不能动态调节,导致其气流组织调节能力具有局限性,无法实现同一房间内差异化的分区气流组织控制,其冷却方式很难同时满足同一房间内不同人员个性化的热环境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点阵空调系统,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智能选择换热和通风方式,实现房间分区节能舒适控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换热单元,包括辐射对流模块、风扇、开合门和壳体;辐射对流模块、风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对流模块、风扇、开合门和壳体;辐射对流模块、风扇、自动开合门由下往上依次设置在壳体中;辐射对流模块用于接收空调系统的换热流体以向外部环境进行辐射换热;开合门与风扇联动控制,风扇工作时,开合门打开,风扇停止工作时,开合门关闭;辐射对流模块上还设置有供空气流通的点阵小孔;当辐射对流模块通入换热流体且风扇不工作时,换热单元处于辐射换热模式,当辐射对流模块通入换热流体且风扇工作时,换热单元处于辐射对流换热模式,当辐射对流模块未通入换热流体且风扇工作时,换热单元处于对流换热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对流模块、风扇、开合门和壳体;辐射对流模块、风扇、自动开合门由下往上依次设置在壳体中;辐射对流模块用于接收空调系统的换热流体以向外部环境进行辐射换热;开合门与风扇联动控制,风扇工作时,开合门打开,风扇停止工作时,开合门关闭;辐射对流模块上还设置有供空气流通的点阵小孔;当辐射对流模块通入换热流体且风扇不工作时,换热单元处于辐射换热模式,当辐射对流模块通入换热流体且风扇工作时,换热单元处于辐射对流换热模式,当辐射对流模块未通入换热流体且风扇工作时,换热单元处于对流换热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对流模块包括实心辐射板和固定在实心辐射板上的翅片管,所述实心辐射板正面设有若干供空气流通的点阵小孔,所述翅片管的出口或/和入口设置用于控制换热流体的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与实心辐射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翅片管以完全贯入、部分贯入或完全不贯入辐射板的形式固定在实心辐射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凯军张博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