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自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16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上方外壁通过铰链与上盖连接,所述上盖的上方外壁中心处镶嵌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右侧、箱体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把手,所述箱体的前侧外壁中心处开设有观测槽,且观测槽的内部镶嵌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下方、箱体的前侧左下方外壁上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旁侧安装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微型抽水泵、喷头、观测槽,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可对箱体的内部腔室进行补充清洗液的作用,同时微型抽水泵将清洗液通过喷水管抽入喷头内,而后喷头将对清洗件进行冲洗,同时整个清洗过程可通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到便于对其进行数据记录。

An automatic cleaning device for pin lead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自动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清洗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自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然而电子元器件在生产完成后并不能直接投入使用需要经过清洗和检测工作,而清洗工作时并不是采用水冲洗的方式其需要专业的设备并配合相对于的清洗剂进行。传统的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清洗装置具有以下不足之处其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翻动电子元器件才可达到完全清洗的问题,同时传统的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自动清洗装只采取浸泡的方式其表面污渍无法去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自动清洗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清洗装置其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翻动电子元器件才可达到完全清洗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自动清洗装只采取浸泡的方式其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上方外壁通过铰链(2)与上盖(3)连接,所述上盖(3)的上方外壁中心处镶嵌有控制器(4),且控制器(4)的右侧、箱体(1)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把手(5),所述箱体(1)的前侧外壁中心处开设有观测槽(6),且观测槽(6)的内部镶嵌有玻璃板(7),所述玻璃板(7)的下方、箱体(1)的前侧左下方外壁上安装有进水管(8),且进水管(8)的旁侧安装有出水管(9),所述上盖(3)的内壁中心处开设有滑槽(10),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的外壁上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上方外壁通过铰链(2)与上盖(3)连接,所述上盖(3)的上方外壁中心处镶嵌有控制器(4),且控制器(4)的右侧、箱体(1)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把手(5),所述箱体(1)的前侧外壁中心处开设有观测槽(6),且观测槽(6)的内部镶嵌有玻璃板(7),所述玻璃板(7)的下方、箱体(1)的前侧左下方外壁上安装有进水管(8),且进水管(8)的旁侧安装有出水管(9),所述上盖(3)的内壁中心处开设有滑槽(10),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的外壁上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块(11)通过固定槽(12)与限位架(13)的外壁配合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部底部内壁上安装有微型抽水泵(14),且微型抽水泵(14)的出水口上套接有喷水管(15),所述微型抽水泵(14)的右侧、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水机箱(16),且防水机箱(16)的内部安装有小型电机(17),所述小型电机(17)的转轴上套接有联动带(18),所述限位架(13)的内部镶嵌有转杆(19),且转杆(19)的外壁上套接有齿轮(20),所述转杆(19)的旁侧、限位架(13)的内壁上焊接有横杆(21),且横杆(21)的内部镶嵌有喷水管(15),且喷水管(15)的末端外壁上安装有喷头(22),所述转杆(19)的外壁上焊接有偶弹性柱(23),且弹性柱(23)的末端外壁上焊接有夹块(24),所述夹块(24)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接槽(25),且卡接槽(25)内设置有清洗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晋传彬丁绍平温从众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秉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