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09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钻挖施工管理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隧道施工的位置,利用红外探测仪、超前地质探测仪等对地质进行探测;利用盾构掘进设备进行钻挖;观察钻挖处的洞口;利用清土设备将钻挖时产生的渣土运走;利用测绘设备对钻挖的洞口进行测绘;利用支护施工设备对钻挖处的洞口内壁进行支护、注浆等;施工结束,生成报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利用红外探测仪、超前地质探测仪等设备对隧道钻挖处进行地质探测,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时测绘,确保隧道开挖的准确性,利用声光警报器提示移动端的施工人员执行相关信号,提高了管理平台在使用时的准确性与便利性。

A tunnel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钻挖施工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
技术介绍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在钻挖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许多领域,例如监控、钻挖、渣土处理等,由于这些领域综合在一起时较为复杂,故而在隧道施工时,需要先设定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以便PC端工作人员和移动端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等,以便移动端的工作人员对收到的信号实施正确的施工步骤。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隧道钻挖施工管理领域的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不能让移动端的工作人员更加快速和明了地了解一些来自PC端的施工状态命令,综上,现有的隧道钻挖施工管理领域的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大多还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隧道施工的位置,利用红外探测仪、超前地质探测仪等对地质进行探测;S2:利用盾构掘进设备进行钻挖;S3:观察钻挖处的洞口;S4:利用清土设备将钻挖时产生的渣土运走;S5:利用测绘设备对钻挖的洞口进行测绘;S6:利用支护施工设备对钻挖处的洞口内壁进行支护、注浆等;S7:施工结束,生成报表。更进一步地,所述S5步骤中的测绘包括洞口规格测绘和地面沉降监测。更进一步地,所述S5步骤中测绘到的数据利用计算机处理,并通过通讯传输设备传递,处理出的结果与计算机内的设定值不同时,则利用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更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中,肉眼观察或采用监控摄像头进行观察,若观察到钻挖的洞内有水,需要用除水设备将水抽出,再重复S2步骤。更进一步地,所述S4步骤中,利用吊运装置或小车将渣土运出。更进一步地,所述S1-S7步骤中,利用对讲设备实现PC端和移动端进行语言交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红外探测仪、超前地质探测仪等设备对隧道钻挖处进行地质探测,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时测绘,确保隧道开挖的准确性,利用声光警报器提示移动端的施工人员执行相关信号,直观明了,提高了整个施工的进度,且对讲设备的设置,可以便于PC端和移动端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信息交互、反馈,提高了管理平台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的是实施例1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的实施例1的施工设备集成的系统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的的实施例1的测绘设备集成的系统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的实施例2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隧道施工的位置,利用红外探测仪、超前地质探测仪等对地质进行探测;S2:利用盾构掘进设备进行钻挖;S3:观察钻挖处的洞口;S4:利用清土设备将钻挖时产生的渣土运走;S5:利用测绘设备对钻挖的洞口进行测绘;S6:利用支护施工设备对钻挖处的洞口内壁进行支护、注浆等;S7:施工结束,生成报表。其中,所述S5步骤中的测绘包括洞口规格测绘和地面沉降监测。其中,所述S5步骤中测绘到的数据利用计算机处理,并通过通讯传输设备传递,处理出的结果与计算机内的设定值不同时,则利用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其中,所述所述S3步骤中,肉眼观察或采用监控摄像头进行观察,若观察到钻挖的洞内有水,需要用除水设备将水抽出,再重复S2步骤。其中,所述所述S4步骤中,利用吊运装置或小车将渣土运出。利用红外探测仪、超前地质探测仪等设备对隧道钻挖处进行地质探测,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时测绘,确保隧道开挖的准确性,利用声光警报器提示移动端的施工人员执行相关信号,直观明了,提高了整个施工的进度。实施例2参照图4,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S1-S7步骤中,利用对讲设备实现PC端和移动端进行语言交流。对讲设备可以便于PC端和移动端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信息交互、反馈,提高了管理平台使用的便利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确定隧道施工的位置,利用红外探测仪、超前地质探测仪等对地质进行探测;/nS2:利用盾构掘进设备进行钻挖;/nS3:观察钻挖处的洞口;/nS4:利用清土设备将钻挖时产生的渣土运走;/nS5:利用测绘设备对钻挖的洞口进行测绘;/nS6:利用支护施工设备对钻挖处的洞口内壁进行支护、注浆等;/nS7:施工结束,生成报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隧道施工的位置,利用红外探测仪、超前地质探测仪等对地质进行探测;
S2:利用盾构掘进设备进行钻挖;
S3:观察钻挖处的洞口;
S4:利用清土设备将钻挖时产生的渣土运走;
S5:利用测绘设备对钻挖的洞口进行测绘;
S6:利用支护施工设备对钻挖处的洞口内壁进行支护、注浆等;
S7:施工结束,生成报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的测绘包括洞口规格测绘和地面沉降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鹏李洪林王东杰陈朋翟勇童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亚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