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05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包括:结构基层,在结构基层表层从里到外依次设有防潮层、绝热层、反射膜、第一金属网、加热管、第二金属网、填充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粘结层和饰面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便捷、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可满足装饰和使用功能的铺贴工艺,尤其是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从根本上杜绝了传统地暖区域饰面层铺贴工艺容易产生的空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现象,保证了工程质量,减少因返工带来的损失,同时提高人工效率,减少材料损耗。

A kind of fac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floor heating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修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采暖方式的节能、环保以及舒适性已成为现代采暖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取向。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以其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在材料质量、材料配比、施工工艺、养护等方面控制不到位,地暖铺贴系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空鼓、开裂、脱落、渗漏等质量通病,严重影响其装饰和使用功能。其中,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如下:1)石材耐热应力差、抗折强度低:地暖系统中存在温度梯度,使石材内部存在温度应力,当应力大于石材强度时,导致石材出现空鼓、开裂现象。2)找平层、填充层受热变形无法释放:在地暖升温过程中,找平层、填充层受热膨胀,当没有预留足够的收缩缝时,石材因互相挤压或基层开裂而导致开裂现象。3)填充层强度不够:填充层的强度无法抵消热应力及荷载,导致填充层开裂,进而使石材出现空鼓、开裂现象。4)地暖管排布不符合要求:地暖管排布间距不符合要求或不均匀,导致热量分布不均匀,使石材受热不均出现空鼓、开裂现象。5)防水材料选择不合适:使用的防水材料不耐高温而出现防水层开裂,导致渗漏水现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亟需一种施工便捷、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可满足装饰和使用功能的铺贴工艺,尤其是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从根本上杜绝了传统地暖区域饰面层铺贴工艺容易产生的空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现象,保证了工程质量,减少因返工带来的损失,同时提高人工效率,减少材料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施工便捷、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可满足装饰和使用功能的铺贴工艺,尤其是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从根本上杜绝了传统地暖区域饰面层铺贴工艺容易产生的空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现象,保证了工程质量,减少因返工带来的损失,同时提高人工效率,减少材料损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包括:结构基层,在结构基层上从里到外依次设有防潮层、绝热层、反射膜、第一金属网、加热管、第二金属网、填充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粘结层和饰面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便捷、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可满足装饰和使用功能的铺贴工艺,尤其是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从根本上杜绝了传统地暖区域饰面层铺贴工艺容易产生的空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现象,保证了工程质量,减少因返工带来的损失,同时提高人工效率,减少材料损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饰面层通过饰面板连接组成,所述饰面板之间设有板缝,所述板缝计算公式如下:L=4×£×(T1-T2)×Lmax;L:板缝大小,£:热膨胀系数,T1:施工区域全年最高气温,T2:施工区域环境气温,Lmax:饰面板最大长度。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填充层上设有伸缩缝,所述饰面层上设有伸缩缝,所述填充层上的伸缩缝与所述饰面层上的伸缩缝相通。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饰面层覆盖有渗透型防护剂层。作为优选的方案,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第一道防水层和第二道防水层,所述第一道防水层设置于结构基层表面上,所述第二道防水层设置于所述填充层表面上。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道防水层沿墙上翻并与所述第一道防水层搭接。作为优选的方案,包括:阴阳角,在阴阳角上依次设有第一防水涂料层、增强布和至少一层以上的第二防水涂料层。作为优选的方案,包括:止水坎,所述加热管穿过所述止水坎的外侧设有柔性套管,所述柔性套管与所述加热管之间通过聚氨酯密封胶或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中的任一项嵌填密实。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板缝槽内通过柔性密封剂嵌填密实。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伸缩缝通过硅烷改性密封胶或成品伸缩缝条中的任一项嵌填密实。作为优选的方案,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地暖层施工,所述地暖施工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01结构基层处理,S102防潮层铺设,S103绝热层铺设,S104反射膜铺设,S105金属网铺设,S106加热管敷设,S107填充层施工;S2防水层施工,所述防水层施工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201涉水区域进行防水层施工,第一道防水层设置于结构基层表面上,第二道防水层设置于填充层表面上,S202第二道防水层沿墙上翻并与第一道防水层搭接;S203在阴阳角上均匀地涂刷防水涂料并粘贴增强布进行增强处理,表面再涂刷1~2层防水涂料;S204加热管穿止水坎,穿止水坎的加热管外侧需预埋柔性套管,柔性套管与加热管间采用聚氨酯密封胶或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嵌填密实;S205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进行水泥砂浆找平施工;S3饰面层铺贴,所述饰面层铺贴包括以下铺贴步骤:S301饰面板防护,S302粘结剂配置,S303湿区饰面板铺贴,S304干区饰面板铺贴,S305板缝处理,S306伸缩缝处理。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潮层铺设采用2~3mm厚IXPE、XPE薄膜或塑料薄膜搭接设置,搭接宽度为100~150mm。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绝热层铺设采用10~20mm厚XPS挤塑式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通过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为20~25mm。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道防水层采用1.5~2.0mm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第二道防水层采用1.5~2.0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的结构图;其中:1.结构基层,2.防潮层,3.绝热层,4.反射膜,5.第一金属网,6.加热管,7.第二金属网,8.填充层,9.水泥砂浆找平层,10.粘结层,11.饰面层,12.板缝,13.伸缩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包括:结构基层1,在结构基层1上从里到外依次设有防潮层2、绝热层3、反射膜4、第一金属网5、加热管6、第二金属网7、填充层8、水泥砂浆找平层9、粘结层10和饰面层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便捷、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可满足装饰和使用功能的铺贴工艺,尤其是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从根本上杜绝了传统地暖区域饰面层铺贴工艺容易产生的空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现象,保证了工程质量,减少因返工带来的损失,同时提高人工效率,减少材料损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饰面层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基层,在结构基层上从里到外依次设有防潮层、绝热层、反射膜、第一金属网、加热管、第二金属网、填充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粘结层和饰面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基层,在结构基层上从里到外依次设有防潮层、绝热层、反射膜、第一金属网、加热管、第二金属网、填充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粘结层和饰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层通过饰面板连接组成,所述饰面板之间设有板缝,所述板缝计算公式如下:
L=4×£×(T1-T2)×Lmax;
L:板缝大小,£:热膨胀系数,T1:施工区域全年最高气温,T2:施工区域环境气温,Lmax:饰面板最大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上设有伸缩缝,所述饰面层上设有伸缩缝,所述填充层上的伸缩缝与所述饰面层上的伸缩缝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层覆盖有渗透型防护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第一道防水层和第二道防水层,所述第一道防水层设置于结构基层表面上,所述第二道防水层设置于所述填充层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防水层沿墙上翻并与所述第一道防水层搭接。


7.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地暖层施工,所述地暖施工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01结构基层处理,S102防潮层铺设,S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黎喆耿玉晓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