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水的金属屋面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047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组合屋顶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渗水的金属屋面及其施工方法。一种防渗水的金属屋面,包括金属屋面板(1),其特征是:还包括下托板(21)、中托板(22)、上托板(23)、托管(3)、下螺钉(41)、中螺钉(41)、上螺钉(43)、保温层(5)、防火板(6)、防水层(7)和密封垫(8),下托板(21)以平顶贴合在金属屋面板(1)下平面的下部;中托板(22)以平顶贴合在防火板(6)的底面上;上托板(23)以下底板贴合在防水层(7)上。一种防渗水的金属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①固定下部;②固定中部;③固定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便,取材容易,防水效果好。

Waterproof metal roof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渗水的金属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屋顶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渗水的金属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工业厂房、体育场馆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结构建筑。在钢结构建筑中,屋盖形式大多为金属屋面板,而且形式格式各样,防水屏障做不好,就会导致后期出现室内漏水的现象,如何做好防水屏障,是金属屋面行业乃至防水卷材行业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取材容易、防水效果好的屋顶设施,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水的金属屋面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防渗水的金属屋面,包括金属屋面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下托板、中托板、上托板、托管、下螺钉、中螺钉、上螺钉、保温层、防火板、防水层和密封垫,下托板的横截面为门字形,中托板的横截面为几字形,上托板的横截面为Z字形;下托板以敞口向下并以平顶贴合在金属屋面板下平面的下部,托管的横截面为口字形,托管嵌在金属屋面板内且托管以一个底面贴合在金属屋面板下平面的上部,托管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水的金属屋面,包括金属屋面板(1),其特征是:还包括下托板(21)、中托板(22)、上托板(23)、托管(3)、下螺钉(41)、中螺钉(41)、上螺钉(43)、保温层(5)、防火板(6)、防水层(7)和密封垫(8),/n下托板(21)的横截面为门字形,中托板(22)的横截面为几字形,上托板(23)的横截面为Z字形;/n下托板(21)以敞口向下并以平顶贴合在金属屋面板(1)下平面的下部,托管(3)的横截面为口字形,托管(3)嵌在金属屋面板(1)内且托管(3)以一个底面贴合在金属屋面板(1)下平面的上部,托管(3)正对下托板(21),下螺钉(41)至少有两排,每排下螺钉(41)分别沿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水的金属屋面,包括金属屋面板(1),其特征是:还包括下托板(21)、中托板(22)、上托板(23)、托管(3)、下螺钉(41)、中螺钉(41)、上螺钉(43)、保温层(5)、防火板(6)、防水层(7)和密封垫(8),
下托板(21)的横截面为门字形,中托板(22)的横截面为几字形,上托板(23)的横截面为Z字形;
下托板(21)以敞口向下并以平顶贴合在金属屋面板(1)下平面的下部,托管(3)的横截面为口字形,托管(3)嵌在金属屋面板(1)内且托管(3)以一个底面贴合在金属屋面板(1)下平面的上部,托管(3)正对下托板(21),下螺钉(41)至少有两排,每排下螺钉(41)分别沿托管(3)的轴线依次设置,下螺钉(41)依次穿过托管(3)的底面、金属屋面板(1)的下平面和下托板(21)的平顶并将这三者紧固连接;
金属屋面板(1)上平面的上部贴覆保温层(5),保温层(5)上贴覆防火板(6),中托板(22)以敞口向下并以平顶嵌入保温层(5)内后贴合在防火板(6)的底面上,中托板(22)正对托管(3),中螺钉(42)有两排,两排中螺钉(42)分别沿托管(3)的轴线依次设置且分别设于中托板(22)两侧的水平板上,中螺钉(42)依次穿过中托板(22)的水平板和托管(3)的顶面并将这两者紧固连接;
防火板(6)上贴覆防水层(7),上托板(23)以下底板贴合在防水层(7)上,上托板(23)正对中托板(22),上螺钉(43)有一排,上螺钉(43)沿中托板(22)的轴线依次设置,上螺钉(43)依次穿过上托板(23)的下底板、防水层(7)、防火板(6)和中托板(22)的平顶并将这四者紧固连接,上螺钉(43)的螺帽和上托板(23)的下底板之间、上托板(23)的下底板和防水层(7)之间都嵌有密封垫(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水的金属屋面,其特征是:下托板(21)、中托板(22)和上托板(23)这三者都选用厚度不小于2.5mm的镀锌钢板轧制而成,保温层(5)用岩棉板铺设构成且厚度不小于50mm,防火板(6)选用玻镁板,防水层(7)选用PET膜自粘沥青卷材且厚度不小于1.5mm。


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圆林小峰张卓阳任万武苏贤东姚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