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04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结构,包括:工字钢,属于屋顶基础的一部分;反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工字钢的下方,通过多个梁夹与所述工字钢可拆卸地连接;以及吊顶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反支撑组件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吊顶结构,反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工字钢的下方,通过多个梁夹与工字钢可拆卸地连接,吊顶反向支撑施工不采用高空焊接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安装质量及效率,避免了火灾隐患。同时,避免了焊接破坏工字钢的结构强度;解决了传统的反支撑组件施工慢的问题。

Cei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顶棚
,尤其是一种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目前公共建筑空间的多维变化,吊顶内设备逐渐增加,吊顶工程空间的跨度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大宽度大空间的室内吊顶工程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吊顶以上空间的高度在3m-5m时,往往通过加长吊顶的吊杆长度来适应大空间,由于吊杆主要是起承受垂直吊挂在其下的吊顶龙骨、面板及轻型灯具设备的重力作用,在垂直方向上承受向下的重力,但存在以下缺陷:当吊顶面板因受外力作用,或室内产生的负压导致面板承受从下往上的推力,由于吊杆长度过长,稳定性欠佳,难以抵消该推力,长久以往将导致天花结构失衡。《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第六章吊顶工程6.1.11条规定:当吊杆长度大于1.5m时,应设置反支撑。传统的吊顶反向支撑施工采用高空焊接的连接方式,施工耗时长焊接质量不易保证且效率低,又存在火灾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顶结构,吊顶反向支撑施工不采用高空焊接的连接方式,提高安装质量及效率,避免火灾隐患。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结构,包括:工字钢,属于屋顶基础的一部分;反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工字钢的下方,通过多个梁夹与所述工字钢可拆卸地连接;以及吊顶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反支撑组件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反支撑组件包括多根竖向角钢,每一根所述竖向角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横向角钢,所述横向角钢位于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的下方,并通过梁夹与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角钢的两端分别有一个所述梁夹,两个所述梁夹分别固定于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角钢与所述梁夹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梁夹为虎口夹。进一步地,所述竖向角钢与所述横向角钢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竖向角钢和所述横向角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竖向角钢和/或所述横向角钢上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腰形孔连接所述竖向角钢和所述横向角钢。进一步地,相邻两根所述竖向角钢之间设置有斜撑杆,斜撑于相邻两根所述竖向角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杆为角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吊顶结构,反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工字钢的下方,通过多个梁夹与工字钢可拆卸地连接,吊顶反向支撑施工不采用高空焊接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安装质量及效率,避免了火灾隐患。同时,避免了焊接破坏工字钢的结构强度;解决了传统的反支撑组件施工慢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吊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视图A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中,100.工字钢,200.反支撑组件,201.竖向角钢,202.梁夹,203.横向角钢,204.螺栓,205.斜撑杆,300.吊顶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一种吊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工字钢100,属于屋顶基础的一部分;反支撑组件200,位于工字钢100的下方,通过多个梁夹202与工字钢100可拆卸地连接,梁夹202用于夹持工字钢100,为现有技术,例如虎口夹;以及吊顶组件300,固定连接于所述反支撑组件200的下方,包括吊杆、主龙骨和面板等等。反支撑组件200位于所述工字钢的下方,通过多个梁夹202与工字钢100可拆卸地连接,吊顶反向支撑施工不采用高空焊接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安装质量及效率,避免了火灾隐患。同时,避免了焊接破坏工字钢100的结构强度;解决了传统的反支撑组件施工慢的问题。具体地,反支撑组件200包括多根竖向角钢201,每一根竖向角钢2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横向角钢203,横向角钢203位于工字钢100的下翼缘的下方,并通过梁夹202与工字钢100的下翼缘可拆卸地连接。横向角钢203的两端分别有一个梁夹202,两个梁夹202分别固定于工字钢100的下翼缘的两侧。两个梁夹202对称地安装于工字钢100的两侧,可以使得受力更平稳。为方便安装横向角钢203和梁夹202,横向角钢203与梁夹202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竖向角钢201与横向角钢203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反支撑组件200时,先将所有横向角钢203固定至工字钢100上,再将竖向角钢201固定至横向角钢203上。具体地,竖向角钢201和横向角钢203之间通过螺栓204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为方便调整竖向角钢201和横向角钢203之间的相对位置,竖向角钢201和/或横向角钢203上开设有腰形孔(图未示),螺栓204穿过腰形孔连接竖向角钢201和横向角钢203。和/或的意思为:竖向角钢201上开设有腰形孔、横向角钢203上开设有腰形孔或者竖向角钢201和横向角钢203上均开设有腰形孔。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振动荷载的情况,反支撑组件200用角钢斜撑加强,即相邻两根竖向角钢201之间设置有斜撑杆205,斜撑杆205为角钢。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字钢,属于屋顶基础的一部分;/n反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工字钢的下方,通过多个梁夹与所述工字钢可拆卸地连接;/n以及吊顶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反支撑组件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字钢,属于屋顶基础的一部分;
反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工字钢的下方,通过多个梁夹与所述工字钢可拆卸地连接;
以及吊顶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反支撑组件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支撑组件包括多根竖向角钢,每一根所述竖向角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横向角钢,所述横向角钢位于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的下方,并通过梁夹与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可拆卸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角钢的两端分别有一个所述梁夹,两个所述梁夹分别固定于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角钢与所述梁夹之间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密闵立华唐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