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展开式的集装箱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033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展开式的集装箱房屋,包括:集装箱房屋刚性立柱、可移动立柱、刚性顶梁、刚性底梁、刚性屋盖板、刚性底板、可展开屋盖板、可折叠底板、长边侧墙板、短边侧墙板、可展开机构Ⅰ、内置墙板、顶部角件、底座角件、电动推杆和伸缩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展开式的集装箱房屋,能够在扩大集装箱居住空间的同时,保持较小的运输体积。

A kind of expandable container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展开式的集装箱房屋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
,尤其是一种可展开式的集装箱房屋。
技术介绍
集装箱房屋是一种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的建筑产品,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性、实用性与环保性逐渐获得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应用和关注。早期的集装箱房屋,一般是将二手集装箱应用于临时性活动场所,如油田矿山、战地、灾后房屋破损地区等,搭建成低层房屋建筑。目前,国内外的集装箱建筑多为用二手集装箱改造的低层集装箱临时住房、展厅、酒吧、商店等。国内的集装箱房屋主要分为整体集装箱和装配式集装箱房屋。整体式集装箱房屋与传统集装箱类似,整体运输,箱内一般以完成装修。装配式集装箱房屋则将梁柱墙板等构件分别运输,现场进行拼装。然而,目前的集装箱房屋仍然面临一些技术和设计问题:(1)对于整体集装箱,一般由标准集装箱改造,采用标准集装箱尺寸。其空间相对较小,如需扩大体积,需要将多个集装箱组合并进行二次装修;箱体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空间,从而使运输效率低下,运输费用提高。集装箱房屋多为临时性建筑,运输难度将会增加使用成本。(2)对于装配式集装箱房屋,虽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展开式的集装箱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房屋刚性立柱(1)、可移动立柱(2)、刚性顶梁(3)、刚性底梁(4)、刚性屋盖板(5)、刚性底板(6)、可展开屋盖板(7)、可折叠底板(8)、长边侧墙板(9)、短边侧墙板(10)、可展开机构Ⅰ(11)、内置墙板(12)、顶部角件(13)、底座角件(14)、电动推杆(15)和伸缩底座(16);/n刚性立柱(1)、刚性顶梁(3)、刚性底梁(4)、长边侧墙板(9)、短边侧墙板(10)、刚性屋盖板(5)组成房屋核心,其中刚性立柱(1)与刚性顶梁(3)通过顶部角件(13)焊接连接,与刚性底梁(4)直接焊接连接,长边侧墙板(9)、短边侧墙板(10)、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展开式的集装箱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房屋刚性立柱(1)、可移动立柱(2)、刚性顶梁(3)、刚性底梁(4)、刚性屋盖板(5)、刚性底板(6)、可展开屋盖板(7)、可折叠底板(8)、长边侧墙板(9)、短边侧墙板(10)、可展开机构Ⅰ(11)、内置墙板(12)、顶部角件(13)、底座角件(14)、电动推杆(15)和伸缩底座(16);
刚性立柱(1)、刚性顶梁(3)、刚性底梁(4)、长边侧墙板(9)、短边侧墙板(10)、刚性屋盖板(5)组成房屋核心,其中刚性立柱(1)与刚性顶梁(3)通过顶部角件(13)焊接连接,与刚性底梁(4)直接焊接连接,长边侧墙板(9)、短边侧墙板(10)、刚性屋盖板(5)、刚性底板(6)同样采用焊接嵌于边框之中,底座角件(14)焊接于刚性底梁(4)下侧,刚性立柱(1)和可移动立柱(2)通过可展开机构Ⅰ(11)连接,可展开屋盖板(7)与刚性顶梁(3)连接,并设有电动推杆(15),可折叠底板(8)与刚性底梁(4)铰接,内置墙板(12)与刚性立柱(1)铰接,可展开屋盖板(7)未展开时覆盖于集装箱长边侧墙板(9)上,展开时通过电动推杆(15)向上翻起,作为展开空间的上屋盖板,集装箱长边侧墙板(9)设置有窗户,其边缘设置可移动立柱(2),集装箱短边侧墙板(10)设置有防盗门,墙体两侧设有刚性立柱(1),内置墙板(12)未展开时折叠与集装箱内,通过转轴与刚性立柱(1)相连,可外翻形成展开空间的外墙板,可折叠底板(8)中线设置转轴,可沿中线折叠,两端分别铰接于刚性底梁(4)和长边侧墙板(9),可折叠垂直放于箱体内,也可向两侧展开作为底板,可移动立柱(2)内部设置有伸缩底座(16),底座可以通过液压装置伸长缩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开式的集装箱房屋,其特征在于,可展开机构Ⅰ(11)装置采用6种刚性杆件通过铰接连接,其中可展开机构Ⅰa杆(11.1)和可展开机构Ⅰc杆(11.3)在连接处铰接,可展开机构Ⅰb杆(11.2)和可展开机构Ⅰd杆(11.4)在连接处铰接,可展开机构Ⅰc杆(11.3)和可展开机构Ⅰd杆(11.4)两端铰接,可展开机构Ⅰa杆(11.1)和可展开机构Ⅰb杆(11.2)两端铰接,可展开机构Ⅰa杆(11.1)、可展开机构Ⅰd杆(11.4)、可展开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若强刘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亦南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