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拦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拦污系统。
技术介绍
河道或水库中的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如植物残骸、垃圾等漂浮物,水利工程中的拦污栅主要用来阻拦这些漂浮物,避免泵站或电站中的机组因吸入漂浮物而遭受破坏。但是传统的拦污栅是一字型垂直于水流方向,整个拦污栅宽度是漂浮物打捞的范围,维护范围大。一般靠船舶打捞的方式,来清除浮物,清污方式不方便,效率低;且人站在船舶上打捞不利于保障人员的安全。另一种清污方式是使用回转式清污机,即在整个拦污面上全部布置电动回转式清污机,但在整个水面布置清污装置,又造成很大的浪费,对水流的过流影响大,过流能力差,且电能耗费量比较大。拦污设备装置采用何种构造可以使漂浮物集中到一起,并能自动回收打捞漂浮物,且节省电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1821272667.7公开了一种拦污系统,包括位于河道中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河道中的水由前向后流动,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之间具有拦污通道,拦污通道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拦污系统还包括清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可控式拦污栅栏(1)、第二可控式拦污栅栏(2)、普通式拦污栅栏(3)、清污传送装置(4)、减速装置(5)、水车动力装置(6)、运输传送带(7)、水流速传感器(8)和信息处理器,第一可控式拦污栅栏(1)和第二可控式栅栏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在河道中,第一可控式拦污栅栏(1)和第二可控式栅栏呈一定角度设置朝向河道上游形成沿左右方向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的拦污通道,清污传送装置(4)的入料端设置在拦污通道的出口处,运输传送装置的入料端设置在清污传送装置(4)的出料端,运输传送装置的出料端设置在河堤上的垃圾收集处,普通式拦污栅栏(3)设置在清污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河道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可控式拦污栅栏(1)、第二可控式拦污栅栏(2)、普通式拦污栅栏(3)、清污传送装置(4)、减速装置(5)、水车动力装置(6)、运输传送带(7)、水流速传感器(8)和信息处理器,第一可控式拦污栅栏(1)和第二可控式栅栏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在河道中,第一可控式拦污栅栏(1)和第二可控式栅栏呈一定角度设置朝向河道上游形成沿左右方向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的拦污通道,清污传送装置(4)的入料端设置在拦污通道的出口处,运输传送装置的入料端设置在清污传送装置(4)的出料端,运输传送装置的出料端设置在河堤上的垃圾收集处,普通式拦污栅栏(3)设置在清污传送装置(4)两侧且抵接在排污通道的出口处,水车动力装置(6)设置在清污传送装置(4)两端,水车动力装置(6)与清污传送装置(4)通过减速装置(5)传动连接,水流传感器设置在河堤上且工作端朝向水面,第一可控式拦污栅栏(1)、第二可控式拦污栅栏(2)和水流传感器均与信息处理器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可控式拦污栅栏(1)包括有拦污栅架(1a)、第一栅条(1b)、第二栅条(1c)、固定盒(1d)、连杆(1e)、连接板(1f)、滑动装置(1g)和电动推杆(1h),拦污栅架(1a)上下支架框上均设置有沿轴向均匀排列的转孔(1a1)和第一滑槽(1a2),第一滑动槽位于转孔(1a1)一侧,滑动装置(1g)同轴向固定设置在拦污栅架(1a)的上下支架框上,固定盒(1d)安装在拦污栅架(1a)的顶端,固定盒(1d)内部底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投影与第一滑槽(1a2)重合的第二滑槽(1d2),固定盒(1d)内部还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投影与转孔(1a1)轴线重合的第一固定轴(1d1),固定盒(1d)内部还设置有沿轴向均匀排列的第二固定轴(1d3),第一栅条(1b)两端同轴设置在转孔(1a1)中,第二栅条(1c)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槽(1a2)中,第二栅条(1c)顶端贯穿滑动装置(1g)和第二滑槽(1d2)滑动连接,连杆(1e)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栅条(1c)顶端和第一固定轴(1d1)铰接,连接板(1f)底端设置有沿轴向均匀排列的第三固定轴(1f1),连接板(1f)侧面设置有沿轴向均匀排列的铰接座(1f2),连接板(1f)通过第三固定轴(1f1)与连杆(1e)中心位置铰接,电动推杆(1h)底端与第二固定轴(1d3)铰接,电动推杆(1h)的工作端与铰接座(1f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f)底端还设置有支撑板(1f3),支撑板(1f3)位于铰接座(1f2)底端,工作状态时,电动推杆(1h)与支撑板(1f3)间隙滑动。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艳,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奇异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