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升降的低流速港池水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003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由升降的低流速港池水力发电装置,涉及水利发电机械技术领域。一种可自由升降的低流速港池水力发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架空直立式码头下方的方形支撑框架内的钢管桩、若干动力臂、若干发电组件和浮筒。所述钢管桩穿过方形支撑框架并固定在河底,钢管桩的上端与方形支撑框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浮筒套设在钢管桩上,且可在沿钢管桩作上下浮动。所述浮筒的外侧连接有若干动力臂,动力臂的端部连接有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安装有发电元件和螺旋桨。工作时,所述动力臂和浮筒受浮力作用漂浮在水面上,若干螺旋桨在低速水流冲击作用下进行转动,发电元件通过螺旋桨的动能进行发电,并将电能储存至储电箱,储电箱的电能供岸电使用。

A kind of hydropower plant with low flow rate and free li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升降的低流速港池水力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发电机械
,具体是一种可自由升降的低流速港池水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设黄金水道、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内河航道等级进一步提升,目前5000吨及以上大型船舶逐渐成为货运主力船型,而大型船舶靠系港区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目前港口能源供给主要以柴油、传统火电、天然气为主,但污染物排放量大,而岸桥、岸电等电缆牵线对港区环境影响大,特别是三峡坝区,山区河流港口码头作为内河码头重要组成部分,码头运行中面临大流速(水流流速>3.0m/s)、大水深(水深度>20m)及大水位差(水位差>30m)等复杂水文条件,其垂直水位落差大、电缆展放长度长、操作难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严重影响港口岸电的推广应用。因此,亟需研发出一种能很好利用复杂的水流环境、为港口提供岸电的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低流速港池中进行水力发电的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自由升降的低流速港池水力发电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升降的低流速港池水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架空直立式码头下方的钢管桩(2)、若干动力臂(3)、若干发电组件(4)和浮筒(8),制作动力臂(3)和浮筒(8)所用的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密度;/n所述架空直立式码头下端连接有若干方形支撑框架(1),方形支撑框架(1)包括上层矩形框和下层矩形框,上层矩形框和下层矩形框通过四根立柱连接为一体;/n所述钢管桩(2)的下端固定在河底(5)内,上端穿过方形支撑框架(1);/n所述钢管桩(2)的上端固定套设有圆环(6),圆环(6)的侧壁上连接有两根固定撑杆(7),这两根固定撑杆(7)分别与上层矩形框不相邻的两条边连接;/n所述浮筒(8)上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升降的低流速港池水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架空直立式码头下方的钢管桩(2)、若干动力臂(3)、若干发电组件(4)和浮筒(8),制作动力臂(3)和浮筒(8)所用的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密度;
所述架空直立式码头下端连接有若干方形支撑框架(1),方形支撑框架(1)包括上层矩形框和下层矩形框,上层矩形框和下层矩形框通过四根立柱连接为一体;
所述钢管桩(2)的下端固定在河底(5)内,上端穿过方形支撑框架(1);
所述钢管桩(2)的上端固定套设有圆环(6),圆环(6)的侧壁上连接有两根固定撑杆(7),这两根固定撑杆(7)分别与上层矩形框不相邻的两条边连接;
所述浮筒(8)上设置有供钢管桩(2)穿过的圆形桩孔,圆形桩孔与浮筒(8)同轴;所述浮筒(8)通过圆形桩孔套设在钢管桩(2)上,钢管桩(2)与圆形桩孔之间存在间隙,浮筒(8)沿钢管桩(2)作上下浮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维朱晨浩阿比尔的张洁梁越余奎丛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