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088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包括一个箱体,箱体内容纳有介质,所述介质内埋设有桩基,桩基内部布设有螺旋换热管,所述介质中还布设有热敏元件,所述螺旋换热管与介质外部的一个水循环系统连通,所述水循环系统用于向螺旋换热管供给不同温度的循环水,所述水循环系统中设置有流量计和温度计。通过冷水环路和热水环路分别与螺旋换热管连接,从而将桩基作为整体式的换热元件,循环水在土壤截止内吸收或放出热量后,通过流量计和温度计对其流量和换热前后的温度进行监控,得出能量桩一段时间的换热性能。

An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testing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energy p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系统因其节能环保的优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该系统由地埋管换热器、热泵机组和末端设备组成。传统的钻孔地埋管换热器因其初投资高及占用地面面积,成为制约地源热泵发展的不利因素。近几年,一种新颖的地埋管换热器被提出,即桩基埋管换热器,又称之为能量桩。建筑物由若干桩基支撑,桩基的深度通常在十几米至几十米之间,利用桩基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制作,由于桩基的直径明显大于钻孔,故与钻孔埋设U型管的方式不同,可将螺旋换热管设置于桩基内部,充分利用桩基内部的空间,换热管通常可固定于钢筋笼上,从而构成了能量桩。能量桩的换热率,即沿深度方向平均每米桩基埋管的换热量要远高于钻孔埋管。利用能量桩技术可在夏季和冬季从地下分别实现散热和吸热,承担了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和热负荷;由于桩基的数量有限,许多时候仅靠能量桩无法满足建筑物的制冷或供热需求,剩下的负荷可由钻孔埋管承担。能量桩的使用,降低了系统的初投资及减少了钻孔埋管的占地面积。能量桩换热过程中,热量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箱体和水循环系统,箱体内容纳有介质,所述介质用于埋设待测试的能量桩,所述介质中还布设有热敏元件,所述水循环系统用于与能量桩内部的螺旋换热管连通,所述水循环系统用于向螺旋换热管供给不同温度的循环水,所述水循环系统中设置有流量计和温度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箱体和水循环系统,箱体内容纳有介质,所述介质用于埋设待测试的能量桩,所述介质中还布设有热敏元件,所述水循环系统用于与能量桩内部的螺旋换热管连通,所述水循环系统用于向螺旋换热管供给不同温度的循环水,所述水循环系统中设置有流量计和温度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为土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元件布置在能量桩周围的介质中,用于检测能量桩周围介质的温度变化情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包括冷水环路和热水环路,冷水环路和热水环路之间不发生热交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环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螺旋换热管的两端连通,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热水环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螺旋换热管的两端连通,形成闭合回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时刻,冷水环路和热水环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科张林华崔萍侯幸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