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82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将背光板靠在竖板上,根据背光板宽度滑动滑杆位置,然后滑动夹板夹住背光板即可,方便使用,可以对不同型号的背光板进行夹持固定,适用范围广;滑块对滑杆滑动起到支撑导向的作用,滚轮使滑块的滑动更加顺滑,便于滑杆的滑动,阻尼垫可以增大竖板与固定螺帽之间摩擦力,便于对滑杆进行固定;通过控制电路进行电流控制,进行点灯等的验证,先用低电流驱动背光板进行检测,然后再用正常电流驱动背光板来检测,通过控制电路进行电流的控制,从而查看背光板是否存在不良之处;代替人工对背光板进行低电流、点灯画面,省时省力,提高检测效率。

A backlight light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高速发展,已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众所周知,液晶无法自主发光,因此需利用背光源来使显示器发光,而背光源性能的优劣更是会直接影响到LCD的显像品质,背光源为显示屏的主要组件,主要为液晶面板提供均匀、高亮度的光源。背光源是由光源、导光板、反射片、扩散片、增光膜等结合而成。背光源模组组装完成后,需要对产品在检测,包括电流检验、点灯画面检测以及按压刮板检测,现有的检测方式采用每个程序经过不同的检验人员分次对其进行检测,完成一个产品的检测就需要多名操作人员,费时的同时,检测效率低下。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背光源检测采用人工进行,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中,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背光模组的平台面,所述平台面内嵌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载台,所述产品载台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背光板的治具,所述产品载台内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可控制背光板点亮。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治具包括固定在产品载台上的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贯穿设有横向的活动开口,所述活动开口内滑动安装有两组滑杆,所述滑杆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滑动安装有夹板,所述滑杆的后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帽与固定板分别处于竖板的两面,所述竖板的背面可拆卸安装有阻尼垫,所述固定螺帽的内端面与阻尼垫紧密接触。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滑杆上一体成型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设在活动开口中。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滑块内可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活动开口的上下壁均嵌入设有滑槽,所述滚轮滚动卡设在滑槽中。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嵌入设有凹槽,所述夹板的一端滑动卡设在凹槽内,所述夹板上贯穿插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与凹槽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底部套有弹簧,所述弹簧卡设在凹槽内。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底板下方设置有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垂直设置有一旋转座,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通过一连接球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内,所述支撑底板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连接球在所述旋转座内进行角度旋转。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电路还包括可控硅、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光耦合器、电容和第二电阻,光耦合器和第二电阻串联连接后与可控硅的发射极和电容连接,电容通过线路分别与可控硅的基极、光耦合器连接,可控硅的基极与电容之间还设有第四电阻,可控硅的集电极通过线路与光耦合器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容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线路连接至光耦合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与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可控硅、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通过线路与输入端连接,光耦合器通过线路与输出端连接,输入端通过线路还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可控硅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与该可控硅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电容与光耦合器间设有第一电阻。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光耦合器间设有电阻,该电阻和第一电阻并联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将待检测的背光板靠在竖板上,根据背光板的宽度滑动滑杆的位置,然后滑动夹板夹住背光板即可,方便使用,可以对不同型号的背光板进行夹持固定,滑块对滑杆的滑动起到支撑导向的作用,滚轮使滑块的滑动更加顺滑,便于滑杆的滑动,阻尼垫可以增大竖板与固定螺帽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对滑杆进行固定;通过控制电路进行电流的控制,进行点灯等的验证,先用低电流驱动背光板进行检测,然后再用正常电流驱动背光板来检测,通过控制电路进行电流的控制,从而查看背光板是否存在不良之处;代替人工对背光板进行低电流、点灯画面,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本技术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控制电路的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背光模组的平台面,所述平台面内嵌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载台,所述产品载台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背光板的治具,所述产品载台内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可控制背光板点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背光模组的平台面,所述平台面内嵌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载台,所述产品载台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背光板的治具,所述产品载台内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可控制背光板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固定在产品载台上的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贯穿设有横向的活动开口,所述活动开口内滑动安装有两组滑杆,所述滑杆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滑动安装有夹板,所述滑杆的后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帽与固定板分别处于竖板的两面,所述竖板的背面可拆卸安装有阻尼垫,所述固定螺帽的内端面与阻尼垫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上一体成型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设在活动开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内可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活动开口的上下壁均嵌入设有滑槽,所述滚轮滚动卡设在滑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板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嵌入设有凹槽,所述夹板的一端滑动卡设在凹槽内,所述夹板上贯穿插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与凹槽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底部套有弹簧,所述弹簧卡设在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太生王月营吴俊清徐述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鑫智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