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碳型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785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碳型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原料:生物质秸秆炭、豆根粉、活化腐植酸、草木灰、沼气发酵渣、膨润土、菜籽粕、复合微生物菌剂、纳米碳。本发明专利技术先是将豆根粉、活化腐植酸、草木灰、沼气发酵渣、膨润土和菜籽粕等进行发酵处理,将其营养成分进行释放,便于作物的吸收,然后再将上述组分负载在生物质秸秆炭上,通过生物质秸秆炭表面具有密集的的中孔和大孔,可将上述组分吸附在生物质秸秆炭,从而延缓有机肥料在土壤中的释放过程,有利于提高有机肥料的利用率,最后再通过在肥料颗粒表面喷施纳米碳,则进一步提高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有机肥料损失。

A kind of nano carbon organic fertilizer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碳型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碳型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碳元素植物必须六大矿物元素之一,目前碳缺乏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普遍现象,通过使用有机肥给植物补碳是施肥重要举措之一,传统补碳方式是生产使用有机肥,植物是通过施入有机肥经土壤生物转化后的碳源吸收方式,这种吸收方式不能满足施肥当季植物对碳的需要,急需可以满足植物生长当季对碳的需求的产品。由鉴于此,就需要一个产品满足施肥季植物对碳的需求,也同时不影响下一生长季的对碳的供给。而通过补施纳米碳就是其中一个较好的选择,因为纳米碳是绝缘体,但遇水后可变成“超导体”,故称“超导”肥。纳米激活增效肥进入土壤后,它能使土壤胶体、溶液的电阻大大减小,成为导电肥料,经测定其EC值低于普通肥料30%-50%,因此有明显节肥30%-50%的效果。它能调动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中量营养元素(钙、镁、硫及硅)和微量元素(铁、锰、铜、锌、钼、硼等)从土壤胶体中快速释放出来。纳米碳的特异功能是能调动土壤中的磷、硅、硫、钼等阴离子养分。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碳型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生物质秸秆炭、豆根粉、活化腐植酸、草木灰、沼气发酵渣、膨润土、菜籽粕、复合微生物菌剂、纳米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碳型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生物质秸秆炭、豆根粉、活化腐植酸、草木灰、沼气发酵渣、膨润土、菜籽粕、复合微生物菌剂、纳米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型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生物质秸秆炭20-30份、豆根粉10-15份、活化腐植酸8-12份、草木灰4-8份、沼气发酵渣3-6份、膨润土2-5份、菜籽粕5-1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0.4-0.8份、纳米碳6-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型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秸秆炭的制备方法为:
(1)将秸秆进行破碎处理,筛分得到粒径为3-5mm的秸秆颗粒,然后置于炭化炉中,并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进行炭化处理,先控制升温速率为5℃/min,升温至150℃,保持20min进行前期预炭化处理,得到预处理炭化料;
(2)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炭化料,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控制升温速率为8℃/min,升温300℃,保持30min进行中温炭化处理;
(3)将步骤(2)中温炭化处理的炭化料,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控制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450℃,保持20min进行高温炭化处理;
(4)将步骤(3)得到高温炭化处理的秸秆炭自然冷却至150℃,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保持15min进行空气氧化处理,即得生物质秸秆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碳型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为小麦秸秆、大豆秸秆、花生秸秆或棉花秸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型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腐植酸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风化煤进行氧化活化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文安刘世元刘学增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豫稼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