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湖泊污水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湖泊污水净化
,具体是一种河道、湖泊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中国城市的主要污染之一,近些年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河道、湖泊,导致河道和湖泊的水资源严重污染,出现变黑发臭等现象,城市管理部门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净化都会采用漂浮式净化装置对其进行净化,以达到治理的效果,漂浮式净化装置为了达到节能的效果,都采用太阳能作为辅助用电。但是目前市面上漂浮式净化装置太阳能光伏板不能收放,在冰雹多发地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成本,同时漂浮式净化装置根据设备的大小会对筏体进行组装,以扩大面积,但是目前都是采用螺栓刚性连接,不仅不便于拆装,在经过水泡生锈后非常难以拆卸,增加了拆装难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河道、湖泊污水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湖泊污水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湖泊污水净化装置,包括新能源部分、污水净化部分、浮体部分和箱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通过螺栓固定与浮体部分的上表面,所述浮体部分包括第一筏体(3)和第二筏体(15),所述第一筏体(3)与第二筏体(15)的前后两侧位于端部位置处均开设有铆孔(8),且第一筏体(3)的内侧开设有两个槽口(17),所述第一筏体(3)的内侧位于槽口(17)的上下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11),且第一筏体(3)的上表面对应槽口(17)的位置处开设有销孔(9),所述销孔(9)的内部设置有销柱(19),所述槽口(1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滑槽(18),所述第二筏体(15)的内侧对应槽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湖泊污水净化装置,包括新能源部分、污水净化部分、浮体部分和箱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通过螺栓固定与浮体部分的上表面,所述浮体部分包括第一筏体(3)和第二筏体(15),所述第一筏体(3)与第二筏体(15)的前后两侧位于端部位置处均开设有铆孔(8),且第一筏体(3)的内侧开设有两个槽口(17),所述第一筏体(3)的内侧位于槽口(17)的上下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11),且第一筏体(3)的上表面对应槽口(17)的位置处开设有销孔(9),所述销孔(9)的内部设置有销柱(19),所述槽口(1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滑槽(18),所述第二筏体(15)的内侧对应槽口(17)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块(13),且第二筏体(15)与限位块(13)之间通过连接块(14)相连,所述铆孔(8)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12),且铆孔(8)与加强筋(12)之间通过铆钉(10)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湖泊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部分包括导杆(1)、充电控制器(37)、蓄电池(36)和支座(31),所述导杆(1)与支座(31)均固定于箱体(6)的上表面,且导杆(1)的外部套接有套环(30),所述导杆(1)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头(27),所述连接头(27)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连接片(26),所述连接片(2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25),所述第二连接件(25)的一端固定有连杆柱(24),所述连杆柱(24)的末端套接有第二连接筒(23),且连杆柱(24)的末端位于第二连接筒(23)的一侧位置处套接有第一连接筒(22),所述连杆柱(24)的后侧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筒(23)相连的第一光伏板(2),且连杆柱(24)的前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筒(22)相连的第二光伏板(29),所述第二光伏板(29)与第一光伏板(2)之间位于末端位置处通过铰链(28)相连,所述套环(30)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21),且套环(30)与支撑杆(21)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件(33)转动相连,所述支撑杆(21)的另一端与连杆柱(24)的末端转动相连,所述套环(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0),所述支座(3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32),所述电动推杆(32)的伸缩端与第一连接件(20)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光伏板(2)与第二光伏板(29)的输出端均通过充电控制器(37)与蓄电池(36)电性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