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68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包括固定框架、调节架和支撑架;固定框架的两端滑动安装有调节架,固定框架上对称设置有T形滑槽,调节架上设置有与T形滑槽相配合的T形凸起,且调节架的顶端设置有挂钩;调节架上活动连接有支撑架,调节架上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葫芦孔,支撑架上设置有与葫芦孔相配合的卡头;支撑架上设置有与调节架垂直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阶梯槽,阶梯槽内滑动安装有多个用于支撑空调挂机的支撑块,且支撑块与阶梯槽间安装有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克服了现有空调内机安装架通用性差、不便于安装、安装不稳固的缺陷。

A vertical electrical rack for hanging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
技术介绍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空调用于调节室内空气,让室内空气保持最适宜于人的状态。比如,在夏天室内温度较高时,通过吹送低温空气,对室内进行制冷,而在冬天向室内吹送暖风,进行供暖。空调大体上可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由于考虑到噪音和设置环境等因素,现在广泛使用分体式空调。一般来说,分体式空调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外机具有压缩机和泠凝器,室内机具有膨胀结构和蒸发器等,为了使制冷剂能够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流动以传递热量,上述相互分离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通过制冷剂连接管相互连接。目前,在安装空调内机时,通常用到挂板,挂板上设置有对称的挂钩,通过挂钩将空调内机固定在墙壁上。由于挂板上的两挂钩间距不能改变,所以挂板只能单一对一种型号大小的空调内机进行安装,针对不同大小的空调内机时,不能有效做到随意变化间距的需要,通用性差,适用范围小;在安装时,由于挂钩不能调节,空调内机挂取困难,不便于安装,安装费时费力;并且现有的挂板无支撑结构,单纯靠挂板固定内机,内机易脱出掉落,安装不牢固,易损坏空调。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以克服现有空调内机安装架通用性差、不便于安装、安装不稳固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包括固定框架、调节架和支撑架;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外部墙壁上,所述固定框架的两端滑动安装有所述调节架,所述固定框架上对称设置有T形滑槽,所述调节架上设置有与所述T形滑槽相配合的T形凸起,且所述调节架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部空调挂机的挂钩;所述调节架上活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架,所述调节架在位于两个T形凸起之间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葫芦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葫芦孔相配合的卡头;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架呈垂直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滑动安装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空调挂机的支撑块,且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阶梯槽间安装有弹性元件。采用这样的装置,通过所述T形滑槽与所述T形凸起配合,可以调节两挂钩间的间距,通用性强,适用多种空调内机的安装;安装时,滑动所述调节架调节所述挂钩的位置,更方便将所述挂钩插接在空调内机的挂孔中,安装更方便;设置所述支撑架,可以支撑空调内机,降低所述挂钩承受的载荷,防止空调内机从所述挂钩上脱出,安装更牢靠;通过所述卡头和所述葫芦孔配合,可调节所述支撑架的高度,通用性强;设置所述弹性元件,防止空调内机底板受挤压变形,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阶梯槽包括上侧的第一槽体和下侧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槽体;所述支撑块包括上端的支撑部和下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阶梯槽;所述弹性元件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部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槽体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上固定有橡胶垫,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限位块。进一步的,所述T形滑槽在位于所述调节架的外侧滑动安装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伸出所述T形滑槽外并螺纹连接有固定块。进一步的,所述葫芦孔为四个,所述卡头为两个。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对称固定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斜向加强杆。进一步的,所述挂钩与所述调节架的夹角在125°-145°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挂钩与所述调节架为一体成型制造,所述支撑板焊接在所述支撑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的中部设置有方形槽,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两挂钩的间距可调节,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挂钩活动安装在固定框架上,安装时可调节挂钩位置,便于将挂钩插接在插孔内,安装方便;设置支撑架,可对空调内机支撑,安装更稳固;克服了现有空调内机安装架通用性差、不便于安装、安装不稳固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的爆炸图;图3为图1沿A-A截面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固定框架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调节架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支撑架的立体图;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固定框架;2、调节架;3、支撑架;4、支撑块;5、弹性元件;6、限位块;7、锁紧块;8、固定块;101、T形滑槽;102、方形槽;103、安装孔;201、T形凸起;202、挂钩;203、葫芦孔;301、卡头;302、支撑板;303、阶梯槽;304、第一槽体;305、第二槽体;306、斜向加强杆;401、支撑部;402、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包括固定框架1、调节架2和支撑架3;固定框架1的四角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安装孔103,通过四个膨胀螺丝将固定框架1固定在墙壁上。固定框架1的中部设置有方形槽102,设置方形槽102可减轻固定框架1的整体重量,也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参阅图1、图4和图5,固定框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调节架2,固定框架1在背离墙壁的一端上对称设置有T形滑槽101,T形滑槽101的长度与固定框架1的长度相同,调节架2上设置有与T形滑槽101相配合的T形凸起201,且调节架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部空调挂机的挂钩202,空调挂机的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挂钩202相配合的挂孔。为了更容易将空调挂机挂入挂钩202内,挂钩202与调节架2的夹角在125°-145°之间。为了增加挂钩202的强度,精简加工工艺,挂钩202与调节架2为一体成型制造。参阅图1、图5和图6,调节架2上活动连接有支撑架3,调节架2在位于两个T形凸起201之间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四个葫芦孔203,葫芦孔203包括上部的大圆槽和下部的小圆槽,大圆槽与小圆槽相连接,支撑架3上设置有两个与葫芦孔203相配合的卡头301,安装后,卡头301卡接在小圆槽内。支撑架3上设置有与调节架2呈垂直分布的支撑板302,支撑板30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架3的下端。支撑板302上设置有阶梯槽303,阶梯槽303包括上侧的第一槽体304和下侧的第二槽体305,第一槽体304宽度大于第二槽体305,第一槽体304和第二槽体305相连接。参阅图3,阶梯槽303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用于支撑空调挂机的支撑块4,支撑块4包括上端的支撑部401和下端的连接部402,连接部402贯穿阶梯槽303,支撑部401上固定有橡胶垫,连接部40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限位块6。设置橡胶垫,可防止支撑部401刮伤空调内机,限位块6可为螺母。支撑块4与阶梯槽303间安装有弹性元件5,弹性元件5一端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1)、调节架(2)和支撑架(3);所述固定框架(1)固定在外部墙壁上,所述固定框架(1)的两端滑动安装有所述调节架(2),所述固定框架(1)上对称设置有T形滑槽(101),所述调节架(2)上设置有与所述T形滑槽(101)相配合的T形凸起(201),且所述调节架(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部空调挂机的挂钩(202);所述调节架(2)上活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架(3),所述调节架(2)上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葫芦孔(203),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与所述葫芦孔(203)相配合的卡头(301);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架(2)垂直的支撑板(302),所述支撑板(302)上设置有阶梯槽(303),所述阶梯槽(303)内滑动安装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空调挂机的支撑块(4),且所述支撑块(4)与所述阶梯槽(303)间安装有弹性元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1)、调节架(2)和支撑架(3);所述固定框架(1)固定在外部墙壁上,所述固定框架(1)的两端滑动安装有所述调节架(2),所述固定框架(1)上对称设置有T形滑槽(101),所述调节架(2)上设置有与所述T形滑槽(101)相配合的T形凸起(201),且所述调节架(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部空调挂机的挂钩(202);所述调节架(2)上活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架(3),所述调节架(2)上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葫芦孔(203),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与所述葫芦孔(203)相配合的卡头(301);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架(2)垂直的支撑板(302),所述支撑板(302)上设置有阶梯槽(303),所述阶梯槽(303)内滑动安装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空调挂机的支撑块(4),且所述支撑块(4)与所述阶梯槽(303)间安装有弹性元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立式电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槽(303)包括上侧的第一槽体(304)和下侧的第二槽体(305),所述第一槽体(304)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槽体(305);所述支撑块(4)包括上端的支撑部(401)和下端的连接部(402),所述连接部(402)贯穿所述阶梯槽(303);所述弹性元件(5)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部(401)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槽体(304)的底部。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