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65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壳体,壳体罩设于底盘,且内部形成有室内侧换热空间和室外侧换热空间;室内侧换热器,室内侧换热器设于室内侧换热空间内;室外侧换热器,室外侧换热器设于室外侧换热空间内;以及布水装置,布水装置设于室外侧换热空间内,包括打水结构、集水结构和布水结构,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底盘内,用于将底盘内的水打起;集水结构设于打水结构上方,用于收集打水结构打起的水,并将收集到的水导入布水结构;布水结构设于室外侧换热器上方,用于承接集水结构收集到的水,并将水导向室外侧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窗式空调器的能效。

Window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式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空调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了。如何提高空调器的能效一直是研发人员着重关注的问题。现有的窗式空调器中,室外侧的换热器普遍采用的是单一的风冷降温方式,换热效率低,使得窗式空调器的能效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旨在提高窗式空调器的能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壳体,所述壳体罩设于所述底盘,且内部形成有室内侧换热空间和室外侧换热空间;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室内侧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空间内;室外侧换热器,所述室外侧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内;以及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内,包括打水结构、集水结构和布水结构,所述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底盘内,用于将所述底盘内的水打起;所述集水结构设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打起的水,并将收集到的水导入所述布水结构;所述布水结构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上方,用于承接所述集水结构收集到的水,并将水导向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可选地,所述布水装置与所述底盘围合形成有室外换热风道,所述室外换热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室外侧换热器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打水结构设于所述室外换热风道内,所述集水结构设于所述室外换热风道的顶部。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左侧板及右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中至少一者的位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内的表面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进风口的气流入口。可选地,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室内侧换热空间和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可选地,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风轮,所述中隔板设有安装位,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位,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进风口内,所述风轮设于所述室外换热风道内。可选地,所述布水装置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设于所述底盘和所述集水结构之间,所述罩壳、所述集水结构和所述底盘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室外换热风道,且所述罩壳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可选地,所述底盘的位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空间内的表面形成有接水槽,用于承接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冷凝水,所述底盘的位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内的表面形成有容水槽,所述底盘于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容水槽之间形成有导流槽,用于将所述接水槽内的水导入所述容水槽内,所述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水槽内。可选地,所述布水结构的背离所述室外侧换热器的表面凹设有储水槽,所述布水结构的面向所述室外侧换热器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水槽的布水孔,所述布水孔的四周环绕设置有第一挡边,所述第一挡边的高度低于所述储水槽的深度。可选地,所述布水结构面向所述室外侧换热器的表面凸设有挡水结构,所述布水孔位于所述挡水结构与所述打水结构之间;且/或,所述布水结构的面向所述室外侧换热器的表面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水槽的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四周环绕设置有第二挡边,所述第二挡边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挡边的高度、且低于所述储水槽的深度。可选地,所述集水结构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所述导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高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高于所述储水槽,并位于所述储水槽所在范围内。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边朝向所述储水槽凸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储水槽内;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底盘凸设有第二挡板。可选地,所述布水装置还包括围设于所述布水结构四周的框架,所述框架的面向所述打水结构的表面开设有透水口,所述集水结构设于所述透水口上方,并与所述框架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挡板的背离所述导流板的侧边形成有插接槽,所述透水口的侧边朝向所述插接槽凸设有围板,所述围板的背离所述透水口的侧边插设于所述插接槽内。可选地,所述布水装置还包括聚水结构,所述聚水结构设于所述布水结构背离所述室外侧换热器的一侧,用于收集所述集水结构背离所述打水结构一侧的凝结水,并将凝结水导向所述布水结构内;且/或,所述布水装置还包括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连接于所述底盘,用于排出所述底盘内的水。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室外侧换热器和布水装置设置于窗式空调器的室外侧换热空间内,将室内侧换热器设置于室内侧换热空间内,室外侧换热器与室外侧换热器分开独立设置,并分别与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进行换热,从而完成制冷或制热过程,运行可靠。同时,通过将布水装置的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底盘内,便可利用打水结构将底盘内的水打起;之后,通过将集水结构设置在打水结构上方,便可利用集水结构将被打起的水进行收集;最后,通过将布水结构设置在室外侧换热器的上方,便可利用布水结构将收集到的水导向室外侧换热器,完成对室外侧换热器的加湿过程。此时,由于室外侧换热器除了风冷降温外,还获得了额外的加湿过程,获得了额外的冷量,换热效率大大提升,从而使得窗式空调器的能效得以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窗式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窗式空调器的室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移除集水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5中沿宽度方向的剖视图,其中,虚线箭头所示路径为水流路径;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5中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其中,虚线箭头所示路径为水流路径;图13为图5中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位置的剖视图;图14为图13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5为本技术窗式空调器室外部分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7为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箭头所示路径为水流路径;图20为本技术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盘;/n壳体,所述壳体罩设于所述底盘,且内部形成有室内侧换热空间和室外侧换热空间;/n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室内侧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空间内;/n室外侧换热器,所述室外侧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内;以及/n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内,包括打水结构、集水结构和布水结构,所述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底盘内,用于将所述底盘内的水打起;所述集水结构设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打起的水,并将收集到的水导入所述布水结构;所述布水结构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上方,用于承接所述集水结构收集到的水,并将水导向所述室外侧换热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壳体,所述壳体罩设于所述底盘,且内部形成有室内侧换热空间和室外侧换热空间;
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室内侧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空间内;
室外侧换热器,所述室外侧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内;以及
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内,包括打水结构、集水结构和布水结构,所述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底盘内,用于将所述底盘内的水打起;所述集水结构设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打起的水,并将收集到的水导入所述布水结构;所述布水结构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上方,用于承接所述集水结构收集到的水,并将水导向所述室外侧换热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与所述底盘围合形成有室外换热风道,所述室外换热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室外侧换热器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打水结构设于所述室外换热风道内,所述集水结构设于所述室外换热风道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左侧板及右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中至少一者的位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内的表面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进风口的气流入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室内侧换热空间和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风轮,所述中隔板设有安装位,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位,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进风口内,所述风轮设于所述室外换热风道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设于所述底盘和所述集水结构之间,所述罩壳、所述集水结构和所述底盘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室外换热风道,且所述罩壳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位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空间内的表面形成有接水槽,用于承接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冷凝水,所述底盘的位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空间内的表面形成有容水槽,所述底盘于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军刘发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