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式布灯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41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折式布灯罩,涉及一种日常照明用灯具的灯罩,特指一种可折叠的布灯罩。技术方案为:布灯罩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下支撑圈及上支撑圈,下支撑圈上套接有若干三通套管,上支撑圈对应固定有若干凹槽,支架的两端分别插置在三通套管及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折叠方便、易于包装、运输过程中体积小,成型后外型美观。(*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照明用灯具的灯罩,特指一种可折叠的布灯罩。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使用的台灯因其多姿多彩、造型各异而倍受各界人士的喜爱。然而,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我们亦不难发现,由于大多数的灯罩都是脆性材料制成,具有两个不利因素一是脆性材料占用空间比较大,运输费用较高,携带不方便;二是脆性材料容易摔坏,运输过程中容易破裂,因而不便运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便于包装运输的可折式布灯罩。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布灯罩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下支撑圈及上支撑圈,下支撑圈上套接有若干三通套管,上支撑圈对应固定有若干凹槽,支架的两端分别插置在三通套管及凹槽内。本技术结构简单、折叠方便、易于包装、运输过程中体积小,成型后外型美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仰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图附图4为本技术B处局部放大图附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局部放大图见附图1、2、3、4,本技术包括下支撑圈1、支架2、上支撑圈3、布灯罩4,所述的布灯罩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下支撑圈1及上支撑圈3,下支撑圈1上套接有若干个三通套管6,上支撑圈3上对应固定有若干个凹槽7,支架2的两端分别插置在三通套管6及凹槽7内;所述的布灯罩4内对应于三通套管6及凹槽7的位置上固定有管状袋8;三通套管6与支架2连接的一端带有缺口61;支架2在靠近三通套管6一端固定有一凸环5。当使用本技术时,将支架2不带有凸环5的一端穿过布灯罩4内的管状袋8,并插在上支撑圈3上的凹槽7内,再用一只手捏住支架2上的凸环5,另一只手抬起下支撑圈1上的三通套管6上有缺口61的一端,将支架2的另一端插入在三通套管6上有缺口61的一端内,这样,支架2就能紧紧地将上、下支撑圈3、1撑开,由于布灯罩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支撑圈3、1上,布灯罩4的造型则会呈立体状展现在使用者的面前;同时,用一只手拿住支架2上的凸环5,另一只手抓住下支撑圈1,向内用力扳动支架2,支架2就会从三通套管6有缺口61的一端内脱落,再把支架2从上支撑圈3的凹槽7内拔出,依此方法,把所有支架2都松开,即可将整个立体造型的布灯罩4折叠。权利要求1.可折式布灯罩,包括下支撑圈(1)、支架(2)、上支撑圈(3)、布灯罩(4),所述的布灯罩(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下支撑圈(1)及上支撑圈(3),其特征在于下支撑圈(1)上套接有若干个三通套管(6),上支撑圈(3)上对应固定有若干个凹槽(7),支架(2)的两端分别插置在三通套管(6)及凹槽(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布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灯罩(4)内对应于三通套管(6)及凹槽(7)的位置上固定有管状袋(8)。3.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可折式布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套管(6)与支架(2)连接的一端带有缺口(61)。4.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可折式布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在靠近三通套管(6)一端固定有一凸环(5)。专利摘要可折式布灯罩,涉及一种日常照明用灯具的灯罩,特指一种可折叠的布灯罩。技术方案为布灯罩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下支撑圈及上支撑圈,下支撑圈上套接有若干三通套管,上支撑圈对应固定有若干凹槽,支架的两端分别插置在三通套管及凹槽内。本技术结构简单、折叠方便、易于包装、运输过程中体积小,成型后外型美观。文档编号F21V3/00GK2475923SQ0121536公开日2002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周时彬 申请人:东莞卡妮尔灯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折式布灯罩,包括下支撑圈(1)、支架(2)、上支撑圈(3)、布灯罩(4),所述的布灯罩(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下支撑圈(1)及上支撑圈(3),其特征在于:下支撑圈(1)上套接有若干个三通套管(6),上支撑圈(3)上对应固定有若干个凹槽(7),支架(2)的两端分别插置在三通套管(6)及凹槽(7)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时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卡妮尔灯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