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材料热处理前的抗氧化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表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材料热处理前的抗氧化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钢结构材料不仅广泛用于国防建设,还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钢结构材料凭借自身强大的优点、巨大的使用量,在国家经济中承担着重要作用。钢结构材料必须加热到高温才能完成淬火、退火、正火、轧制和模锻等工序,但是在高温加热过程中,钢结构材料在加热炉中被长时间加热,其表面与气氛中的氧在高温下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而生成大量的氧化铁皮,氧化不仅引起钢结构材料的损耗,还会导致钢结构材料中合金元素的贫化,影响钢结构材料的质量和机械性能,使得钢结构材料的成材率显著降低。有关资料介绍钢结构材料因各种热作用造成的氧化损失,相当于世界年产钢结构材料的4-6%。为了防止钢结构材料的氧化,现有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得不采用真空热处理或者气氛保护热处理,这两种热处理方式均需要专用的热处理设备,且设备造价高昂,技术难度高,使得热处理成本显著增加。因此,对钢结构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提高其高温条件下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材料热处理前的抗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n1)钢结构材料的预处理/n将钢结构材料的原料熔融后制得钢溶体,浇铸到铸模中,将超声施振工具头在1000-1200℃下预热10-15min,然后将超声施振工具头处于铸模的正中,并浸入钢溶体深度的1/3-1/2处,在900-1200W施振功率下施振处理20-30min,然后将施振功率提升至1800-2100W,继续施振至铸件表面基本凝固,取出超声施振工具头,待钢溶体空冷至完全凝固,制得预处理的钢结构材料;/n2)钢结构材料的粗糙化处理/n待钢结构材料温度降至1050-1150℃时,保温20-3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材料热处理前的抗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钢结构材料的预处理
将钢结构材料的原料熔融后制得钢溶体,浇铸到铸模中,将超声施振工具头在1000-1200℃下预热10-15min,然后将超声施振工具头处于铸模的正中,并浸入钢溶体深度的1/3-1/2处,在900-1200W施振功率下施振处理20-30min,然后将施振功率提升至1800-2100W,继续施振至铸件表面基本凝固,取出超声施振工具头,待钢溶体空冷至完全凝固,制得预处理的钢结构材料;
2)钢结构材料的粗糙化处理
待钢结构材料温度降至1050-1150℃时,保温20-30min,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均匀弯曲,弯曲变形的转角为5-8°,正反各弯曲4-5次,然后再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处理,使得钢结构材料的拉伸变形量为2-4%,拉伸处理时间为30-50min,然后将拉伸后的钢结构材料在580-620℃下保温处理30-4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
3)钢结构材料的表面喷涂处理
使用高压空气对钢结构材料表面进行吹扫,然后将喷涂粉末加入到等离子喷涂设备中,对钢结构材料表面进行喷涂,待喷涂结束后在500-600℃下进行保温处理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材料热处理前的抗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超声施振工具头为陶瓷工具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材料热处理前的抗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高压空气的压力为0.6-0.9MPa,吹扫时间3-5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材料热处理前的抗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等离子喷涂的工艺参数如下:工作电压60-80V,工作电流550-600A,主气体为氩气,压力为0.5-0.7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孙德,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三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