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功利专利>正文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029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包括墙体、聚氨酯浆料和内衬面板,所述墙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远离固定柱的一端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位于L形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板远离墙体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前挂钩和后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内衬面板卡接在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由于两个挂钩的卡接作用,使得内衬面板的卡接更加稳定,并且由于后挂钩较前挂钩竖直高度要高,当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存满水时,因较高的后挂钩的阻挡,水体会从外侧的较低的前挂钩处溢出,有效地防止水体向内部渗入,防止水体对保温层造成损坏。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heat preservation and dec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的推进,新建建筑已95%以上设计采用了围护结构保温系统,其中又因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尤其广泛。然而国内具备墙体保温技术研究和创新的企业却不多,采用的技术多为国外技术的舶来品,尽管经过二十余年的推广应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国内应用越来越成熟。然而现有的保温外墙在实际工程中存在很多工程质量问题;比如外墙开裂、空鼓、脱落、结露,以及施工过程中带来的火灾隐患等;而结露和渗水极易对保温外墙造成损坏,降低保温外墙的使用寿命,其次是保温外墙的外侧面板容易因为热胀冷缩而变形开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建筑保温墙安全性不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包括墙体、聚氨酯浆料和内衬面板,所述墙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远离固定柱的一端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位于L形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板远离墙体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连接端纵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前挂钩和后挂钩,且后挂钩位于靠近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卡接有内衬面板,位于所述内衬面板与墙体之间自左至右以此填充有保温板材和聚氨酯浆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衬面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内衬面板通过凹槽与前挂钩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衬面板设置有多个,且竖直端相邻的两个内衬面板之间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且各连接板的一侧焊接有多个安装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柱位于墙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并且固定柱上套接有L形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L形板和安装板之间通过单个螺栓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前挂钩的竖直高度小于后挂钩的竖直高度。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将内衬面板卡接在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由于两个挂钩的卡接作用,使得内衬面板的卡接更加稳定,并且由于后挂钩较前挂钩竖直高度要高,当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存满水时,因较高的后挂钩的阻挡,水体会从外侧的较低的前挂钩处溢出,有效地防止水体向内部渗入,防止水体对保温层造成损坏。2、本技术中,通过连接板呈U形结构,且连接板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使得内衬面板因热胀冷缩而形变向连接板挤压时,连接板自身可发生形变延伸,连接板向内侧进行挤压,起到一个对上下内衬面板伸缩后释放膨胀作用,以减小内衬面板膨胀后的面板表面的形变,且内衬面板在收缩后,连接板还可向外侧复位进而紧固内衬面板,保证内衬面板不会发生掉落等情况。3、本技术中,通过保温板材和墙体之间进行填充有聚氨酯浆料,由于聚氨酯浆料具有自熄性和燃烧后炭化的两大优势性能,聚氨酯的氧指数为26%,防火等级为B1级,达到了国家外墙防火等级的要求,且聚氨酯燃烧后炭化,可阻止火焰蔓延;由于聚氨酯浆料为整体性喷涂,无空腔、无接缝,本身闭孔率达95%以上,是优良的防水材料,具有其它保温材料不可比拟的防水优势,并且灌注聚氨酯有很好的憎水性,透气性强,能有效避免水蒸气迁移过程中出现墙体内部的结露现象,进而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提升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的固定挂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的内衬面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墙体;2、聚氨酯浆料;3、保温板材;4、L形板;5、安装板;6、连接板;601、前挂钩;602、后挂钩;7、固定柱;8、内衬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包括墙体1、聚氨酯浆料2和内衬面板8,墙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且固定柱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4,L形板4远离固定柱7的一端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位于L形板4的顶部,安装板5远离墙体1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的连接端纵截面呈U形结构,连接板6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内衬面板8因热胀冷缩而形变向连接板6挤压时,连接板6自身可发生形变延伸,连接板向内侧进行挤压,起到一个对上下内衬面板8伸缩后释放膨胀作用,以减小内衬面板8膨胀后的表面的形变,且内衬面8板在收缩后,连接板6还可向外侧复位进而紧固内衬面板,保证内衬面板8不会发生掉落等情况,连接板6的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前挂钩601和后挂钩602,且后挂钩602位于靠近安装板5的一侧,前挂钩601和后挂钩602之间卡接有内衬面板8,通过前挂钩601和后挂钩602通过两个挂钩的共同作用,实现对内衬面板8的固定,防止内衬面板8里外滑动,且通过挂钩的形式,便于内衬面板8的安装,位于内衬面板8与墙体1之间自左至右以此填充有保温板材3和聚氨酯浆料2,用于保温、防水和防火。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内衬面板8远离安装板5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内衬面板8通过凹槽与前挂钩601卡接,内衬面板8设置有多个,且竖直端相邻的两个内衬面板8之间均通过连接板6固定连接,并且各连接板6的一侧焊接有多个安装板5,前挂钩601的竖直高度小于后挂钩602的竖直高度,使得雨水不易通过挂钩连接处浸入内部的保温板材3。具体的,如图1-2所示,固定柱7位于墙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凸起,便于维持固定柱7的稳定,并且固定柱7上套接有L形板4,L形板4和安装板5之间通过单个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安装。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前挂钩601的竖直高度小于后挂钩602的竖直高度,当前挂钩601和后挂钩602之间存满水时,因较高的后挂钩602的阻挡,水体会从外侧的较低的前挂钩601处溢出,有效地防止水体向内部渗入,防止水体对保温层造成损坏。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内衬面板8卡接在前挂钩601和后挂钩602之间,通过两个挂钩的卡接作用,使得内衬面板8的卡接更加稳定,不会里外滑动,由于前挂钩601和后挂钩602与连接板6焊接,即通过连接板6进行内衬面板8在墙体1上的安装,墙体1的内部固定固定柱7,将安装板5与固定柱7一端的L形板4位置进行对准,并通过螺栓对安装板5和L形板4之间进行旋合连接,由于安装板5和连接板6焊接,即完成对于连接板6的安装;由于连接板6呈U形结构,且连接板6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内衬面板8因热胀冷缩而形变向连接板6挤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包括墙体(1)、聚氨酯浆料(2)和内衬面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且固定柱(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4),所述L形板(4)远离固定柱(7)的一端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位于L形板(4)的顶部,所述安装板(5)远离墙体(1)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的连接端纵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连接板(6)的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前挂钩(601)和后挂钩(602),且后挂钩(602)位于靠近安装板(5)的一侧,所述前挂钩(601)和后挂钩(602)之间卡接有内衬面板(8),位于所述内衬面板(8)与墙体(1)之间自左至右依次填充有保温板材(3)和聚氨酯浆料(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包括墙体(1)、聚氨酯浆料(2)和内衬面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且固定柱(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4),所述L形板(4)远离固定柱(7)的一端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位于L形板(4)的顶部,所述安装板(5)远离墙体(1)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的连接端纵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连接板(6)的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前挂钩(601)和后挂钩(602),且后挂钩(602)位于靠近安装板(5)的一侧,所述前挂钩(601)和后挂钩(602)之间卡接有内衬面板(8),位于所述内衬面板(8)与墙体(1)之间自左至右依次填充有保温板材(3)和聚氨酯浆料(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面板(8)远离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功利
申请(专利权)人:张功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