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骨架、螺杆及C型钢组合式钢砼组合管T型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27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52
钢筋骨架、螺杆及C型钢组合式钢砼组合管T型节点,包括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第二矩形钢板结构的后端部敞口,C型钢垂直设置且敞口朝前,C型钢的前侧与第二矩形钢板结构后侧焊接,第一钢砼组合管前侧预埋有内螺纹套管,内螺纹套管前半段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前端通过连接螺母与C型钢连接,C型钢上在左右对应连接螺母处开设有扳手操作孔,在C型钢的后侧与第一钢砼组合管之间设置有钢筋网状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提高两个钢砼组合管之间T型节点处的连接强度,并确保连接的可靠性,现浇与预制相结合,便于施工,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完全满足现代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受力、节能、抗震等使用要求。

T-joint of steel frame, screw and C-typ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骨架、螺杆及C型钢组合式钢砼组合管T型节点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骨架、螺杆及C型钢组合式钢砼组合管T型节点。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单节钢砼组合管整体呈矩形筒状结构,在工厂制作后运送到施工场地进行组装,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形成稳定统一体系,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钢砼组合管之间的节点连接,T型节点是装配式建筑最常见的节点之一,现有的T型节点的构造大都有结构整体性不强,抗震性较差,容易造成装配式墙体变形、产生裂缝的缺点,其连接形式也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更高要求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受力均衡、稳定性强、抗风抗震能力强的钢筋骨架、螺杆及C型钢组合式钢砼组合管T型节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钢筋骨架、螺杆及C型钢组合式钢砼组合管T型节点,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第一钢砼组合管的后侧面邻近第二钢砼组合管的前端部,第一钢砼组合管包括第一矩形钢板结构和浇筑在第一矩形钢板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筋骨架、螺杆及C型钢组合式钢砼组合管T型节点,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第一钢砼组合管的后侧面邻近第二钢砼组合管的前端部,第一钢砼组合管包括第一矩形钢板结构和浇筑在第一矩形钢板结构外侧部的第一混凝土层,第二钢砼组合管包括第二矩形钢板结构和浇筑在第二矩形钢板结构外侧部的第二混凝土层,第一矩形钢板结构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穿设有若干条第一螺杆拉结筋,第一螺杆拉结筋的前后两端预埋在第一混凝土层内,第二矩形钢板结构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穿设有若干条第二螺杆拉结筋,第二螺杆拉结筋的前后两端预埋在第二混凝土层内,其特征在于:第二矩形钢板结构的后端部敞口,C型钢垂直设置且敞口朝前,...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骨架、螺杆及C型钢组合式钢砼组合管T型节点,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第一钢砼组合管的后侧面邻近第二钢砼组合管的前端部,第一钢砼组合管包括第一矩形钢板结构和浇筑在第一矩形钢板结构外侧部的第一混凝土层,第二钢砼组合管包括第二矩形钢板结构和浇筑在第二矩形钢板结构外侧部的第二混凝土层,第一矩形钢板结构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穿设有若干条第一螺杆拉结筋,第一螺杆拉结筋的前后两端预埋在第一混凝土层内,第二矩形钢板结构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穿设有若干条第二螺杆拉结筋,第二螺杆拉结筋的前后两端预埋在第二混凝土层内,其特征在于:第二矩形钢板结构的后端部敞口,C型钢垂直设置且敞口朝前,C型钢的前侧左右两边对应与第二矩形钢板结构后侧左右两边焊接为一体,第一钢砼组合管前侧的第一混凝土层内预埋有分别前后对应于第二混凝土层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内螺纹套管,与内螺纹套管对应的第一螺杆拉结筋的前端螺纹连接在内螺纹套管内部的后半段,内螺纹套管的前半段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杆,C型钢后侧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前后通透的安装孔,连接螺杆前端穿过安装孔并通过连接螺母与C型钢连接为一体,C型钢的左侧壁板和右侧壁板上在左右对应连接螺母处开设有扳手操作孔,在C型钢的后侧与第一钢砼组合管之间的矩形柱状空间内设置有钢筋网状骨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超师国良雷红兵何志强何慧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绿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