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26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墙板,旨在提供一种强度高的轻质墙板。该轻质墙板包括具有封闭空腔的混凝土板体,以及至少一块设置于混凝土板体的空腔内的发泡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体的一侧设置呈梯形的凸台,另一侧设置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混凝土板体的底层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柔性网格布、第一钢丝网支架及第一钢丝网;所述混凝土板体的面层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钢丝网及第二柔性网格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生产制造,可大幅提升其生产制造的便利性。

A kind of light wall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墙板
本技术涉及轻质预制复合墙板
,尤其是涉及一种轻质墙板。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墙板既要成本尽可能低廉,又要在密度、强度、保温、隔音、隔热、防火、防水、耐久性等方面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还要其生产过程和原材料等均环保节能。目前行业里预制墙板材料种类较多,如ALC蒸压砌块、聚苯颗粒混凝土板、陶土颗粒混凝土板、水泥基纤维增强聚苯颗粒板等,这些材料所采用的原料、结构及生产工艺均有所不同,性能差异较大,ALC蒸压砌块防潮性能差,聚苯颗粒生产不环保且不便于回收利用,陶土颗粒烧制不环保等,存在显著缺点。因此,研究一种原材料环保、生产过程易实现和综合性能优越的轻质墙板,就显得特别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强度高,隔声隔热,防水性能好,成本低廉的轻质墙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轻质墙板,包括具有封闭空腔的混凝土板体,以及至少一块设置于混凝土板体的空腔内的发泡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体的一侧设置呈梯形的凸台,另一侧设置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混凝土板体的底层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柔性网格布、第一钢丝网支架及第一钢丝网;所述混凝土板体的面层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钢丝网及第二柔性网格布。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钢丝网支架与第一钢丝网通过连接构成一体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抗压强度>5MPa,密度<1000kg/m³,单点吊挂力>1500N,具有很好的防潮、保温、隔音、防火、抗震、抗折、轻质等性能,还不会分层和开裂,原料绿色环保,可实施性强,易于生产制造,可大幅提升其生产制造的便利性,可依据场地选用不同的生产制造工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一种轻质墙板,包括具有封闭空腔的混凝土板体2,以及至少一块设置于混凝土板体2的空腔内的发泡混凝土板4;所述混凝土板体2的一侧设置呈梯形的凸台22,另一侧设置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21;所述混凝土板体2的底层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柔性网格布1、第一钢丝网支架7及第一钢丝网3;所述混凝土板体2的面层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钢丝网5及第二柔性网格布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丝网支架7与第一钢丝网3通过连接构成一体件;显然也可是分体设置的形式。本技术的生产方式如下:1)制作发泡混凝土板4,操作步骤如下:a)备料:以重量份记,水泥40份,骨料(可为砂子、水渣、珍珠岩、蛭石)20份,粉煤灰10份,高分子添加剂0.2份,铝粉膏1份,石灰10份,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b)制作浆料:将步骤a)获得的混合料,加入以重量份记20份的水,搅拌均匀,形成浆料;c)将步骤b)获得的浆料导入磨具中进行养护,养护环境温度30~60℃,环境湿度小于90%,养护时间2~6小时,得到发泡混凝土块;d)将步骤c)获得的发泡混凝土块按需求进行切割备用;2)制作混凝土板体2浆料,操作步骤如下:a)备料:以重量份记,水泥40份,骨料(可为砂子、水渣、珍珠岩、蛭石)20份,粉煤灰10份,高分子添加剂0.2份,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b)制作浆料:将步骤a)获得的混合物,加入以重量份记20份的水,搅拌均匀,形成浆料备用;3)在预先组装好的模具中涂抹脱模剂;4)在模具底面敷设第一柔性网格布1;5)在模具中用步骤2)制得的浆料敷设混凝土板体2的底层并刮平,厚度超过第一钢丝网支架7高度,优选高出值为1mm;6)在混凝土板体2的底层浆料中布置第一钢丝网支架7,并将第一钢丝网支架7按压入混凝土板体2的底层浆料中至模具底面;7)在第一钢丝网支架7上方敷设第一钢丝网3并将其置于第一钢丝网支架7上;所述第一钢丝网支架7与第一钢丝网3通过连接构成一体件;8)在第一钢丝网3上方放置至少一块发泡混凝土板4,保证其与模具周边距离均匀一致;9)在发泡混凝土板4四周用步骤2)制得的浆料填实至与发泡混凝土板上表面平齐;10)在发泡混凝土板4上方敷设第二钢丝网5;11)在第二钢丝网5上方用步骤2)制得的浆料敷设混凝土板体2的面层并刮平上表面;12)在混凝土板体2的面层浆料上方敷设第二柔性网格布6并对敷设后的外表面进行刮平;13)对经步骤12)获得的板材进行养护。板材的养护方式为:常压条件下养护,养护环境温度30~60℃,环境湿度小于90%,养护时间不超过24小时即拆去模具,经15日自然养护后投入使用。经测试,本实施例获得的轻质墙板的抗压强度>5MPa,密度<1000kg/m³,单点吊挂力>1500N。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封闭空腔的混凝土板体,以及至少一块设置于混凝土板体的空腔内的发泡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体的一侧设置呈梯形的凸台,另一侧设置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混凝土板体的底层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柔性网格布、第一钢丝网支架及第一钢丝网;所述混凝土板体的面层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钢丝网及第二柔性网格布;/n所述第一钢丝网支架与第一钢丝网通过连接构成一体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封闭空腔的混凝土板体,以及至少一块设置于混凝土板体的空腔内的发泡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体的一侧设置呈梯形的凸台,另一侧设置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混凝土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毅张俊荣李艳华母艳昌曹祥钱瑞封向东张光武陶余莹陈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