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0258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料生产系统,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所述第二机架位于第一机架与第三机架之间;所述第一机架内固定有原料仓,所述第二机架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机架内固定有储料仓;所述原料仓的出料端与搅拌装置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搅拌装置的出料端设置于储料仓的进口端的上侧;所述第一机架与原料仓分别具有两个,所述原料仓的上侧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原料仓上半部分呈圆柱体结构,其下半部分呈圆台漏斗状,所述原料仓的下侧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机架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定位杆,四个所述定位杆均匀固定于原料仓的外壁。

A mixed material produ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生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到混料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混料的加工过程中,是将人工调好的原料倒入搅拌罐中进行搅拌,而这样导致了两种原料的配比相差较大,或者是在配原料上浪费了时间,使得混料的生产效率较低。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料生产系统,从而解决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料生产系统,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所述第二机架位于第一机架与第三机架之间;所述第一机架内固定有原料仓,所述第二机架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机架内固定有储料仓;所述原料仓的出料端与搅拌装置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搅拌装置的出料端设置于储料仓的进口端的上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架与原料仓分别具有两个,所述原料仓的上侧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原料仓上半部分呈圆柱体结构,其下半部分呈圆台漏斗状,所述原料仓的下侧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机架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定位杆,四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料生产系统,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二机架位于第一机架与第三机架之间;所述第一机架内固定有原料仓(1),所述第二机架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机架内固定有储料仓(2);所述原料仓(1)的出料端与搅拌装置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搅拌装置的出料端设置于储料仓(2)的进口端的上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生产系统,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机架位于第一机架与第三机架之间;所述第一机架内固定有原料仓(1),所述第二机架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机架内固定有储料仓(2);所述原料仓(1)的出料端与搅拌装置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搅拌装置的出料端设置于储料仓(2)的进口端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与原料仓(1)分别具有两个,所述原料仓(1)的上侧开设有第一进料口(11),所述原料仓(1)上半部分呈圆柱体结构,其下半部分呈圆台漏斗状,所述原料仓(1)的下侧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出料口(12);所述第一机架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定位杆(4),四个所述定位杆(4)均匀固定于原料仓(1)的外壁;所述第一机架内且位于原料仓(1)的下侧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的下侧固定有若干支撑杆(6);所述固定环(5)为半圆环,其开口端朝向进料管(3)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于第二机架上的搅拌罐(7),所述搅拌罐(7)上设置有方形进料斗(8),所述方形进料斗(8)上固定有封板(9),所述封板(9)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进料口(91);所述搅拌罐(7)的外壁固定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外侧壁固定有搅拌电机(101),所述搅拌电机(101)的输出轴向下延伸,所述搅拌电机(10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轮(102),所述搅拌罐(7)内侧底部固定有安装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剑桥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