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023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除臭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植物除臭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天然植物油10‑40份、天然界面活性剂5‑25份、缩氨酸5‑15份、酵素群5‑15份、冰乙酸2‑10份、水杨酸2‑10份、乙醇2‑10份、1,2‑丙二醇1‑8份、水10‑30份;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加热搅拌,并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值至6.0‑8.0,得到所述的植物除臭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植物除臭剂具有简洁便利、高效灵活、性价比高、适用性广及安全有效等优点。

A plant deodorant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臭剂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垃圾填埋场,有机生活垃圾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NH3、H2S等恶臭气体,对垃圾填埋场及周边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影响环卫工人和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垃圾产生的恶臭污染已经成了一大社会公害。所以,有效处理垃圾填埋场垃圾产生的恶臭污染,减少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环,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了垃圾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市场已有的垃圾除臭剂主要有化学除臭剂、微生物除臭剂和植物除臭剂。化学除臭剂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除臭剂虽然成本低廉,但是由于微生物混合发酵困难,产品不稳定,且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生长周期,所以难以达到快速高效的除臭效果;植物除臭剂是一种从天然树木、花草中提取的油、汁或浸膏经微乳化后和水混合而成的除臭剂,可被生物完全降解,无毒、无二次污染。其作用机理时基于化学反应和生物物理过程来消除恶臭,使臭气转变成无臭物质,对酸性、碱性和中性气体均起作用。但是现有的植物除臭剂大多是从带有特殊香味的植物中提取的油或汁液,并通过加入香精和色素勾兑而成,主要通过除臭剂中散发的香味来稀释臭味,从而掩盖人们的嗅觉,达到不臭的错觉,并不能从根本上除臭;同时现有产品提取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低,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臭气,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生产成本低、能通过与臭气分子发生反应从根本上除臭,而不是通过掩盖法除臭的高效快速的植物除臭剂的简易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物除臭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所述的天然植物油包括龙脑提取物、薄荷提取物、樟树提取物、尤加利树提取物、桂皮醛及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的酵素群包括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地,所述的植物除臭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所述的天然植物油为龙脑提取物、薄荷提取物、樟树提取物、尤加利树提取物、桂皮醛及桉醇中的混合;所述的酵素群为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的植物除臭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所述的天然植物油为龙脑提取物、薄荷提取物、樟树提取物的混合;所述的酵素群为蛋白酶、淀粉酶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的植物除臭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所述的天然植物油为龙脑提取物、薄荷提取物、桂皮醛及桉醇中的混合;所述的酵素群为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混合物。一种所述的植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然植物油、天然界面活性剂、缩氨酸、酵素群按比例混合,形成混合植物精油,然后在所述的植物精油中加入冰乙酸、水杨酸、乙醇,并加热搅拌,形成混合物A;步骤二,在步骤一中制备得到的混合物A中加入水和1,2-丙二醇,加热搅拌,得到混合物B;步骤三,在步骤二制备得到的混合物B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混合物B的pH值至6.0-8.0;步骤四,步骤三中制得的pH值为6.0-8.0的混合物B经过滤沉降,得到所述植物除臭剂的。进一步地,所述的植物除臭剂可用于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垃圾中转站、水处理厂、化粪池及公厕除臭。使用方法:将原液用自来水按1:150的稀释后选择适当的工具喷洒。总的原则是:初次使用增加用量,后期逐渐减量;高温天气多用、勤用;垃圾干燥稀释倍数加大,垃圾含水率高时减少稀释倍数。垃圾填埋场在开始处理后的前1-2个月,每天每吨垃圾喷洒0.5-1kg的所述的除臭剂,如果垃圾场内有排沼气管道,可用所述的除臭剂稀释后灌入垃圾底层以增加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植物除臭剂在使用时经过除臭设备雾化,形成雾状,在空间扩散液滴的半径≤0.04mm。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大的表面能,平均每摩尔约为几十千卡,这个数量级的能量已是许多元素中键能的1/3-1/4。溶液的表面不仅能有效地吸咐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同时也能使被吸附的异味分子的立体构型发生改变,削弱了异味分子中的化合键,使得异味分子的不稳定性增加,容易与其他分子和植物液中的酸性缓冲液发生化学反应,最后生成无味、无毒的物质。如硫化氢在植物液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水;氨在植物液的作用下,生成氮气和水,从而达到祛除异味的功效,消除异味的源头,这与传统的以某种香味去掩盖异臭味有本质的区别;其主要反应为:1、硫化氢H2S的反应R-NH2+H2S→R-NH3-+SH-R-NH2+SH-+O2+H2O→R-NH3++SO42-+OH-R-NH3++OH-→R-NH2+H2O2、与甲醛HCHO的反应:R-NH2+HCHO→CO2+H2O+N23、与氨NH3的反应:R-NH2+NH3→R-NH2+N2+H2O4、与硫醇类恶臭气体的反应:R-NH2+CH4S→R-NH2+N2+H2O+SO2R-NH2+C2H6S→R-NH2+N2+H2O+SO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天然植物精油、天然界面活性剂、缩氨酸及酵素群精制而成。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对人体、牲畜无任何毒副作用、无刺激性,使用安全。具有抑菌、杀菌和除臭功效,对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有效解决垃圾填埋场运行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顽固异味。本专利技术中的植物除臭剂可加速垃圾的发酵分解,在短时间内减少垃圾的体积,间接减少垃圾填埋总量,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垃圾填埋库容。同时抑制垃圾中腐败细菌的生长,改善有机物的分解途径,从而加速垃圾的生物降解的速度,持久有效地抑制硫化氢、氨气等异味溢出。另一方面,通过雾化后的植物除臭剂不仅能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同时也能使被吸附的异味分子的立体构型发生改变,削弱了异味分子中的化合键,使得异味分子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消除异味分子,达到除臭效果。因此,与臭味分子反应后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品。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植物除臭剂产品稳定性好,在-5℃~80℃温度范围内均性能稳定。本专利技术中的植物除臭剂具有简洁便利、高效灵活、性价比高、适用性广及安全有效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植物除臭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更进一步的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植物除臭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所述的天然植物油包括龙脑提取物、薄荷提取物、樟树提取物、尤加利树提取物、桂皮醛及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的酵素群包括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的植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天然植物油、天然界面活性剂、缩氨酸、酵素群按比例混合,形成混合植物精油,然后在所述的植物精油中加入冰乙酸、水杨酸、乙醇,并加热搅拌,形成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所述的天然植物油包括龙脑提取物、薄荷提取物、樟树提取物、尤加利树提取物、桂皮醛及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所述的酵素群包括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除臭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所述的天然植物油为龙脑提取物、薄荷提取物、樟树提取物、尤加利树提取物、桂皮醛及桉醇中的混合;
所述的酵素群为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除臭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所述的天然植物油为龙脑提取物、薄荷提取物、樟树提取物的混合;
所述的酵素群为蛋白酶、淀粉酶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福新梅亚宏王均林王夕方周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生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