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老助残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143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老助残床,包括床架,床板,抬头屈腿联动机构和左右翻身机构;床板为拼接结构,在各分板的底部所对应的床架上分别设有支撑台,用于支撑各分板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在各分板的边沿所对应的床架上分别设有挡板,以防止各分板水平位移,各分板所对应的支撑台和挡板形成各分板的支撑定位结构;腿部对应板的前端与床架铰接;抬头屈腿联动机构包括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同步传动结构和联动机构驱动电机;左右翻身机构包括翻身机构丝杠,翻身机构滑块,翻身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翻身机构转轴,左侧升降结构,右侧升降结构和翻身机构驱动电机;它具有操作便捷,工作可靠,使用安全等特点。

A bed for the aged and disab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老助残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老助残床。
技术介绍
一般病人对翻身床的要求不仅是抬头、屈腿两个功能,更需要侧翻和同时实现抬头和屈腿两个动作的翻身床。对于病人来说,抬头和屈腿如果同时完成是非常舒适的,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每天为病人翻身、上药、更换床上用品等工作相当繁重,而手动翻身费力费时,相当困难,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功能齐全、方便病人既能实现抬头、屈腿同时进行,又能实现左右翻身的翻身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助老助残床,它具有操作便捷,工作可靠,制作成本较低,使用安全等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老助残床,包括床架,床板,抬头屈腿联动机构和左右翻身机构;床板为拼接结构,包括上身对应板和腿部对应板,上身对应板位于腿部对应板的前方,上身对应板由六块分板组成,六块分板分别为上身前端左侧板,上身前端中间板,上身前端右侧板,上身后端左侧板,上身后端中间板和上身后端右侧板;各分板的位置关系为:上身前端左侧板,上身前端中间板和上身前端右侧板由左至右依次拼接组成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上身后端左侧板,上身后端中间板和上身后端右侧板由左至右依次拼接组成上身后端对应方形板,上身前端对应板位于的上身后端对应板的前端,上身前端左侧板与上身后端左侧板拼接组成上身左侧条形板,上身前端中间板与上身后端中间板拼接组成上身中间条形板,上身前端右侧板与上身后端右侧板拼接组成上身右侧条形板;在各分板的底部所对应的床架上分别设有支撑台,用于支撑各分板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在各分板的边沿所对应的床架上分别设有挡板,以防止各分板水平位移,各分板所对应的支撑台和挡板形成各分板的支撑定位结构,从而将各分板限定在各自的位置;腿部对应板的前端与床架铰接;抬头屈腿联动机构包括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同步传动结构和联动机构驱动电机,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和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结构相同:包括联动机构丝杠,联动机构滑块,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至少一个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和联动机构转轴,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和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结构相同,其由两个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组成;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设置在床架前方,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设置在床架后方,联动机构丝杠沿床架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床架转动连接,联动机构滑块与联动机构丝杠螺纹连接,联动机构转轴位于联动机构丝杠与床板之间,沿床架宽度方向设置,且与床架转动连接,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的一端与联动机构滑块铰接,其另一端与联动机构转轴固定连接,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的一端与联动机构转轴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连接,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的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沿床架宽度方向设置,且与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底部转动连接,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的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沿床架宽度方向设置,且与腿部对应板下方转动连接;联动机构驱动电机驱动同步传动结构使两个丝杠旋转,从而分别使两个联动机构滑块移动,两个联动机构滑块分别通过各自的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使联动机构滑块的直线位移转换成各自装置中联动机构转轴的转角位移,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中联动机构转轴通过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使联动机构转轴的转角位移转换成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的上升/下降,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中联动机构转轴通过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使联动机构转轴的转角位移转换成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的下降/上升,从而使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上升/下降,腿部对应板下降/上升;左右翻身机构包括翻身机构丝杠,翻身机构滑块,翻身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翻身机构转轴,左侧升降结构,右侧升降结构和翻身机构驱动电机;翻身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由两个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组成,左侧升降结构和右侧升降结构相同,包括翻身机构床板升降梁和翻身机构床板起降臂,翻身机构床板起降臂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翻身机构床板升降梁上,翻身机构丝杠沿床架宽度方向设置,且与床架转动连接,翻身机构滑块与翻身机构丝杠螺纹连接,翻身机构转轴位于翻身机构丝杠与床板之间,沿床架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床架转动连接,翻身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的一端与翻身机构滑块铰接,其另一端与翻身机构转轴固定连接,左侧升降结构和右侧升降结构的翻身机构床板起降臂的另一端固定在翻身机构转轴上,左侧升降结构和右侧升降结构的翻身机构床板起降臂呈V字型对称设置在翻身机构转轴左右两侧,左侧升降结构和右侧升降结构的翻身机构床板升降梁分别沿床架长度方向支撑在上身中间条形板底部的左侧和右侧;翻身机构驱动电机驱动翻身机构丝杠旋转,从而使翻身机构滑块移动,翻身机构滑块通过翻身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使翻身机构滑块的直线位移转换成翻身机构转轴的转角位移,翻身机构转轴通过左侧升降结构和右侧升降结构的翻身机构床板起降臂使翻身机构转轴的转角位移转换成左侧升降结构和右侧升降结构的翻身机构床板升降梁的升降运动,从而使上身中间条形板的左侧或右侧升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抬头屈腿联动机构的同步传动结构为,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和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的联动机构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抬头屈腿联动机构的同步传动结构为,在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和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的联动机构丝杠相邻的一端分别设有从动锥齿轮,联动机构驱动电机转轴固定安装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两个动锥齿轮啮合连接,以使联动机构驱动电机驱动两个联动机构丝杠同步旋转。各分板的支撑定位结构为由角铁焊接形成的框架,各角铁的阴角朝向框架内,各角铁的一个边环框架底部内沿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形成支撑台,各角铁的另一个边环框架竖向设置形成挡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床板为拼接结构,包括上身对应板和腿部对应板,上身对应板位于腿部对应板的前方,上身对应板由六块分板组成,通过抬头屈腿联动机构控制相应分板的起降即可完成抬头-屈腿功能,通过左右翻身机构完成左右翻身功能,各分板所对应的支撑台和挡板形成各分板的支撑定位结构,从而将各分板限定在各自的位置,腿部对应板的前端与床架铰接,以保证各分板不至于在运动中散架。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便捷,工作可靠,制作成本较低,使用安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中抬头屈腿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左右翻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是图1中抬头屈腿联动机构、左右翻身机构和床板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床架;2.腿部对应板;3.上身前端左侧板;4.上身前端中间板;5.上身前端右侧板;6.上身后端左侧板;7.上身后端中间板;8.上身后端右侧板;9.联动机构驱动电机;10.联动机构丝杠;11.联动机构滑块;12.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3.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14.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5.联动机构转轴;16.翻身机构丝杠;17.翻身机构滑块;18.翻身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9.翻身机构转轴;20.翻身机构驱动电机;21.翻身机构床板升降梁;22.翻身机构床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老助残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床板,抬头屈腿联动机构和左右翻身机构;/n所述床板为拼接结构,包括上身对应板和腿部对应板(2),所述上身对应板位于腿部对应板(2)的前方,所述上身对应板由六块分板组成,六块所述分板分别为上身前端左侧板(3),上身前端中间板(4),上身前端右侧板(5),上身后端左侧板(6),上身后端中间板(7)和上身后端右侧板(8);各所述分板的位置关系为:所述上身前端左侧板(3),上身前端中间板(4)和上身前端右侧板(5)由左至右依次拼接组成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所述上身后端左侧板(6),上身后端中间板(7)和上身后端右侧板(8)由左至右依次拼接组成上身后端对应方形板,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板位于所述的上身后端对应板的前端,所述上身前端左侧板(3)与所述上身后端左侧板(6)拼接组成上身左侧条形板,所述上身前端中间板(4)与所述上身后端中间板(7)拼接组成上身中间条形板,所述上身前端右侧板(5)与所述上身后端右侧板(8)拼接组成上身右侧条形板;在各所述分板的底部所对应的所述床架(1)上分别设有支撑台,用于支撑各所述分板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在各所述分板的边沿所对应的所述床架(1)上分别设有挡板,以防止各所述分板水平位移,各所述分板所对应的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挡板形成各所述分板的支撑定位结构,从而将各所述分板限定在各自的位置;所述腿部对应板(2)的前端与所述床架(1)铰接;/n所述抬头屈腿联动机构包括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同步传动结构和联动机构驱动电机(9),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和所述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结构相同:包括联动机构丝杠(10),联动机构滑块(11),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2),至少一个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13),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4)和联动机构转轴(15),所述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2)和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13)结构相同,其由两个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组成;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架(1)前方,所述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架(1)后方,所述联动机构丝杠(10)沿所述床架(1)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床架(1)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滑块(11)与所述联动机构丝杠(10)螺纹连接,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位于所述联动机构丝杠(10)与所述床板之间,沿所述床架(1)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床架(1)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2)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滑块(11)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13)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4)连接,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的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4)沿所述床架(1)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的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4)沿所述床架(1)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腿部对应板(2)下方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机构驱动电机(9)驱动所述同步传动结构使两个所述丝杠旋转,从而分别使两个所述联动机构滑块(11)移动,两个所述联动机构滑块(11)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2)使所述联动机构滑块(11)的直线位移转换成各自装置中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的转角位移,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中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13)使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的转角位移转换成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4)的上升/下降,所述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中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13)使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的转角位移转换成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4)的下降/上升,从而使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上升/下降,所述腿部对应板(2)下降/上升;/n所述左右翻身机构包括翻身机构丝杠(16),翻身机构滑块(17),翻身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8),翻身机构转轴(19),左侧升降结构,右侧升降结构和翻身机构驱动电机(20);所述翻身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8)由两个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组成,所述左侧升降结构和所述右侧升降结构相同,包括翻身机构床板升降梁(21)和翻身机构床板起降臂(22),所述翻身机构床板起降臂(22)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翻身机构床板升降梁(21)上,所述翻身机构丝杠(16)沿所述床架(1)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床架(1)转动连接,所述翻身机构滑块(17)与所述翻身机构丝杠(16)螺纹连接,所述翻身机构转轴(19)位于所述翻身机构丝杠(16)与所述床板之间,沿所述床架(1)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床架(1)转动连接,所述翻身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8)的一端与所述翻身机构滑块(17)铰接,其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老助残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床板,抬头屈腿联动机构和左右翻身机构;
所述床板为拼接结构,包括上身对应板和腿部对应板(2),所述上身对应板位于腿部对应板(2)的前方,所述上身对应板由六块分板组成,六块所述分板分别为上身前端左侧板(3),上身前端中间板(4),上身前端右侧板(5),上身后端左侧板(6),上身后端中间板(7)和上身后端右侧板(8);各所述分板的位置关系为:所述上身前端左侧板(3),上身前端中间板(4)和上身前端右侧板(5)由左至右依次拼接组成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所述上身后端左侧板(6),上身后端中间板(7)和上身后端右侧板(8)由左至右依次拼接组成上身后端对应方形板,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板位于所述的上身后端对应板的前端,所述上身前端左侧板(3)与所述上身后端左侧板(6)拼接组成上身左侧条形板,所述上身前端中间板(4)与所述上身后端中间板(7)拼接组成上身中间条形板,所述上身前端右侧板(5)与所述上身后端右侧板(8)拼接组成上身右侧条形板;在各所述分板的底部所对应的所述床架(1)上分别设有支撑台,用于支撑各所述分板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在各所述分板的边沿所对应的所述床架(1)上分别设有挡板,以防止各所述分板水平位移,各所述分板所对应的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挡板形成各所述分板的支撑定位结构,从而将各所述分板限定在各自的位置;所述腿部对应板(2)的前端与所述床架(1)铰接;
所述抬头屈腿联动机构包括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同步传动结构和联动机构驱动电机(9),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和所述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结构相同:包括联动机构丝杠(10),联动机构滑块(11),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2),至少一个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13),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4)和联动机构转轴(15),所述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2)和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13)结构相同,其由两个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组成;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架(1)前方,所述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架(1)后方,所述联动机构丝杠(10)沿所述床架(1)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床架(1)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滑块(11)与所述联动机构丝杠(10)螺纹连接,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位于所述联动机构丝杠(10)与所述床板之间,沿所述床架(1)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床架(1)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2)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滑块(11)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铰接杆(13)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4)连接,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的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4)沿所述床架(1)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腿部对应板升降装置的所述联动机构床板升降梁(14)沿所述床架(1)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腿部对应板(2)下方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机构驱动电机(9)驱动所述同步传动结构使两个所述丝杠旋转,从而分别使两个所述联动机构滑块(11)移动,两个所述联动机构滑块(11)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联动机构转轴驱动铰接杆(12)使所述联动机构滑块(11)的直线位移转换成各自装置中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的转角位移,所述上身前端对应方形板升降装置中所述联动机构转轴(15)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书葵王振营何广腾刘卫
申请(专利权)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