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30137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医学领域,主要用于研究外界环境对人体(个体和人群)呼吸系统影响,尤其是呼吸道急性效应的采样试剂盒,特别是指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采样盒,还包括采样盒内的隔层Ⅰ、隔层Ⅱ和试纸盒,隔层Ⅰ和试纸盒位于隔层Ⅱ上方,鼻夹、喷鼻管、分离管A和分离管B分布于隔层Ⅰ和隔层Ⅱ上面。本采样盒适用于个体研究,尤其是人群队列研究。可快速无创提取鼻腔上皮内衬液(2min),并最大程度保持鼻粘液的自然状态,粘液成分浓度较高。

A rapid noninvasive nasal mucus sampling box for experimental study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医学领域,主要用于研究外界环境对人体(个体和人群)呼吸系统影响,尤其是呼吸道急性效应的采样试剂盒,特别是指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存在空气中的环境异物(颗粒物、气体或气溶胶)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脏深部甚至血液循环系统,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不容乐观,以高浓度细颗粒物(fineparticulatematter,PM2.5)和臭氧(Ozone,O3)为特征的复杂型空气污染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是我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鼻腔是吸入环境污染物或其它异物进入机体的必经通道。其在通过鼻腔时会与鼻腔粘膜发生交互作用。通过收集鼻腔粘液,不仅可以快速分析环境异物的理化特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暴露剂量,还可用于评估其对机体的生物学效应。目前用于呼吸道采样的方法主要包括鼻腔灌洗法、诱导痰、呼吸道活体组织取样以及支气管肺泡关系等方法。同这些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鼻腔黏液滤纸吸附取样方法,突出优点表现为快速(每次3分钟)、无毒(采样滤纸为具有生物安全性的细胞高吸附性滤纸)、无创、经济(性价比高)、简单易行(不需要严苛的采样环境)、可重复性强、检测指标多(炎性因子、鼻腔细胞分型、细胞基因表达等),尤其可用于环境与呼吸道微生态研究。可为医学研究人员提供有关暴露和疾病的呼吸生物标志物的关键信息。本产品使用一种具有生物安全性的细胞高吸附性滤纸,经个性化适配处理,使其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人体鼻腔通道需要,可快速从鼻腔粘膜采取上皮内衬液,且对受试者无明显不适。这种采样方法能最大程度保持鼻粘液的自然状态,可用于分析鼻腔粘液炎性因子、鼻腔细胞分型、细胞基因表达,尤其是环境和呼吸道微生物组(microbiome)。用这种方法收集的上皮内衬液,可通过冷冻或室温存储,在两天内所取样品成分(如IL-8重组和可溶性介质)生物活性变化较小,这为使用人员提供了较长的后续分析窗口。同其他呼吸道采样方法相比,本方法收集的粘液成分浓度较高。此外,本方法对操作环境要求较低,储存方便,适用于各级实验室使用。既适用于个体研究更适用于大人群队列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解决了检测外界环境对个体尤其是大人群队列呼吸系统急性效应的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包括采样盒,还包括采样盒内的隔层Ⅰ、隔层Ⅱ和试纸盒,隔层Ⅰ和试纸盒位于隔层Ⅱ上方,鼻夹、喷鼻管、分离管A和分离管B分布于隔层Ⅰ和隔层Ⅱ上面。所述采样盒的顶部和底部均匀分布有竖条状防震条,防震条为压缩棉条或聚酯纤维膜。所述隔层Ⅱ为抽屉型,分两个区,分离管A和分离管B分别位于两个区内,分离管A和分离管B配合使用。所述隔层Ⅰ为底部开口的盒体状,隔层Ⅰ顶部设有不少于四个凹槽,鼻夹和喷鼻管分别嵌设于凹槽内。所述试纸盒内设有采样膜,采样膜放置于吸塑板上的凹槽内。所述吸塑板上设有不少于5个凹槽,凹槽为长条形与采样膜的大小相配合。所述的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的使用方法,步骤为:1)湿润鼻腔:使用盒内喷鼻管向受试对象两鼻孔分别喷入约100µL无菌生理盐水,揉捏鼻翼使鼻孔充分湿润;2)采集鼻腔上皮衬液:用镊子小心取两片采样膜,分别插入受试者两鼻孔至标记口处,鼻夹3夹紧鼻翼2min后,将两片采样膜取出分别置于个洁净具塞采样管中;3)干燥:打开采样管塞,将采样管置于无菌工作台中室温通风干燥24小时后,用洁净镊子将其中一个采样膜转移至分离管B内;4)洗脱:将装有采样膜的分离管B套装至分离管A中,加入100µL洗脱液至分离管B,浸润1分钟后,13000转/分钟离心2分钟,重复2次,得上清液分装至无菌样品管中,-20℃保存。所述步骤1)中无菌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为0.9%。所述步骤2)中两片采样膜中的一个直接置于-80℃冻存,用于检测鼻腔微生物或鼻腔细胞基因表达;另一个进行步骤4)的操作。所述步骤4)中洗脱液为1%牛血清白蛋白和0.05%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溶于PBS中混匀后配成。所述的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作为检测环境异物污染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同其他呼吸道采样方法相比,本申请收集的粘液成分浓度较高。此外,本方申请对操作环境要求较低,储存方便,适用于各级实验室使用。既适用于个体研究更适用于大人群队列研究。2.本采样盒适用于个体研究,尤其是人群队列研究。可快速无创提取鼻腔上皮内衬液(2min),并最大程度保持鼻粘液的自然状态,粘液成分浓度较高。3.本申请可检测指标多:可用于分析鼻腔粘液中炎性蛋白(如IL-1β、IL-8、IL-6、IP-10、中性粒细胞弹性酶等)浓度、鼻腔细胞分型、细胞基因表达、鼻腔微生态分布。本产品快速、无毒、无创、经济、简单易行、储存方便、可重复性强,对操作环境要求较低,适用于各级实验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采样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样盒内隔层Ⅰ和隔层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隔层Ⅰ的侧面结构剖示图。图4为隔层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隔层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试纸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吸塑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包括采样盒1,还包括采样盒1内的隔层Ⅰ1-1、隔层Ⅱ1-2和试纸盒7,隔层Ⅰ1-1和试纸盒7位于隔层Ⅱ1-2上方,鼻夹3、喷鼻管4、分离管A5和分离管B6分布于隔层Ⅰ1-1和隔层Ⅱ1-2上面。所述采样盒1的顶部和底部均云分布有竖条状防震条,防震条为压缩棉条或聚酯纤维膜,见图1。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隔层Ⅱ1-2为抽屉型,分两个区,分离管A5和分离管B6分别位于两个区内,分离管A5和分离管B6配合使用。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隔层Ⅰ1-1为底部开口的盒体状,隔层Ⅰ1-1顶部设有不少于四个凹槽,鼻夹3和喷鼻管4分别嵌设于凹槽内。如图6所示,所述试纸盒7内设有采样膜2,采样膜2放置于吸塑板8上的凹槽内。如图7所示,所述吸塑板上设有不少于5个凹槽,凹槽为长条形与采样膜的大小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包括采样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样盒(1)内的隔层Ⅰ(1-1)、隔层Ⅱ(1-2)和试纸盒(7),隔层Ⅰ(1-1)和试纸盒(7)位于隔层Ⅱ(1-2)上方,鼻夹(3)、喷鼻管(4)、分离管A(5)和分离管B(6)分布于隔层Ⅰ(1-1)和隔层Ⅱ(1-2)上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包括采样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样盒(1)内的隔层Ⅰ(1-1)、隔层Ⅱ(1-2)和试纸盒(7),隔层Ⅰ(1-1)和试纸盒(7)位于隔层Ⅱ(1-2)上方,鼻夹(3)、喷鼻管(4)、分离管A(5)和分离管B(6)分布于隔层Ⅰ(1-1)和隔层Ⅱ(1-2)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盒(1)的顶部和底部均匀分布有竖条状防震条,竖条状防震条为压缩棉条或聚酯纤维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Ⅱ(1-2)为抽屉型,分两个区,分离管A(5)和分离管B(6)分别位于两个区内,分离管A(5)和分离管B(6)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Ⅰ(1-1)为底部开口的盒体状,隔层Ⅰ(1-1)顶部设有不少于四个凹槽,鼻夹(3)和喷鼻管(4)分别嵌设于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盒(7)内设有采样膜(2),采样膜(2)放置于吸塑板(8)上的凹槽内。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实验研究的快速无创鼻粘液采样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湿润鼻腔:使用盒内喷鼻管(4)向受试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东姜静安珍李娟张丰泉曾祥李文王贵张艳格孙贝贝范威王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温迪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