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液培养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10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液培养罐,其包括罐体、第一加热装置、搅拌桨、旋转驱动装置以及第二加热装置,罐体包括第一罐壳以及设置在第一罐壳内的第二罐壳,第一罐壳和第二罐壳之间具有间距以在第一罐壳和第二罐壳之间形成加热腔,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腔内,搅拌桨枢设在罐体上,在搅拌桨上设置有导电滑环,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罐体上并与搅拌桨相连接,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搅拌桨上并与导电滑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搅拌桨上设置第二加热装置,可对菌液进行加热,且第二加热装置可跟随搅拌桨的转动而移动,可确保菌液能够均匀受热,避免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罐体内的菌液能够被均匀加热,提高了细菌培养的效率。

A kind of liquid cultur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液培养罐
本技术涉及菌液培养设备,特别是菌液培养罐。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利用细菌来分解垃圾并抑制异味的产生,其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垃圾处理方式。一般的,对于细菌的培植,是将菌种、营养液和水混合成的菌液注入培养罐,在培养罐内进行培养,同时对培养罐进行加温,以使菌液处在合适的温度范围。现有的培养罐一般是在罐体上设置加热装置,通过罐体的侧壁将热量传导至菌液,这种加热方式,其热源的位置较为单一,容易存在受热不均的情况。有鉴于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使菌液能够更为均匀地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菌液培养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液培养罐,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第一罐壳以及设置在第一罐壳内的第二罐壳,所述第一罐壳和第二罐壳之间具有间距以在第一罐壳和第二罐壳之间形成加热腔;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搅拌桨,枢设在所述罐体上,所述搅拌桨上设置有导电滑环;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上并与所述搅拌桨相连接;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搅拌桨上并与所述导电滑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腔内灌注有导热工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盘绕成螺旋状。优选的,所述加热腔内灌注有导热工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导热管。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包括若干桨段,相邻桨段之间通过一拼装结构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温度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在搅拌桨上设置第二加热装置,可对菌液进行加热,且第二加热装置可跟随搅拌桨的转动而移动,可确保菌液能够均匀受热,避免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罐体内的菌液能够被均匀加热,提高了细菌培养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第二加热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搅拌桨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本技术是一种菌液培养罐,其包括罐体1、第一加热装置2、搅拌桨3、旋转驱动装置4以及第二加热装置5。罐体1包括第一罐壳11以及设置在第一罐壳11内的第二罐壳12,第一罐壳11和第二罐壳12之间具有间距以在第一罐壳11和第二罐壳12之间形成加热腔13。第一加热装置2设置在加热腔13内。搅拌桨3枢设在罐体1上,在搅拌桨3上设置有导电滑环6。旋转驱动装置4设置在罐体1上并与搅拌桨3相连接,以驱动搅拌桨3旋转。第二加热装置5设置在搅拌桨3上并与导电滑环6电性连接,通过导电滑环6向第二加热装置5供电。旋转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1和减速器42,电机41或者减速器42安装在罐体1上,减速器42同时连接电机41和搅拌桨3。具体的,加热腔13内灌注有导热工质,该导热工质为水或者导热油或者其他成分的导热液。第一加热装置2包括电热管,电热管盘绕成螺旋状。电热管通电时可将导热工质加热,导热工质将热量传导至第二罐壳12,通过第二罐壳12将热量均匀传导至菌液。电热管亦可替换为PTC电热板的结构。此外,作为另一种结构,第一加热装置2包括至少一导热管。在使用时,导热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外界加热设备连通,通过外界加热设备向导热管内循环输送加热后的导热工质,然后将热量传导至菌液。当然,亦可不在加热腔13内灌注导热工质,第一加热装置2包括电热膜,电热膜贴附于第二罐壳12的外侧壁上。电热膜可对第二罐壳12均匀加热,以将热量均匀传导至菌液。搅拌桨3包括若干桨段31,相邻桨段31之间通过一拼装结构3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拼装结构32包括相互配合的螺纹头321和螺纹筒322,螺纹头321设置在其中一个桨段31上,螺纹筒322设置于另一个桨段31上,螺纹头321螺设于螺纹筒322内。为防止松脱,在螺纹筒322上安装有螺栓,螺栓的端部抵接螺纹头321的侧壁。另外,拼装结构32亦可为法兰连接结构或者插接结构。罐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温度计,用以监测罐体1内菌液的温度。第二加热装置5包括散热座51和发热体52,散热座51通过螺栓锁附在搅拌桨3上。散热座51上具有容置腔511,发热体52位于容置腔511内。发热体52可采用电热管、电热丝、电热膜以及PTC电热板等结构,其中,电热膜贴附于容置腔511的内壁。在散热座51上还设置有散热片53,利用散热片53将发热体52发出的热量快速、均匀散发到菌液中,且搅拌桨3转动时可带动散热片53搅动菌液,以提高菌液搅拌的效率。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液培养罐,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体(1),所述罐体(1)包括第一罐壳(11)以及设置在第一罐壳(11)内的第二罐壳(12),所述第一罐壳(11)和第二罐壳(12)之间具有间距以在第一罐壳(11)和第二罐壳(12)之间形成加热腔(13);/n第一加热装置(2),设置在所述加热腔(13)内;/n搅拌桨(3),枢设在所述罐体(1)上,所述搅拌桨(3)上设置有导电滑环(6);/n旋转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罐体(1)上并与所述搅拌桨(3)相连接;/n第二加热装置(5),设置在所述搅拌桨(3)上并与所述导电滑环(6)电性连接;/n第二加热装置(5)包括散热座(51)和发热体(52),散热座(51)通过螺栓锁附在搅拌桨(3)上,散热座(51)上具有容置腔(511),发热体(52)位于容置腔(5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液培养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1),所述罐体(1)包括第一罐壳(11)以及设置在第一罐壳(11)内的第二罐壳(12),所述第一罐壳(11)和第二罐壳(12)之间具有间距以在第一罐壳(11)和第二罐壳(12)之间形成加热腔(13);
第一加热装置(2),设置在所述加热腔(13)内;
搅拌桨(3),枢设在所述罐体(1)上,所述搅拌桨(3)上设置有导电滑环(6);
旋转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罐体(1)上并与所述搅拌桨(3)相连接;
第二加热装置(5),设置在所述搅拌桨(3)上并与所述导电滑环(6)电性连接;
第二加热装置(5)包括散热座(51)和发热体(52),散热座(51)通过螺栓锁附在搅拌桨(3)上,散热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燕贺庆胜龙少平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映山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