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998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修复河岸植被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黄壤类型植被现状,选择春夏秋生长,冬季休眠,耐水湿具发达根系和根状茎系统的多年生植物;步骤二、根据所在地不同坡度种植相应多年生植物,并且保留原有各种植物及其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湿地植物具发达根系和根状茎系统及巨大表面,不仅从表层到深层包裹固定河岸沙土,还能吸收和吸附固定水体污染物,达到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和水体污染目的。

A method of restoration of yellow soil vegetation with mixed perennial wetland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修复河岸植被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激增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包括河岸带在内的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发生严重退化,因此,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恢复生态学已成为国际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三峡库区消落带等黄壤类型植被因三峡大坝修建改变原有水文条件和季相,有待种植湿地植物修复被破坏的植被,稳固河岸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这种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的方法,采用保留消落带原有各种植物及其数量,密集栽培春夏秋生长,耐水湿具发达根系和根状茎系统的多年生植物,有效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稳固河岸,也能吸收和吸附固定水体污染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黄壤类型植被现状,选择春夏秋生长,冬季休眠,耐水湿具发达根系和根状茎系统的多年生植物;步骤二、根据所在地不同坡度种植相应多年生植物,并且保留原有各种植物及其数量。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坡度为0°-8°范围时,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荻草之间或相互之间种植株行距在10-20厘米,其中所述荻草株行距在30-40厘米。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坡度为8°-25°范围时,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荻草、岗柴、芦苇、芦竹之间或相互之间种植株行距在5-15厘米,其中所述荻草株行距在25-35厘米,所述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25-40厘米。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坡度在25°-35°范围时,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荻草、岗柴、芦苇、芦竹之间或相互之间种植株行距在5-15厘米,其中所述荻草株行距在20-30厘米,所述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20-35厘米。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坡度在35°-45°范围时,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荻草、岗柴、芦苇、芦竹之间或相互之间种植株行距在5-10厘米,其中所述荻草株行距在15-25厘米,所述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15-30厘米。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坡度在45°-90°范围时,结合工程砼网格,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虉草、荻草、岗柴、芦苇、芦竹之间或相互之间种植株行距在5-15厘米,其中所述荻草株行距在15-35厘米,所述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20-40厘米。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利用这些多年生湿地植物具有的发达根系和根状茎系统,来有效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稳固河岸,同时还能吸收和吸附固定水体污染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地址选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并且保留原有各种植物及其数量。在早春杂草萌发的枯水时期,根据各区域坡度种植不同多年生植物,坡度在0°的平地,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20厘米,荻草株行距在40厘米。坡度为8°时,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15厘米,荻草株行距在35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40厘米。坡度为25°时,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15厘米,荻草株行距在30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35厘米。坡度为35°时,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10厘米,荻草株行距在25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30厘米。坡度为45°时,结合工程砼网格,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虉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15厘米,荻草株行距在35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40厘米。实施例2地址选在贵州,并且保留原有各种植物及其数量。根据各区域坡度种植不同多年生植物,坡度在8°的平地,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10厘米,荻草株行距在30厘米。坡度为25°时,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5厘米,荻草株行距在25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25厘米。坡度为35°时,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5厘米,荻草株行距在20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20厘米。坡度为45°时,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5厘米,荻草株行距在15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15厘米。坡度为45°时,结合工程砼网格,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虉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5厘米,荻草株行距在15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20厘米。实施例3地址选在重庆山区,并且保留原有各种植物及其数量。根据各区域坡度种植不同多年生植物,坡度在4°的平地,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15厘米,荻草株行距在35厘米。坡度为16°时,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10厘米,荻草株行距在30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32厘米。坡度为30°时,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10厘米,荻草株行距在25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27厘米。坡度为37°时,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7厘米,荻草株行距在20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22厘米。坡度为45°时,结合工程砼网格,种植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虉草混合群落株行距在10厘米,荻草株行距在25厘米,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30厘米。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根据黄壤类型植被现状,选择春夏秋生长,冬季休眠,耐水湿具发达根系和根状茎系统的多年生植物;/n步骤二、根据所在地不同坡度种植相应多年生植物,并且保留原有各种植物及其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黄壤类型植被现状,选择春夏秋生长,冬季休眠,耐水湿具发达根系和根状茎系统的多年生植物;
步骤二、根据所在地不同坡度种植相应多年生植物,并且保留原有各种植物及其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坡度为0°-8°范围时,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荻草之间或相互之间种植株行距在10-20厘米,其中所述荻草株行距在30-4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黄壤类型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坡度为8°-25°范围时,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牛鞭草、荻草、岗柴、芦苇、芦竹之间或相互之间种植株行距在5-15厘米,其中所述荻草株行距在25-35厘米,所述岗柴,芦苇,芦竹株行距在25-4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东张霞魏红波杨小林周存宇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