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大口径金属波纹管成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72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大口径金属波纹管成型机构,包括机架以及沿机架横向依次设置的冲油增压油缸、波纹管成型模具以及顶推油缸,冲油增压油缸包括中间缸体、与中间缸体前端连接的前缸筒、与前缸筒前端连接的前缸体、设于前缸筒内的前活塞、与中间缸体后端连接的后缸筒、与后缸筒后端连接的后缸体、设于后缸筒内的后活塞,前缸体连接夹头座,夹头座连接有用于夹紧并密封管坯其中一端的夹头组件,前活塞的活塞杆穿过夹头组件,前活塞的内部具有油孔,后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有在成型完成后将管坯从夹头组件中推出的推板,顶推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在成型过程中压缩管坯另外一端的压缩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成型大口径金属波纹管。

A horizontal large-diameter metal bellows form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大口径金属波纹管成型机构
本技术涉及金属波纹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大口径金属波纹管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立式波纹管成型机的通用性较差,结构复杂,特别对于大口径类的波纹管需要制作体型较为庞大的机械结构,且波纹数越多,设备越高,同时对模具加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卧式大口径金属波纹管成型机构,方便成型大口径金属波纹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大口径金属波纹管成型机构,包括机架以及沿机架横向依次设置的冲油增压油缸、波纹管成型模具以及顶推油缸,所述冲油增压油缸包括中间缸体、与中间缸体前端连接的前缸筒、与前缸筒前端连接的前缸体、设于前缸筒内的前活塞、与中间缸体后端连接的后缸筒、与后缸筒后端连接的后缸体、设于后缸筒内的后活塞,所述前缸体连接夹头座,所述夹头座连接有用于夹紧并密封管坯其中一端的夹头组件,前活塞的活塞杆穿过夹头组件,前活塞的内部具有油孔,后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有在成型完成后将管坯从夹头组件中推出的推板,顶推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在成型过程中压缩管坯另外一端的压缩板。可选的,所述夹头组件包括夹头外圈、夹头内圈、密封圈、夹头芯,夹头外圈具有端壁和内孔,夹头内圈和密封圈设于夹头外圈内孔中且夹头内圈与端壁抵接,夹头芯包括柱体和凸缘,柱体插入密封圈和夹头内圈内孔,凸缘与密封圈端面抵接,端壁设有通孔,夹头芯设有螺纹孔,前活塞的活塞杆头部设有螺杆部,螺杆部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可选的,所述夹头座设有螺纹安装孔,所述夹头外圈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螺纹安装孔螺纹连接。可选的,所述波纹管成型模具包括复数个相互独立且可拆分的圆环,管坯从圆环内孔穿过.可选的,所述圆环包括外圈和内圈,内圈由中间对半分开,内圈组合后旋转安装于外圈内。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定位圆环外圆的至少三根定位导轨,且其中一根为可以轴向移动的活动导轨。可选的,后活塞的活塞杆连接一块圆板,圆板沿周向垂直固定三根连接杆,连接杆与推板固定。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管坯一端插入夹头组件的夹头芯与夹头外圈之间的缝隙,并使用密封圈密封,成型模具为复数的相互独立的可拆分的圆环,管坯自圆环内孔穿过,定位导轨限制圆环的位置,确保成型质量,在冲油动作开始时,前缸体进油口开始进油,并推动前活塞向中间缸体方向运动,到位后,前活塞内部油孔与前缸筒内部型腔连通,同时前活塞会压紧夹头组件中的密封圈起密封左右,此时油液进入前活塞内部的油孔,进而进入管坯开始冲油,冲油过程中管坯在成型模具限制下膨胀,同时压缩板压缩使管坯成为波纹管。2、波纹管成型模具包括复数个相互独立且可拆分的圆环,内圈由中间对半分开,内圈组合后旋转安装于外圈内,成型完成后拆卸时需要把内圈拆下来才能把圆环与产品分离,方便模具的拆卸和更换。3、成型完成后拆卸时需要把内圈拆下来才能把圆环与产品分离,如果导轨都是固定的,圆环拆卸、安装都不方便,因此其中一根为可以轴向移动并拆除的活动导轨,以方便圆环取下。成型完成后,冲油油缸已经卸荷,无压力,此时密封圈已经不受挤压并回复到初始位置,产品口部在夹头组件内不受挤压力,但是用手直接去取的话还是比较吃力,因此设计有后活塞,当要退料时,后活塞驱动推板推动成型好的产品离开夹头组件,到位后后活塞回复初始位置,推板同时与产品分开回复初始位置,推料完成,此时移掉活动导轨,产品可顺利取下。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夹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冲油增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冲油增压油缸;2-推板;3-机架;4-定位导轨;5-顶推油缸;51-压缩板;6-夹头外圈;61-通孔;62-螺纹部;7-夹头内圈;8-密封圈;9-夹头芯;91-凸缘;92-螺纹孔;10-后缸体;11-后缸筒;12-后活塞;13-中间缸体;14-前缸筒;15-前活塞;151-油孔;152-螺杆部;16-前缸体;17-夹头座;171-螺纹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大口径金属波纹管成型机构,包括机架3以及沿机架横向依次设置的冲油增压油缸1、波纹管成型模具以及顶推油缸5。参考图3所示,所述冲油增压油缸1包括中间缸体13、与中间缸体前端连接的前缸筒14、与前缸筒前端连接的前缸体16、设于前缸筒内的前活塞15、与中间缸体后端连接的后缸筒11、与后缸筒后端连接的后缸体10、设于后缸筒内的后活塞12,所述前缸体16连接夹头座17,所述夹头座17连接有用于密封管坯端口的夹头组件,前活塞的活塞杆穿过夹头组件,前活塞的内部具有油孔151,用于向管坯内部冲油和从管坯内部回油。后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有在成型完成后将管坯从夹头组件中推出的推板2,顶推油缸5的活塞杆连接有在成型过程中压缩管坯另外一端的压缩板51。参考图2所示,所述夹头组件包括夹头外圈6、夹头内圈7、密封圈8、夹头芯9,夹头外圈6具有端壁和内孔,夹头内圈7和密封圈8设于夹头外圈6内孔中且夹头内圈与端壁抵接,夹头芯9包括柱体和凸缘91,柱体插入密封圈和夹头内圈内孔,凸缘与密封圈端面抵接,端壁设有通孔61,夹头芯9设有螺纹孔92,前活塞的活塞杆头部设有螺杆部152,螺杆部152穿过通孔61与螺纹孔92螺纹连接。另外,所述夹头座17设有螺纹安装孔171,所述夹头外圈6设有螺纹部62,所述螺纹部62与螺纹安装孔171螺纹连接。冲油增压油缸工作原理:冲油:在冲油动作开始时,前缸体16进油口开始进油,并推动前活塞15向中间缸体13方向运动,到位后,前活塞15内部油孔与前缸筒14内部型腔连通,同时前活塞会压紧夹头组件中的密封圈8起密封左右,此时油液进入前活塞15内部的油孔151,进而进入管坯开始冲油。回油:中间缸体13与前缸筒14联通的油口进油,推动前活塞15向夹头组件方向运动,到位后,前活塞15与前缸筒14内部型腔连接通道被切断,同时夹头组件中的密封圈8松开卸油。后活塞的动作原理与前后塞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所述波纹管成型模具包括复数个相互独立且可拆分的圆环,管坯从圆环内孔穿过。所述圆环包括外圈和内圈,内圈由中间对半分开,内圈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大口径金属波纹管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沿机架横向依次设置的冲油增压油缸、波纹管成型模具以及顶推油缸,所述冲油增压油缸包括中间缸体、与中间缸体前端连接的前缸筒、与前缸筒前端连接的前缸体、设于前缸筒内的前活塞、与中间缸体后端连接的后缸筒、与后缸筒后端连接的后缸体、设于后缸筒内的后活塞,所述前缸体连接夹头座,所述夹头座连接有用于夹紧并密封管坯其中一端的夹头组件,前活塞的活塞杆穿过夹头组件,前活塞的内部具有油孔,后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有在成型完成后将管坯从夹头组件中推出的推板,顶推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在成型过程中压缩管坯另外一端的压缩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大口径金属波纹管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沿机架横向依次设置的冲油增压油缸、波纹管成型模具以及顶推油缸,所述冲油增压油缸包括中间缸体、与中间缸体前端连接的前缸筒、与前缸筒前端连接的前缸体、设于前缸筒内的前活塞、与中间缸体后端连接的后缸筒、与后缸筒后端连接的后缸体、设于后缸筒内的后活塞,所述前缸体连接夹头座,所述夹头座连接有用于夹紧并密封管坯其中一端的夹头组件,前活塞的活塞杆穿过夹头组件,前活塞的内部具有油孔,后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有在成型完成后将管坯从夹头组件中推出的推板,顶推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在成型过程中压缩管坯另外一端的压缩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大口径金属波纹管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组件包括夹头外圈、夹头内圈、密封圈、夹头芯,夹头外圈具有端壁和内孔,夹头内圈和密封圈设于夹头外圈内孔中且夹头内圈与端壁抵接,夹头芯包括柱体和凸缘,柱体插入密封圈和夹头内圈内孔,凸缘与密封圈端面抵接,端壁设有通孔,夹头芯设有螺纹孔,前活塞的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峰高延刚苏光杨寿民欧阳曜林沈丁风
申请(专利权)人:花园金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