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切吸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9605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切吸氧装置,包括气管切开插管和供氧组件,所述气管切开插管包括接口部、插管管体,所述插管管体设置于所述患者气管内,所述接口部和所述插管管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上设置有气流管道接嘴,所述气流管道接嘴连通有沿所述衔接管和所述插管管体内下伸的进气管;所述供氧组件包括三通管、供气管、氧气源和加湿器,所述三通管通过所述供气管与所述气流管道接嘴连接,所述加湿器、所述氧气源均与所述三通管连接;所述加湿器、所述氧气源均设置有微量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三通管的设置,避免现有技术常规的吸氧管道和气道湿化管道独立分离设置,有效降低气道阻力,便于进行吸痰操作。

A kind of air cutting and oxygen absorp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切吸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切吸氧装置。
技术介绍
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射流给氧,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氧疗效果好,是临床常用的给氧途径。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多为危重病人,在给氧的同时,常需向气管内持续滴入湿化液,同时还需吸痰管10吸痰。这些在重症监护病房都非常常见。目前大部分医院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给氧常规做法是取一次性头皮针,剪去针头部分,将普通吸氧管的鼻腔吸氧部分剪掉,将头皮针底端与普通吸氧管连接,将其放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并用胶布将头皮针余留部分固定。此法容易使吸氧管脱出,如不能及时发现,会导致患者缺氧等后果;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滴药湿化常用输液器剪去头端一次性头皮针钢针部分,将软管置入气管套管或插管内,当病人需要吸痰时将吸氧管和湿化管取出并妥善放置,吸痰完毕后将吸氧管和湿化管末端重新放置在气管套管或插管内并给予固定。现有的方法操作不方便,程序复杂,不仅增加了护士工作量,而且多种管道同时放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使导管内径显著变小,气流阻力增加,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切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切开插管和供氧组件,所述气管切开插管包括接口部、插管管体,所述插管管体设置于患者气管内,所述接口部和所述插管管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上设置有气流管道接嘴,所述气流管道接嘴连通有沿所述衔接管和所述插管管体内下伸的进气管;所述供氧组件包括三通管、供气管、氧气源和加湿器,所述三通管通过所述供气管与所述气流管道接嘴连接,所述加湿器、所述氧气源均与所述三通管连接;所述加湿器、所述氧气源均设置有微量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切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切开插管和供氧组件,所述气管切开插管包括接口部、插管管体,所述插管管体设置于患者气管内,所述接口部和所述插管管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上设置有气流管道接嘴,所述气流管道接嘴连通有沿所述衔接管和所述插管管体内下伸的进气管;所述供氧组件包括三通管、供气管、氧气源和加湿器,所述三通管通过所述供气管与所述气流管道接嘴连接,所述加湿器、所述氧气源均与所述三通管连接;所述加湿器、所述氧气源均设置有微量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设置为具有短边和长边的L型管,所述短边和所述长边连通,所述短边端部贯穿所述衔接管侧壁并伸出所述衔接管外部,所述进气管伸出所述衔接管的端部设置所述气流管道接嘴,且所述短边和所述衔接管侧壁密封连接;所述长边设置于所述衔接管和所述插管管体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切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内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套接在所述长边外部的固定套和绕所述固定套环形均布的固定筋,所述固定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套和所述衔接管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设置为圆柱型中空结构,所述接口部和所述插管管体在与所述衔接管连接的连接端部设置为对应的环状;所述衔接管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道玉尹乃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