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口咽通气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604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口咽通气道组件,包括口咽通气道、牙垫、调节旋钮和固定带,口咽通气道包括弯管、过渡段、调节段、氧气管道和止转滑槽;牙垫包括牙垫体、弧形挡板、通槽、止转滑块、旋钮座和凹槽;口咽通气道穿过牙垫体的内部通道,止转滑块安装于止转滑槽之内,调节旋钮安装在旋钮座之内,并通过螺纹连接口咽通气道的调节段;以及氧气管道开口连接临床上所用的吸氧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调节口咽通气道的长度,而且能够方便地连接吸氧管给病人,省去了固定吸氧管的步骤。

Integrated oropharyngeal airway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口咽通气道组件
本技术属于医疗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口咽通气道组件。
技术介绍
口咽通气道用于昏迷和全身麻醉未清醒者,防止舌根后坠导致的呼吸道梗阻。口咽通气道是保证气道通畅必不可少的医疗器具之一,是一种简易方便的声门外通气装置。目前在麻醉科、呼吸内科、ICU和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常作为气道管理辅助器具,为气管插管必备设备。口咽通气道置入后的理想对位是:从患者的口腔插入到咽腔后,咽端位于声门外0.5cm处,开口正对声门,而翼缘紧贴于口唇之上。如此对位可以支撑起咽后壁,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目前临床上应用传统口咽通气道之前需要首先选择型号,指导其型号选择的方法主要按照病人的口腔深度来选择,通常采用口外测量确定,即根据病人口唇中部至下颌角下缘长度来选择相应长度的口咽通气道。因此,在应用传统口咽通气道之前,需要准备多个型号,准备工作较繁琐,特别是在急救过程中,准备多个型号口咽通气道存在不方便查找和携带的问题,与氧气管连接时,存在吸氧管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口咽通气道组件,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通过设计优化现有口咽通气道组件,不仅可以调节口咽通气道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病人需求,而且带有氧气管道,可以直接连接临床上所用的吸氧管,防止吸氧管脱落,保证病人氧供。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式口咽通气道组件,包括口咽通气道、牙垫、调节旋钮和固定带,所述口咽通气道包括弯管、过渡段、调节段、氧气管道和止转滑槽,所述过渡段设于弯管的第二端,所述调节段设于过渡段的第二端,其内部通道截面为圆形,外圆柱面设有螺纹;所述氧气管道设于过渡段与弯管一侧的管壁内,沿着过渡段与弯管的曲线形状贯通过渡段的第二端面与弯管的第一端面;所述止转滑槽有多个,对称设于调节段的两侧,且所述氧气管道一侧的止转滑槽与所述氧气管道的第二端相通;所述牙垫包括牙垫体、弧形挡板、通槽、止转滑块、旋钮座和凹槽,所述牙垫体设置为外圆柱面设有平面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弧形挡板为对称体,设于牙垫体的第二端,且所述弧形挡板的第一对称平面垂直于所述牙垫体的外柱体平面;所述通槽有多个,对称设于弧形挡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通槽的第一内表面垂直于所述牙垫体的外柱体平面;所述止转滑块有多个,对称设于所述牙垫体第二端的内表面处,且所述止转滑块的对称平面垂直于所述牙垫体的外柱体平面;所述旋钮座为沉头座,设于弧形挡板的中央位置;所述旋钮座的第一端的内圆柱面设有凹槽;以及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旋钮柱体、旋转体和凸唇,所述旋转体设于旋钮柱体的第二端,均为空心圆柱,且设有内螺纹;所述凸唇设于旋钮柱体的第一端;所述口咽通气道穿过所述牙垫体的内部通道,所述止转滑块安装于所述止转滑槽之内,所述调节旋钮安装于所述旋钮座,并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口咽通气道的调节段,且所述凸唇卡入所述凹槽之中,所述固定带为一扁平弹性可伸展带,安装于所述通槽之上。优选地,所述过渡段呈空心圆台形,所述过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弯管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一端的截面尺寸与弯管的截面尺寸相同,所述过渡段的第二端与调节段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二端的截面尺寸与调节段的截面尺寸相同,所述过渡段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尺寸平缓过渡。优选地,所述止转滑块的数量与所述止转滑槽的数量相同,且所述口咽通气道安装于所述牙垫体的内部,止转滑块与止转滑槽形成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体与旋钮柱体的内部尺寸相同,旋转体的外部尺寸大于旋钮柱体的外部尺寸,所述旋转体的外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弧形槽,所述旋钮柱体的外径与旋钮座的大径相同。优选地,所述氧气管道的内径尺寸大于临床上所用吸氧管的外径尺寸,所述吸氧管安装于所述氧气管道内。优选地,所述凸唇安装于凹槽之内,且所述凸唇在凹槽之中可自由转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口咽通气道组件的结构上进行了很大地改进,通过设置螺旋组件,使其成为了整体式结构,方便了医疗器械的管理和使用后的消毒处理,此外,可根据病人的口腔深度对其进行调节,大大地减少了口咽通气道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配分解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口咽通气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口咽通气道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牙垫第一轴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牙垫第二轴测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技术的调节旋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尽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口咽通气道组件,如图1~3所示,包括口咽通气道1、牙垫2、调节旋钮3和固定带4,口咽通气道1包括弯管11、过渡段12、调节段13、氧气管道14和止转滑槽15,过渡段12设于弯管11的第二端,调节段13设于过渡段12的第二端,其内部通道截面为圆形,外圆柱面设有螺纹;氧气管道14设于过渡段12与弯管11一侧的管壁内,沿着过渡段12与弯管11的曲线形状贯通过渡段12的第二端面与弯管11的第一端面;止转滑槽15有多个,对称设于调节段13的两侧,且氧气管道14一侧的止转滑槽15与氧气管道14的第二端相通。如图4和图5所示,牙垫2包括牙垫体21、弧形挡板22、通槽23、止转滑块24、旋钮座25和凹槽26,牙垫体21设置为外圆柱面设有平面的空心圆柱体;弧形挡板22为对称体,设于牙垫体21的第二端,且弧形挡板22的第一对称平面垂直于牙垫体21的外柱体平面27;通槽23有多个,对称设于弧形挡板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通槽23的第一内表面垂直于牙垫体21的外柱体平面27;止转滑块24有多个,对称设于牙垫体21第二端的内表面处,且止转滑块24的对称平面垂直于牙垫体21的外柱体平面27;旋钮座25为沉头座,设于弧形挡板22的中央位置;旋钮座25的第一端的内圆柱面设有凹槽26;如图6所示,调节旋钮3包括旋钮柱体31、旋转体32和凸唇33,旋转体32设于旋钮柱体31的第二端,均为空心圆柱,且设有内螺纹;凸唇33设于旋钮柱体31的第一端。口咽通气道1穿过牙垫体21的内部通道,止转滑块24安装于止转滑槽15之内,调节旋钮3安装于旋钮座25,并通过螺纹连接于口咽通气道1的调节段13,且凸唇33卡入凹槽26之中,固定带4为一扁平弹性可伸展带,安装于通槽23之上。过渡段12呈空心圆台形,过渡段12的第一端与弯管11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一端的截面尺寸与弯管11的截面尺寸相同,过渡段12的第二端与调节段13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二端的截面尺寸与调节段13的截面尺寸相同,过渡段12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尺寸平缓过渡。止转滑块24的数量与止转滑槽15的数量相同,且口咽通气道1安装于牙垫体21的内部,止转滑块24与止转滑槽15形成滑动配合。旋转体32与旋钮柱体31的内部尺寸相同,旋转体32的外部尺寸大于旋钮柱体31的外部尺寸,旋转体32的外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弧形槽,旋钮柱体31的外径与旋钮座25的大径相同,氧气管道14的内径尺寸大于临床上所用吸氧管5的外径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口咽通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口咽通气道、牙垫、调节旋钮和固定带,/n所述口咽通气道包括弯管、过渡段、调节段、氧气管道和止转滑槽,所述过渡段设于弯管的第二端,所述调节段设于过渡段的第二端,其内部通道截面为圆形,外圆柱面设有螺纹;所述氧气管道设于过渡段与弯管一侧的管壁内,沿着过渡段与弯管的曲线形状贯通过渡段的第二端面与弯管的第一端面;所述止转滑槽有多个,对称设于调节段的两侧,且所述氧气管道一侧的止转滑槽与所述氧气管道的第二端相通;/n所述牙垫包括牙垫体、弧形挡板、通槽、止转滑块、旋钮座和凹槽,所述牙垫体设置为外圆柱面设有平面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弧形挡板为对称体,设于牙垫体的第二端,且所述弧形挡板的第一对称平面垂直于所述牙垫体的外柱体平面;所述通槽有多个,对称设于弧形挡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通槽的第一内表面垂直于所述牙垫体的外柱体平面;所述止转滑块有多个,对称设于所述牙垫体第二端的内表面处,且所述止转滑块的对称平面垂直于所述牙垫体的外柱体平面;所述旋钮座为沉头座,设于弧形挡板的中央位置;所述旋钮座第一端的内圆柱面设有凹槽;以及/n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旋钮柱体、旋转体和凸唇,所述旋转体设于旋钮柱体的第二端,均为空心圆柱,且设有内螺纹;所述凸唇设于旋钮柱体的第一端;所述口咽通气道穿过所述牙垫体的内部通道,所述止转滑块安装于所述止转滑槽之内,所述调节旋钮安装于所述旋钮座,并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口咽通气道的调节段,且所述凸唇卡入所述凹槽之中,所述固定带为一扁平弹性可伸展带,安装于所述通槽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口咽通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口咽通气道、牙垫、调节旋钮和固定带,
所述口咽通气道包括弯管、过渡段、调节段、氧气管道和止转滑槽,所述过渡段设于弯管的第二端,所述调节段设于过渡段的第二端,其内部通道截面为圆形,外圆柱面设有螺纹;所述氧气管道设于过渡段与弯管一侧的管壁内,沿着过渡段与弯管的曲线形状贯通过渡段的第二端面与弯管的第一端面;所述止转滑槽有多个,对称设于调节段的两侧,且所述氧气管道一侧的止转滑槽与所述氧气管道的第二端相通;
所述牙垫包括牙垫体、弧形挡板、通槽、止转滑块、旋钮座和凹槽,所述牙垫体设置为外圆柱面设有平面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弧形挡板为对称体,设于牙垫体的第二端,且所述弧形挡板的第一对称平面垂直于所述牙垫体的外柱体平面;所述通槽有多个,对称设于弧形挡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通槽的第一内表面垂直于所述牙垫体的外柱体平面;所述止转滑块有多个,对称设于所述牙垫体第二端的内表面处,且所述止转滑块的对称平面垂直于所述牙垫体的外柱体平面;所述旋钮座为沉头座,设于弧形挡板的中央位置;所述旋钮座第一端的内圆柱面设有凹槽;以及
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旋钮柱体、旋转体和凸唇,所述旋转体设于旋钮柱体的第二端,均为空心圆柱,且设有内螺纹;所述凸唇设于旋钮柱体的第一端;所述口咽通气道穿过所述牙垫体的内部通道,所述止转滑块安装于所述止转滑槽之内,所述调节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华李娜徐璟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总医院煤炭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