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颖专利>正文

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547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具体涉及妇科领域,包括空针主体,所述空针主体包括针尖部,所述针尖部尾端固定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尾端固定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尾端固定设有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尾端固定设有第四折弯部,所述第四折弯部尾端设有针尾部,所述空针主体内部设有空槽,所述针尖部侧壁上贯穿设有进液孔,所述针尾部上贯穿设有出液孔,所述进液孔与出液孔均与空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进入缝合线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患者体液量,进而有效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可以减少后续的消炎处理次数,进而缩短了治疗周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人力负担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A special empty needle for cervical sea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
本技术涉及妇科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
技术介绍
宫颈封闭术是指在阴道前壁中央与后壁中央各切除一条长方形等大的粘膜,然后将阴道前壁上的切除处与阴道后壁上的切除处缝合,当阴道前壁与阴道后壁愈合后就会形成中隔,而中隔左右两侧则形成裂隙通道,以达到阻止膀胱、直肠和子宫的脱出,且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的效果,手术简单易行,效果较好。在将阴道前壁上的切除处与阴道后壁上的切除处缝合时,就需要使用到缝合针,现有技术中的缝合针大多为制式缝合针,在进行阴道前壁上的切除处与阴道后壁上的切除处缝合时,实际使用效果较差,缝合时容易将患者的体液带入缝合处,即缝合线与人体组织的空隙之间,进而导致患者伤口感染率较高,需要较为反复的后续消炎处理,既延长了治疗周期,同时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人力负担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通过设有进液孔、出液孔和空槽,同时使进液孔与出液孔均与空槽连通,以便于在缝合时,当针尖部插入患者的身体组织后,体液由进液孔进入到空槽中,经过空槽的存储以及传输后,再由出液孔流出,进而可以有效减少进入缝合线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患者体液量,进而有效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可以减少后续的消炎处理次数,进而缩短了治疗周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人力负担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设计合理,更加便于推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包括空针主体,所述空针主体包括针尖部,所述针尖部尾端固定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尾端固定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尾端固定设有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尾端固定设有第四折弯部,所述第四折弯部尾端设有针尾部,所述空针主体内部设有空槽,所述针尖部侧壁上贯穿设有进液孔,所述针尾部上贯穿设有出液孔,所述进液孔与出液孔均与空槽连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尾部上贯穿设有穿线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空针主体外侧设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设有多个,所述导流通道开口处设有平滑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槽设于针尖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第四折弯部和针尾部内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通道设于针尖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第四折弯部和针尾部外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尖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第四折弯部和针尾部均由不锈钢制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有进液孔、出液孔和空槽,同时使进液孔与出液孔均与空槽连通,以便于在缝合时,当针尖部插入患者的身体组织后,体液由进液孔进入到空槽中,经过空槽的存储以及传输后,再由出液孔流出,进而可以有效减少进入缝合线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患者体液量,进而有效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可以减少后续的消炎处理次数,进而缩短了治疗周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人力负担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设计合理,更加便于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有多个导流组件,以便于利用导流组件将未由进液孔进入到空槽的体液进行导向,从而使得其可以通过导流组件逐渐由缝合处流出,进而与空槽相配合,进一步减少进入缝合线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患者体液量,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四折弯部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空针主体、2针尖部、3第一折弯部、4第二折弯部、5第三折弯部、6第四折弯部、7针尾部、8进液孔、9出液孔、10穿线孔、11导流组件、12导流通道、13平滑面、14空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包括空针主体1,所述空针主体1包括针尖部2,所述针尖部2尾端固定设有第一折弯部3,所述第一折弯部3尾端固定设有第二折弯部4,所述第二折弯部4尾端固定设有第三折弯部5,所述第三折弯部5尾端固定设有第四折弯部6,所述第四折弯部6尾端设有针尾部7,所述空针主体1内部设有空槽14,所述针尖部2侧壁上贯穿设有进液孔8,所述针尾部7上贯穿设有出液孔9,所述进液孔8与出液孔9均与空槽14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针尾部7上贯穿设有穿线孔10。进一步的,所述空针主体1外侧设有导流组件11,所述导流组件11包括导流通道12,所述导流通道12设有多个,所述导流通道12开口处设有平滑面13,通过设有多个导流组件11,以便于利用导流组件11将未由进液孔8进入到空槽14的体液进行导向,从而使得其可以通过导流组件11逐渐由缝合处流出,进而与空槽14相配合,进一步减少进入缝合线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患者体液量,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进一步的,所述空槽14设于针尖部2、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4、第三折弯部5、第四折弯部6和针尾部7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通道12设于针尖部2、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4、第三折弯部5、第四折弯部6和针尾部7外侧。进一步的,所述针尖部2、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4、第三折弯部5、第四折弯部6和针尾部7均由不锈钢制成,以便于保证本技术的强度。本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本技术通过设有进液孔8、出液孔9和空槽14,同时使进液孔8与出液孔9均与空槽14连通,以便于在缝合时,当针尖部2插入患者的身体组织后,体液由进液孔8进入到空槽14中,经过空槽14的存储以及传输后,再由出液孔9流出,进而可以有效减少进入缝合线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患者体液量,进而有效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可以减少后续的消炎处理次数,进而缩短了治疗周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人力负担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设计合理,更加便于推广;参照说明书附图4,本技术通过设有多个导流组件11,以便于利用导流组件11将未由进液孔8进入到空槽14的体液进行导向,从而使得其可以通过导流组件11逐渐由缝合处流出,进而与空槽14相配合,进一步减少进入缝合线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患者体液量,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包括空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针主体(1)包括针尖部(2),所述针尖部(2)尾端固定设有第一折弯部(3),所述第一折弯部(3)尾端固定设有第二折弯部(4),所述第二折弯部(4)尾端固定设有第三折弯部(5),所述第三折弯部(5)尾端固定设有第四折弯部(6),所述第四折弯部(6)尾端设有针尾部(7),所述空针主体(1)内部设有空槽(14),所述针尖部(2)侧壁上贯穿设有进液孔(8),所述针尾部(7)上贯穿设有出液孔(9),所述进液孔(8)与出液孔(9)均与空槽(1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包括空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针主体(1)包括针尖部(2),所述针尖部(2)尾端固定设有第一折弯部(3),所述第一折弯部(3)尾端固定设有第二折弯部(4),所述第二折弯部(4)尾端固定设有第三折弯部(5),所述第三折弯部(5)尾端固定设有第四折弯部(6),所述第四折弯部(6)尾端设有针尾部(7),所述空针主体(1)内部设有空槽(14),所述针尖部(2)侧壁上贯穿设有进液孔(8),所述针尾部(7)上贯穿设有出液孔(9),所述进液孔(8)与出液孔(9)均与空槽(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尾部(7)上贯穿设有穿线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颈封闭用专用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针主体(1)外侧设有导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颖吴浪涛奚经钰
申请(专利权)人:熊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