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坐浴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53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坐浴盆,包括外盆架、装水容器、座板、加水管,装水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收容腔,收容腔的开口处设喷淋头与出水管道之间通过喷淋管道相连通,喷淋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外盆架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出水管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与装水容器相拆卸设置,收容腔内设置有加热器,收容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装水容器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以及出水孔,出水孔与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上设置有抽水泵,出水口与进水孔之间连接有出水管道,装水容器的底部中心处镶嵌设置有喷淋头,在实现能够高度调节、自动加热以及自动冲洗的同时能够进行自动清洗。

Chinese medicine bid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坐浴盆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坐浴盆。
技术介绍
肛门疾病的患者需要采用水疗法进行治疗,采用的方法是病人坐在装有药液的坐浴盆上,由盆内的药液对病人肛门进行水疗。现有水疗时用的坐浴盆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不同身高病人的需求,且无法实现自动加热、自动冲洗以及自动清洗功能。中国专利201610165180.8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坐浴盆,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可装有药液的治疗盆,患者可坐于治疗盆上,所述治疗盆内设有对药液进行加热保温的加热保温装置,所述治疗盆由位于底座上的升降装置驱动升降。治疗盆可由位于底座上的升降装置驱动升降,从而可以使不同身高的病人较为舒适的坐在治疗盆上进行水疗;另外,本技术的智能电动坐浴盆,治疗盆内设有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不仅能够使治疗盆内的药液产生振动,同时还可以使药液产生旋流,药液对病人病患部位的作用力更大,治疗效果更好。其虽然设置了加热装置以及可以进行高度调节,但是其无法达到对病患进行冲洗以及对坐浴盆自动清洗的功能,病患使用后需要人工对坐浴盆进行清洗,操作及其不方便,此外上述坐浴盆中的药液为事先浸泡好再装入坐浴盆内使用,中药的性能无法完全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中药坐浴盆,在实现能够高度调节、自动加热以及自动冲洗的同时能够进行自动清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中药坐浴盆,包括具有内腔的外盆架、设置于所述内腔内的装水容器、滑动设置于所述外盆架上端部的座板、用于对装水容器加水的加水管,所述装水容器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容腔相连通且用于存放中药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装水容器相拆卸设置,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收容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装水容器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以及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孔之间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装水容器的底部中心处镶嵌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与所述出水管道之间通过喷淋管道相连通,所述喷淋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所述外盆架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出水管道之间通过排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所述出水管道靠近所述进水孔处设置有第三电磁阀门;所述座板与所述外盆架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所述座板与所述装水容器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防水挡围组件,所述防水挡围组件包括柔性且呈圆筒状的防水挡围、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水挡围上的若干圆环形的支撑环,若干所述支撑环沿着所述防水挡围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座板上还设置有分别控制所述抽水泵、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一电磁阀门、所述第二电磁阀门、所述第三电磁阀门工作/停止的控制开关。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垂直固定设置于所述座板的底部的圆筒形的插接部、垂直开设于所述外盆架上且与所述插接部相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横截面呈圆环形,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若干排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着所述装水容器的径向延伸,所述外盆架上滑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凸起,所述外盆架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孔穿过的穿孔。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收容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密封盖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弹性卡。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卡由弹片制成。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水挡围与所述座板以及所述装水容器均相拆卸设置且设置有拆卸结构。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拆卸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座板以及所述装水容器上的若干卡扣、设置于所述支撑环上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钩。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外盆架的内腔内设置有对所述加热器、所述抽水泵、所述第一电磁阀门、所述第二电磁阀门、所述第三电磁阀门进行供电的蓄电池。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外盆架上连接有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源线以及电源插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用于存放中药的纱布袋。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首先将坐浴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外盆架、第二部分为装水容器、第三部分为座板,座板与外盆架之间设置高度调节机构,继而可以调节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病人的需求,此外将外盆架和装水容器设计成分体式不仅满足了管道、抽水泵、电磁阀门的安装空间,而且可以实现药液的自循环,最重要的时中药为患者使用的同时进行浸泡,大大提高了中药药性的发挥,此外还能够进行冲洗,以及对坐浴盆的自动清洗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座板示意图;图3为防水挡围示意图;图4为定位环示意图。其中:1、外盆架;2、装水容器;3、座板;4、密封盖;5、加热器;6、进水管道;7、出水管道;8、抽水泵;9、喷淋管道;10、喷淋头;11、第一电磁阀门;12、排水管道;13、第二电磁阀门;14、第三电磁阀门;15、防水挡围组件;16、卡钩;17、定位环;18、定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中药坐浴盆,包括具有内腔的外盆架1、设置于所述内腔内的装水容器2、滑动设置于所述外盆架1上端部的座板3、用于对装水容器2加水的加水管,所述装水容器2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容腔相连通且用于存放中药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密封盖4与所述装水容器2相拆卸设置,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加热器5,所述收容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装水容器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以及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进水管道6,所述进水管道6上设置有抽水泵8,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孔之间连接有出水管道7,所述装水容器2的底部中心处镶嵌设置有喷淋头10,所述喷淋头10与所述出水管道7之间通过喷淋管道9相连通,所述喷淋管道9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11,所述外盆架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出水管道7之间通过排水管道12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12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13,所述出水管道7靠近所述进水孔处设置有第三电磁阀门14;所述座板3与所述外盆架1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所述座板3与所述装水容器2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防水挡围组件15,所述防水挡围组件15包括柔性且呈圆筒状的防水挡围、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水挡围上的若干圆环形的支撑环,若干所述支撑环沿着所述防水挡围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防水挡围可以有防水布或者塑料膜制成;所述座板3上还设置有分别控制所述抽水泵8、所述加热器5、所述第一电磁阀门11、所述第二电磁阀门13、所述第三电磁阀门14工作/停止的控制开关。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垂直固定设置于所述座板3的底部的圆筒形的插接部、垂直开设于所述外盆架1上且与所述插接部相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横截面呈圆环形,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坐浴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外盆架、设置于所述内腔内的装水容器、滑动设置于所述外盆架上端部的座板、用于对装水容器加水的加水管,所述装水容器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容腔相连通且用于存放中药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装水容器相拆卸设置,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收容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装水容器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以及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孔之间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装水容器的底部中心处镶嵌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与所述出水管道之间通过喷淋管道相连通,所述喷淋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所述外盆架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出水管道之间通过排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所述出水管道靠近所述进水孔处设置有第三电磁阀门;/n所述座板与所述外盆架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所述座板与所述装水容器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防水挡围组件,所述防水挡围组件包括柔性且呈圆筒状的防水挡围、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水挡围上的若干圆环形的支撑环,若干所述支撑环沿着所述防水挡围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n所述座板上还设置有分别控制所述抽水泵、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一电磁阀门、所述第二电磁阀门、所述第三电磁阀门工作/停止的控制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坐浴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外盆架、设置于所述内腔内的装水容器、滑动设置于所述外盆架上端部的座板、用于对装水容器加水的加水管,所述装水容器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容腔相连通且用于存放中药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装水容器相拆卸设置,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收容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装水容器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以及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孔之间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装水容器的底部中心处镶嵌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与所述出水管道之间通过喷淋管道相连通,所述喷淋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所述外盆架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出水管道之间通过排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所述出水管道靠近所述进水孔处设置有第三电磁阀门;
所述座板与所述外盆架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所述座板与所述装水容器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防水挡围组件,所述防水挡围组件包括柔性且呈圆筒状的防水挡围、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水挡围上的若干圆环形的支撑环,若干所述支撑环沿着所述防水挡围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座板上还设置有分别控制所述抽水泵、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一电磁阀门、所述第二电磁阀门、所述第三电磁阀门工作/停止的控制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坐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垂直固定设置于所述座板的底部的圆筒形的插接部、垂直开设于所述外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惠娟曹国丽匡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